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18生物中考 专题六 科学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科学探究
【考点梳理】
考点1。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生物学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常用的科学方法有观察法、、、、
等.在实际开展探究活动时,有时只采用一种方法,有时是一种方法为主,兼顾采用多种方法.
典例1(2017·山东)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C。
经验总结法
D。
调查法
【答案及解析】C.此题考查的核心知识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C选项中的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故选C。
考点2。
探究某种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需要设置和两种环境,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形成实验。
在实验中还要进行重复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计算出。
典例2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小组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
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曲线是
【答案及解析】D 。
此题考查的核心知识是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考查的核心能力是解读曲线图的能力。
该实验的题目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鼠妇喜欢在较暗的环境中生活,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先逐渐增多,后趋于稳定。
而A 是减少,B 是减少或趋于稳定,C 先稳定后减少为0,因此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 。
考点3.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
需要设置不同植被覆盖率的地区(如裸地、灌丛和森林等)为对照。
2。
干湿计放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位置, (“能”或“不能”)放在其他因素引起湿度变化大的地方(如水洼处)。
3.对测量的结果应取 。
典例3 某同学实测了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右
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木丛
B .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
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
C .表中数据表明,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都
有早高达空气湿度的作用
D .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答案及解析】D 。
本题考查的核心内容是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考查的核心能力是分析数据和实验操作能力.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90。
6)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40。
0)的是裸地,A 正确。
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B 正确。
表中数据表明,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与裸地相比空气湿度均高于裸地,因此植物都有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C 正确。
应将干湿计放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位置,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而不是放在地上,D 错误。
故本题应选D.
考点4.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1.通光系统是由[ ] _、[ ] _、
[ ] _、 [ ] _构成的。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_和[ ]
_的乘积.
图1中①越长,放大倍数越 _;②越长,
放大倍数越 _。
当物镜由“10×"换成“40×"后,视野变 _ (“暗”或 “亮"), 观察的范围变 _ (“大”或“小”),物象变 _ (“大”或“小”),
此时应选择 _面反光镜。
典例4(2017·山东)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下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在盖盖
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在玻片上的水滴
B 。
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
C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
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