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武则天的美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赞美武则天的美文
【篇一:赞美武则天的美文】
篇一武则天
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可以站得像她一样高,从来没有一颗心可以像她
的一样骄傲,从来没有一位帝王会像她一样立下一块无字碑,功过
自由后人评定……
那无字碑上真的是一片空白吗?不,我分明看到了碑上镌刻出了一名
女子的睿智与豁达。
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枝独秀,以瘦弱的双肩扛起了整片江山。
将无
数须眉驰骋沙场得来的大地轻易地俘虏了过来,轻松地续上了一笔。
这一笔惊天动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她深知自己正遭受万人唾骂,“狐媚偏能惑主”,男人的骂声中还夹
杂着女人的骂。
她也深知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一将功成万骨枯”。
于是,她又做出一件震撼人心的事——为自己立下一块无字碑,不
着一字,孰是孰非皆凭后人断定。
好一块无字碑,好一个武则天,她为自己留下了一点空白,由别人
书写。
功大过大皆由后世千秋评,这种大智慧有几个男儿能及?
好一块无字碑,好一个武则天,她在那片白上描绘出了一个女子的
广阔胸襟与明智。
她知道自己得到了太多,多得让每一个人都忌妒;
她也失去了太多,多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无法乘载她的悲哀。
一
切尽在不言中,留一点空白,让后世子孙揣摩她内心的骄傲与哀伤。
她的美丽已随大唐而逝,如今只留下荒冢草青青,还有那挂在草尖
尚未风干的泪珠,是她午夜梦回时落下的。
不能书写功德,不能书写悲哀,那就什么也不写。
是悲是喜,都由
她留下的那一点空白说。
也许,不说就是说得最多,空白就是描绘最多的图景在上面。
“千江
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也许,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千古罪人还是流芳百世的名主。
她
留下的那一点白是给后人,也是给自己一个喘息的余地。
她活得太累,勾心半角的深宫内院,阿谀奉承的下层,尔虞我诈的政治大漩涡……太多太多的东西都由她一个承担,“高处不胜寒”啊!
融融月,淡淡风,一如那花香,风吹万里也有散去的一天。
再华美
的词藻写出的功德也有磨灭殆尽的一天。
她那一点留白,不仅是歌
功颂德,也是为自己做过的错事的反省吧!那是历经千秋万载也消不
尽的……
篇二武则天
武则天是盛唐时期的女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武则天也是一位高寿
的皇帝,她经历了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四代帝王,享年81岁。
她之所以长寿,与她长期骑马锻炼以及参禅修心有密切的关系。
武则天自幼身体强健,擅长驯马。
在为唐太宗才人时,有一回外国
进贡来一匹骏马,性情暴烈,不能调服。
这时武则天走了出来,敏
捷地跃上马背,任凭那马怎样嘶鸣跳跃,她紧抓住缰绳,镇定自若。
最后那马终于被降服了,这使太宗惊叹不已:女流之辈竟胜于须眉。
他问武则天是怎么驯服烈马的?武则天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用
鞭子抽它,如果不顺从,那么便用槌子扎它,如果马还不老实,那
么就立刻用匕首杀死它。
唐太宗听了啧啧称奇,暗自赞叹这位“媚娘”竟有这么大的勇气和见识。
“才人”在宫中是专为皇帝后妃出游准备
车马的,在太宗出去打猎或游玩时,武则天总是骑马护驾,前后照应,这使她练成了一身好骑术,长期的马上运动使她一直保持着健
康和充沛的精力。
武则天27岁时,唐太宗驾崩。
作为太宗的后妃之一,他被送入感业寺,当了三年尼姑。
在这三年里,她整日参禅打坐,在身心修养上
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也成了她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代盛行佛教,武则天自幼随母修习打坐。
在寺院里,她更得以专心致志地修习禅
定了。
她每日早起,或是观心,默默地观照自己心里念头的生灭,
一直到某时忽然前念已空,后念未生,就一下子定在现前的这个不
起分别、了了常知的境界中。
这就是禅定的境界。
有时她也修数息、随息:放松周身,跏跌而坐,默数出息入息的次数,从一至十,循
环不断,渐渐发觉自己似已不呼不吸,周身舒畅,这时便可停止计数,只是静静地让心思随着呼吸一出一入,长久下去,也可得到禅定。
如果从现代观点看,这种禅定的修习,无疑包含了深妙的气功,在气功状态下,全身的兴奋灶集中于一点,或为心思,或为呼吸,
而机体的其他部分相应得到了休息。
这样,就达到了补养精气、积
蓄能量的保健目的。
从更深的角度上看,禅定修习使她的智慧得到
开发,认识到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居。
不能永存的,人的生命
也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这样的认识使她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能保
持一种豁达超然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对于健康长寿无
疑是最关键的。
中医自古认为七情过极皆可致病,而武则天依靠修
习禅定获得的见地,远离一切烦恼,豁达乐观,因而得以高寿。
最
明显的例子便是他废掉李氏之后,自己称帝。
许多效忠于李氏的大
将纷纷起兵反抗,其中以徐敬业为最主要的一支,初唐四杰之一的
骆宾王为徐敬业写了一篇《讨武瞾檄》,痛骂武则天身事父子,惑
乱宫闱,杀子废子,人神共弃。
然而她看了之后,非但没有发怒,
还连连称赞骆氏的文笔,说朝廷没有任用这样的人才,是宰相的过失。
徐敬业兵败之后,武则天也并未将他按造反论斩,而只是将他
贬到外地去当刺史。
除此二人,他还赦免了一些辱骂自己、诽谤朝
政的人。
她有如此的心胸和修养,无疑是她健康长寿的最佳的保证。
武则天兴趣广泛,她写得一手好字,喜欢音乐、诗歌。
她还喜欢大
自然的风光,这对她的健康长寿也是大有好处的。
武则天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巨大动荡,但她能一次次坚持下来,创造
出一番伟业,得享81岁高龄,这正是她长期修心养性心胸开阔的结果,也是她坚持锻炼。
爱好广泛的结果呀!
篇三武则天
我是一个爱历史的书香女孩儿,在众多的历史故事中,令我印象最
深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武则天了,你们想知道关于
她的一切吗?那就听我慢慢道来吧!
这个故事讲了:武则天当了15年的皇帝,但是如果算上实际操纵朝
政的时间,差不多有50年之久。
武则天在宫中千方百计地陷害别人,甚至不惜亲手杀害自己的孩子,从而去陷害王皇后。
越是这样,她
的野心在不断地膨胀,想逐渐掌握朝政大权,她的政治欲望在不断
地扩展,促使她窥伺皇位,并且最终登上了皇位。
看完故事,我对武则天既有敬佩之情,也有愤恨之意。
她虽然很有
才华,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她不能凭着正常的方式施展
自己的才华,只能通过极其心狠手辣的手段得到她想拥有的一切。
我曾看到过一个问题“武则天的墓碑为何无字?”现在,我终于解开
了这个疑团。
其中有三种说法:一说,她政绩斐然,彪炳史册,在
一块碑记里写不完;二说,武则天滥杀无辜,罪孽深重,无功可记;三说,武则天有自知之明,想让后人把自己的千秋功过评论。
我想,如果说古人的一切是一个单位”1“,那我们所探索的就只有1%,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揭开神秘的面纱!
篇四武则天
武则天,这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现代历史学家对她的
功过争论不休。
但是,我个人认为,武则天是功大于过的,现就这
点拙见写一篇文章献给大家。
综观这些事件,武则天心狠手辣的‘美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武
则天还是有好的一面。
她上任后,立即改革,造成了历时半个世纪
的有效统治,对国家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和社会安宁的长期保持,作
出了特殊贡献。
而中国古代的许多皇帝,与她相比,简直是小巫见
大巫。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过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而且武则天也善于用人,只要对她有用,且无谋反之心,就会被任用。
如狄仁杰,狄仁杰曾经被人诬告,而到了武则天手下,他不但
得到平反,还升任宰相。
又如仇人的后代上官婉儿,能诗善赋,不
但受到宽宥,还被武则天留作近侍,倍加恩宠。
纵观这些历史事件,让人不得不赞叹武则天的治国的方针策略是多
么近谋远观。
所以,虽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但也是为了要登基,当
上皇帝后造福百姓,而她也确实做到了,所以说,武则天功大于过。
武则天,在‘唐’这个中国史上存在最久的朝代里演绎了她的一生。
作
为一名女皇帝,她比许多男皇帝更有才能,而在历史上,她的名字,也永久地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刻痕。
[描写武则天的唯美散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咸亨二年的一个深夜,武后寝宫。
伴着蜡烛那飘忽不定的火焰,武后在纸上奋笔疾书着。
一旁侍候的
宫女们虽然看不见纸上的具体内容,但皇后因为气愤而略带扭曲的
面孔却是清晰可见,忽明忽暗的烛光更是让这张面孔多了许多的煞
气和狰狞。
她们不敢交谈,顶多也只是眼神的默默交流,心中祈祷
着主子不要将气撒到自己的头上。
显然,武后写的不是什么,而是一份言辞凌厉的奏章。
她之所以怒气满面,是因为她在倾尽全力控诉一个人,一个她的至亲。
而这个亲人,已经令她忍无可忍!
这位牛人便是韩国夫人的儿子、被毒死的魏国夫人的哥哥、法律意
义上武家的嫡系后代武敏之(贺兰敏之)。
说到武敏之,与他的姨妈武后有着许多的相似,比如美貌(史载他
年少色美)、聪慧(一眼就瞧出妹妹是死于非命),简直就是一脉
相承。
只是在心态和忍耐力方面,他却要远逊于他的姨妈。
当初武后将几位哥哥赶出了京城,恩赐贺兰敏之姓武,将他作为了
武家唯一的后人。
后来他又顺风顺水地当上了弘文馆学士,捞了个
又有地位又清闲的美差。
虽说当年魏国夫人暴死的时候,武后对他
颇有些忌讳,但一来他长的帅,嘴巴甜,二来武后自信能够把这小
子调教好,因此给他的恩宠只增不减。
但武敏之的想法不一样。
虽然凭借与皇后的关系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财富与权力,但或许
一切来的都太容易,在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武敏之看来,给奶的
未必是娘。
他了解武后,深知她对皇帝一度宠幸自己的母亲和妹妹
深感不满,妹妹之死与她难脱干系。
尽管他还没有实力与皇后对抗,但却并不妨碍他对皇后的敌意,以及随之而来的诸多叛逆的行径。
母亲死后,武敏之几乎就再无人约束,过分溺爱的环境造就了他桀
骜不驯、放纵不羁的狂野性格。
世间的道德、伦理之类在他看来都
是可笑的教条,骗骗书呆子还可以,对于本大爷,哼哼,一概无视!武家男丁了不得,武家的几位女眷,更是让人不得不直竖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