小学数学课《圆的认识》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圆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说明:
1.教学内容:第六册p:81~87
2.教材简析: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

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

再指导学生*完成画圆的*作过程,掌握圆的画法。

经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3.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4.教学重点:会使用圆规画圆,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5.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6.教学关键: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圆规,多进行实际*作练习。

二、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将演示、观察、*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

并利用多媒体将知识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并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平面图形“圆”,已经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多媒体演示)
(二)学习新课
1.通过多媒体演示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大小不等的圆,使学生地直观上认识圆。

2.揭示圆的形成
1)演示:出示一根细绳,绳子的一端系着一个小球,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用力甩动小球,使小球靠着黑板面形成圆形。

2)然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的形成过程:直观、动态地渗透“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轨迹。


3)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后,问:小球被甩动时,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去,却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曲线,也就是圆呢?
(揭示:正是因为小球一端固定在一点上,拉直的绳子长度也没有改变,这样甩动小球,也就形成了圆。

)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教师在实际*作甩动小球时所形成圆轨迹的不稳定*,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从而将演示、观察、*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而且渗透了“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轨迹”这样一个圆的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打下了基础。

3.学习圆规画圆
根据刚才甩动小球形成圆的道理,我们就可以先确定画圆工具圆规的两脚距离,然后,把其中的一脚固定,另一脚旋转,这样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

1)学生尝试画圆。

2)多媒体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圆规的一脚固定,一脚旋转。

3)引导学生说出画圆的体会并讨论。

a、画圆的步骤:定长、定点、旋转。

(板书:定长、定点、旋转)
b、画圆时要注意什么?(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动)
4)教师示范画圆(用圆规画出黑板上小球被甩动时形成的圆)
设计意图:学生实际在画圆时,会出现把圆规一端固定,本子旋
转来画圆。

我听取了学生的方法后,首先肯定了学生的画法有新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于他的画法有什么意见?马上就有学生起来质疑:“如果要在黑板上画一个圆,也把黑板旋转一周吗?”这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将画圆的方法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并加上声、光、形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能质疑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通过质疑问难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养成主动探究的钻研精神,随着学生经常反问老师,学生的求知欲望会更加强烈,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4.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问:老师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有没有改变?(没有)也就是画圆时,定长始终不变,如果要在圆内画出一条线段来表示定长,应从哪一点画到哪一点呢?(从画圆时固定的一点画到任意一点)
2)讨论理解圆上任意一点的含义,让学生指一指(指圆上任意一点),再比一比(比圆上一点,圆内一点和圆外一点)。

3)教师画出一条表示定长的线段后,引导学生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4)讨论:看书p:82知道了什么叫直径?如果要在黑板上的这个圆里画出一条直径,直尺应该怎样摆?(让一学生做多种摆放)选其中一种,教师画出直径。

5)启发:刚才我们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板书:圆心(o),半径(r),直径(d))。

如果把这三张卡片贴在黑板上,你认为在定点、定长的后面应该放什么?为什么?(板书:位置、大小)
6)讨论学生所画圆的大小和位置,揭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这样的设计,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观察思考、自由讨论、发现创新、抽象概括、揭示规律的机会,使学生从感*认识上升到理*认识,再经过实践的*作、检验,真正体会到了自己获取知识、发现创新的乐趣。

5.学习圆的特征
1)让学生在圆内画出三条半径和三条直径
思考:还能画吗?得出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板书:无数条)
2)量一量画出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

引导发现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并用字母表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d=2r
这样的设计,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现圆的特征,从而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和掌握了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件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圆内半径、直径有无数条以及直径是半径的2倍关系有一个形象的感知,使学生从感*认识上升到理*认识,不仅使学生的*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6.小结所学知识、引导质疑。

(三)巩固练习(多媒体演示)
该练习运用多媒体主要加强练习的密度,通过练习加深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1.在圆内的线段中,分别找出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312323121
2.判断题。

(对的划“√”错的划“×”。

)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3.发散练习。

在下图中(下图依次出现)看到了什么条件,你能想到什么?
6厘米40米15毫米24分米4厘米
4.请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如车轮做成长方形或椭圆的坐在车上的感觉怎样?
这一练习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意在学生对圆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让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去
解决实际的问题。

这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加以验*。

学生积极思考、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极大地被调动起来。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鼓励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喜悦,增强信心,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

学生不仅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学会了画圆、而且掌握了圆的特征,半径直径之间的相互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使学生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走向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创造*思维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五、板书设计
圆定点圆心(o)位置定长半径(r)大小直径(d)(无数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