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太原古城是什么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照片,看看百年前的太原古城是什么样?
城北上空俯瞰太原古城。

作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太原的地理位置极为险要,城东、城西均有高山做为屏障,登上山头,即可俯瞰全城。

太原东面城墙,可以清晰看到大东门和小东门。

现在的太原城始建于宋朝。

那时,太原城东到文瀛湖畔,南起迎泽大街靠北一点,西至水西门,北至后小河巷。

直至明朝,才扩建为东西、南北各长6里的城郭,这一风貌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后。

明代太原城共有八座城门,分别是迎晖门、宜春门、承恩门、迎泽门、振武门、阜城门、镇远门、拱极门。

旱西门,旱西门的古名叫通汾门。

太原城墙周长24里,共有8道城门,8座城楼和4座角楼。

城墙高约12米,上宽6米-10米,底宽约15米。

1907年的起凤街,左边的牌楼就是纯阳宫内的蓬莱仙境坊。

而远处的阁楼是贡院对面的奎光楼。

1907年的大南门,今迎泽门。

迎泽门内的大南门街,也就是现在的解放路开化寺街口往南路段。

从迎泽门西边的城墙上向城内拍摄,近处的大滩水域正是南海子,中间最高大的建筑为鼓楼,鼓楼左边的突出的阁楼正是水西门街与西米市交叉口的四神阁。

而在照片远处依稀可以看到大东门和小东门。

太原双塔。

这张照片应该是从现在的烈士陵园里位置拍摄的。

拱极门,俗称小北门,始建于1376年,是宋代至清代太原城的一座城门,位于北城墙的东段,是老太原城的八座城门之一。

20世纪30年代,从鼓楼俯瞰城内建筑群。

1937年11月10日,日军记者拍摄的山西太原城城楼。

1937年11月8日,从坍塌的城墙上入城的日军萱岛部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