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朝宗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 有些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会逐渐向边缘变薄,从侧面看上去的形状如图所示,请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角度来谈谈这样做的好处:。
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
2. 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这种介质传入人耳朵的。
声波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之为。
减弱噪声有三个环节,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属于在减弱噪声。
3. 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____________增大。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4. 下图是1路和2路两辆公共汽车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在0~4s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是路(选填“l”或“2”),在0~4s这段时间内,两辆汽车的平均速度v1路v2路。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 今年春夏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农民用地膜覆盖的方法抗旱保苗,这样做可以减少水分的。
地膜上出现的小水珠是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要。
6. 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
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
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
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7. 自然界会出现雪、雾、露、雹、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其形成过程涉及液化的有;涉及凝华的有。
8. 将击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在15℃的空气中声音大约每秒传播 m。
二、选择题(9~12题每题3分,13、14题为不定项选择,选对4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多选0分)
9. 当你乘坐出租车赶来参加中考时,会看到两旁的楼房和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这时以周围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
A. 路边的树木
B. 路旁的楼房
C. 出租车的座椅
D. 迎面驶来的小汽车
10. 小满是一名九年级学生,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A. 手掌宽度为2. 5dm
B. 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15m/s
C. 脉搏正常跳动的频率为70Hz
D. 身体的体积约为0. 05m3
11. 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
A. 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 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 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 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12. 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
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A. 熔化
B. 凝固
C. 蒸发
D. 凝华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温计给发烧病人测量体温后放在20℃的室内,体温计一直显示着39℃的示数,说明水银这种物质具有“热胀冷不缩”的反常特性。
B. 课本上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弦外之音,这可以解读为:冰的熔点与气压有关。
C. 营养专家建议,炒菜时不要先把盐直接撒在高温的锅里,而是在炒熟的菜准备装盘的时候撒少许盐,这是为了减少盐的汽化。
D. 妈妈们对厨房里的油烟很烦恼,附着在厨房门窗上的“油糊糊”,是烹饪过程中植物油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
1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B.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 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防止噪声。
D. 人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
三、作图、计算或简答题(共24分,第15、16、17、18小题各3分,第19、20小题各6分,第21题8分)
15. 在厦门的春季,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贴着瓷砖的墙壁和地板都很潮湿甚至“冒汗”。
(1)解释“汗”形成的原因。
(2)提出一个防止室内“冒汗”的方法。
16.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反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为下图所示a、b两条线。
求:①甲物体运动的速度v甲;
②运动8秒甲、乙间的距离s。
17. 人将前后两个声音区别开的条件是:,两次声音到达耳朵的时间差至少要有0.1s。
已知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则人能在空谷中听到回声,峭壁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超过多少米?
四、实验或探究题。
(共40分)
18. (1)校运会上张敏同学400m比赛成绩如图所示,她的成绩为 s。
(2)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甲)和水(乙)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
(3)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上(或下)表面面积,测得硬币的直径D=
cm。
19.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单位是m/s。
初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我们在高中物理当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表示,它等于前后两次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加速度的定义公式为a= 。
(2)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为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8m/s,则这个物体
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v= m/s。
(3)若问题(2)中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
20. 为了研究吸管中空气的发声原理,先将吸管的一端压扁后,剪去两角,再将这端放入口中,吹出声音如图(a)所示,用剪刀将吸管的另一端剪短后吹出声音如图(b)所示,再剪短后吹出声音如图(c)所示。
①观察图(a)、(b)或(c)可初步得出;
观察比较图( a)、(b)和(c)可初步得出。
21. 如图l所示,为小文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如图1的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2)纠正错误后,小文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2)(3)依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地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4)停止加热后,小微同学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温降低,温度下降得(选填“越快”或“越慢”)
(5)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冷却奶茶的方案供你选择:
方案A: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方案B:先将一匙冷牛奶加在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
结合本次实验探究,你认为方案的冷却效果更好。
22. 润扬中学八(5)班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两座建筑物A、B之间(相距约150m)的空旷地带做实验,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和。
(2)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A. 测量出两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为s;
B. 某同学在A处大喊一声,并同时开始计时,听到回声时停表,将记录时间t;
C. 声速的表达式为v= ;
D. 重复上述步骤,再测两次,并求出声速的平均值。
这样做的目的是。
(3)请设计一个测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二、选择题(9~12题每题3分,13、14题为不定项选择,选对4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多选0分)
9. (C) 10. (C) 11. (C) 12. (B) 13. (B) 14. (ABC)
三、计算或简答题(共24分,每题8分)。
15. (1)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室内冷的墙、地板放热
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回南天气”紧闭门窗或开空调抽湿。
16. ①v甲=s/t=8m/8s=lm/s;②s=s甲+s乙=8m+4m=12m。
17. s=v·t=340m/s×0.15/2=17m
(3)小于
(4)越慢
(5)A
22. (1)卷尺和秒表
(2)C. 声速的表达式为v=2s/t;D. 目的是减小误差,使数据更精确。
(3)请设计一个测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计时操作反应误差或测量路程的误差或停表的误差或卷尺本身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