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脱硫脚手架塔设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施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GBl0060;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国投伊犁2×330MW热电厂,#1、#2吸收塔、事故塔因吸收塔外保温及焊缝打磨需要搭设满堂脚手架,塔体直径,塔高为,现地面至塔顶总高为,搭设面积3000㎡。
三、施工部署
1、人员编制
外架搭设由承包方外架工长负责组织实施,其它人员配合。
外架所需材料、劳动力计划均由外架工长负责编制,技术交底工作由外架工长负责。
2、设计总体思路
按总进度计划,塔体主体完工后,保温在二个月完成塔体施工并拆架。
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经综合比较,决定外架采用双排落地钢架方案内架采用满堂脚手架。
主要用于塔体保温的安全防护及剩余焊缝焊接、打磨。
3、劳动力准备
搭设阶段共需架子工4名,维护阶段共需架子工1名,拆除阶段共需管架工4名。
所有架子工均需持证上岗。
架子工由保温提供。
4、材料准备
本工程内外架、卸料平台所用的钢管、扣件、型钢基础垫板均由租赁公司提供,符合安全代用条件验收合格。
木板脚手板和其它材料由我方采购。
5、机具准备
搭、拆架子所需机具主要有架子板手、吊线,由架子工自备。
项目部应配备如下检查工具(可借用,但应符合要求):
6、技术准备
施工前应按要求向架子工作好技术交底。
人员变动后应重新交底。
四、脚手架构造要求
1、总体设计尺寸
外排架立杆纵距1.8m(局部有所调整,但均不大于1.8m),横距0.9m(可平铺三块脚手板,每块脚手板宽250mm),步距取1.5m,脚手架限高29m;满堂架立杆纵横距1.8m×1.2m,步距1.8m,脚手架限高29m。
2、纵向水平
纵向水平要求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三跨。
接长宜使用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步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到最近主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接长如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本工程使用木板
脚手板,纵向水平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3、横向水平杆
作业层上非主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横向水平杆靠塔一端外伸长度不小于300mm,经满足铺一块脚手板的要求。
靠塔一端离塔体面距离不大于100mm (符合JGJ130-2001中
4、脚手板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塔体面150mm,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脚手板的铺设可对接平铺,也可搭接铺设,搭接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取150mm,板长两端应与支承杆可靠固定。
5、立杆
立杆距塔体边300mm,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
下端第一根立杆交错用6m杆和3m杆相互错开。
6、连塔件
为了便于施工,本工程采用铁丝绑扎连接塔体,连塔件水平方向沿每根框架柱设置,高度方向隔步设置。
本工程连塔件绑扎在平台或预留支墩。
立杆安装时,宜尽量选择靠近塔体位置,以满足JGJ130-2001中,偏离主节点距离不应大于300mm”(不属于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连塔杆两个受力方向均采用不少于两个直角扣件固定。
7、门洞
脚手架应在安全通道出入口设置门洞。
门洞处挑空一根立杆。
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应在其余5个平面内设置斜腹杆。
斜腹杆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间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安全通道处的门洞两侧立杆应为双管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口1至2步(外排架子2步,内排架一步)。
安全通道、卸料平台、作业通道不得与脚手架杆连接。
8、剪刀撑
剪刀撑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倾角按45°控制。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9、扣件
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五、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施工工艺
1、落地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
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场地平整、夯实砼基础浇筑定位设置通长立杆垫板排放纵向扫地杆竖立杆将纵向扫地杆与立杆扣接安装横向扫地杆安装纵向水平杆安装横向水平杆安装剪刀撑安装连接墙件扎安全网作业层铺设脚手板和挡脚手板。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周用尺量出立杆离塔距离,并做好标记。
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
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与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接塔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塔件塔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双排架宜先立杆,后立外排立杆。
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
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接要与塔面垂直。
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2、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
拆架程序应遵循由上面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
拦杆脚手板剪刀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
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
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
拆除纵向水平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塔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是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塔件加固。
应保证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连塔杆被拆除前,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失稳。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6m )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连塔件。
六、目标和验收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表,要求全部符合要求,达到10分。
检查和验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JGJ130-2011)8.1、8.2要求。
七、设计计算 1、荷载传递路线
坚向荷载:脚手板 横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 立杆 垫板 地基。
2、结构验算
1)外架双排落地脚手架设计计算 横向水平杆强度计算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轻型钢结构及空间网格结构脚手架按二层作业,每层2KN/m2。
脚手板均布荷载标准值:0.35KN/m2。
满铺脚手板层横向水平杆间距1m 。
a 、抗弯强度验算
横向水平杆上的线荷载标准值:qk=(2+0.35)×0.9=2.115KN/m 。
横向水平杆上的线荷载设计值:q=(1.4×2+1.8×0.35)×0.9=3.43KN/m 。
最大弯矩:max q M =2/8ql
max M =2/8ql =3.43×0.9×0.9/8=0.347KN ·m
δ= max M /W =0.347×610/5.08×310=68.31N/mm²<205 N/mm2
满足要求。
b 、变形验算
按JGJ130-2011中,挠度不应超过l/150=750/150=5mm 或10mm 。
此处指不超过5mm 。
max V =45384ql EI =4
54
5 3.430.9384 2.061012.1910⨯⨯⨯⨯⨯⨯=0.64mm<5mm 满足要求。
纵向水平杆强度计算
1a (计算外伸长度)取0.25m,双排架纵向水平杆按三跨(每跨中部)均有集中活荷载分布计算。
a 、抗弯强度验算
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设计值:
k F =2
10.5(1)b b
a qkl l +=0.5×
3.43×1×20.25(1)1+ =2.664KN
max M =0.175Fla=0.175×
2.664×1.5=0.694KN ·m δ= max M /W=0.694×610/5.08×310=117 N/mm²<205 N/mm² 满足要求。
b 、变形验算
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标准值:
k F =2
10.5(1)b b
a qkl l +
=0.5×
2.664×1×20.25(1)1+=2.15KN 按JGJ130-2001中,挠度不应超过l/150=1500/150=10mm 。
ν=4
1.146100k a F l EI =454
1.146
2.151500100 2.061012.1910⨯⨯⨯⨯⨯⨯
=4.56mm<10mm 满足要求。
抗滑承载力计算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按JGJ130-2011中表 =8KN 。
R=(0.65+0.5+1)F=2.15×1.932=4.154KN 〈8KN 满足要求。
立杆稳定性计算
轻型钢结构及空间网格结构脚手架按二层作业考虑:
=2×2=4KN/m2。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按满铺2层考虑:
=2×0.35=0.75KN/m2。
操作层脚手板挡板自重标准值:
=0.35×0.25=0.088KN/m2。
验算长细比
查JGJ130-2011中表5.2.8,长度系数取1.5。
长细比k h
i
μλ=
, 验算长细比时,应取k=1。
计算立杆稳定系数时,应取k=1.155。
K=1时
k h i μλ=
=1 1.5180
1.58
⨯⨯=171<210 满足要求。
K=1.155时
k h i μλ=
=1.155 1.51801.58
⨯⨯ =197 根据此长细比查JGJ130-2011附录C 表得稳定系数:=0.186。
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
立杆稳定性验算
满足要求。
2)内架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轻型钢结构及空间网格结构脚手架按二层作业,每层2KN/m2。
脚手板均布荷载标准值:0.35KN/m2。
满铺脚手板层横向水平杆间距1m 。
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 变形。
a 、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1P = 0.038 kN/m ;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2P = 0.35×1.8/3=0.21 kN/m ; 活荷载标准值: Q=3×1.8/3=1.8 kN/m ;
荷载的计算值: q= =1.2×0.038+1.8×0.21+1.4×1.8=2.966 kN/m ; b 、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max q M =2/8ql
最大弯矩 max q M =2.966×1.2×1.2/8 = 0.534 kN.m ; 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max q M /W =83.483 N/mm2;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 σ =83.483 N/mm2 小于 小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满足要求! c 、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荷载标准值q=0.038+0.21+1.8 = 2.048 kN/m ;
max e V =45384ql EI
最大挠度 V = 5.0×2.048×41200/(384×2.06×510×121900)=2.842 mm ;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 2.842 mm 小于 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200 / 150=8 与10 mm ,满足要求! 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a 、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1P = 0.038×1.8=0.068 kN ;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2P = 0.35×1.8×1.5/3=0.315 kN ; 活荷载标准值: Q= 3×1.8×1.5/3=2.7 kN ;
荷载的设计值: P=(1.2×0.068+1.2*0.315+1.4*2.7)/2=1.88 kN ; b 、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小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max M =0.08q 2l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1max M =0.08×0.038×1.8×1.8=0.008 kN.m ;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ax p M =0.267pl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 2max M =0.267×1.88×1.8=0.8 kN.m ; M = 1max M +2max M =0.007+0.8=0.807 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0.807×610/5080=182.811 N /2mm ;
大横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182.811 N /2mm 小于 大横杆的抗压强度设 计值 [f]=205 N /2mm ,满足要求! c 、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小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单位:mm ;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max V = 0.677×
0.038×41800/(100×2.06×510×121900) = 0.052 mm ;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3
max
1.883100p pl V EI
=⨯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小横杆传递荷载 P=(0.046+0.21+1.8)/2=1.028kN
V= 1.883×1.028×31500/ ( 100 ×2.06×510×121900) = 2.602 mm ;
最大挠度和:V=max p V +max V = 2.602+0.052=2.654 mm ;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 2.654 mm 小于 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500 / 150= 10与10 mm ,满足要求!
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 载力系数1.0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 kN ;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 0.038×1.2×2/2=0.046 kN ;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2 = 0.038×1.8=0.058 kN ;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3 = 0.35×1.2×1.8/2=0.315 kN ;
活荷载标准值: Q = 3×1.2×1.8 /2 = 2.7 kN ;
荷载的设计值: R= (0.046+0.058+0.315)+ 1.4×2.7=4.282 kN ;
R < 8.00 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4、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 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为0.1394
1G N = [(1.20×
2/2)×0.038/1.50+0.139]×30.00 = 5.444;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 /㎡);采用竹串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2G N = 0.35×
2×1.5×(1.2+0.3)/2 = 2.756 kN ;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 /㎡);采用栏杆、竹串片脚手板挡板, 标准值为0.14 3G N = 0.14×2×1.5/2 = 0.235 kN ;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²);0.005
4G N = 0.005×
1.5×30 = 0.24 kN ;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G N =1G N +2G N +3G N +4G N = 9.175 kN ;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 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 N = 3×1.2×1.8×2/2 = 5.4 kN ;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 1.4G Q N N += 1.2×9.175+1.4×5.4= 18.57 kN ;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δ=[]N f A
ϕ≤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 = 18.57 kN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 = 1.58 cm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 :k =
1.155 ;当验算 杆件长细比时,取块1.0;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 :μ = 1.53 ;
计算长度 ,由公式 0l = k×μ×h 确定 :0l = 2.651 m ;
长细比 0l /i = 168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 0l /i 的计算结果查表得到 :φ= 0.251 ; 立杆净截面面积 : A = 4.89 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³;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²;
σ = 18570/(0.251×4.89)=151.298 N/ mm²;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151.298 N/ mm² 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按《规范》,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 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2G k N (kN)计算公式为:
2G k N = 2G N +3G N +4G N = 3.731 kN ;
活荷载标准值 :Q N = 5.4 kN ;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k = 0.139 kN/m ;
H δ=[0.251×4.89×410×205×310-(1.2×3.731+1.4×5.4 )]/(1.2×0.139)=78.455 m ; 按《规范》 H δ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 不超过50米:
[H] = 78.455 /(1+0.001×78.455)=72.748 m;
[H]= 72.748 和50 比较取较小值。
经计算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 =50 m。
脚手架单立杆搭设高度为30m,小于[H],满足要求!
八、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措施
扣件的紧固程度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KN。
扣件上螺栓应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
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它开口应向内,以防止进雨水,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的长不应小于100mm。
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
禁止扣件、绳索、塑料混用。
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用。
8.2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脚手架的基础必须经过夯实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做到不积水、不沉陷。
搭设过程中应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
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塔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脚手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脚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已完塔体高度两步以上。
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
8.3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结构施工阶段外脚手架每支搭一层完毕后,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
严格控制施工载荷,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工荷载不大于2KN/㎡,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施工时不允许多层同时作业,同时作业层数不得超过一层。
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塔件3.6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塔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支撑拉拉措施。
8.4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备工作。
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连墙杆及被拆架体各吊点、附件、电气装置,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
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需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先通知对方采取防范措施,以防坠落。
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
所有的脚手板,应自外向里坚立搬运,以防止脚手板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拆下的零配件要装入容器内,用吊篮吊下;拆下的钢管要绑扎牢固,双点起吊,严禁从高空抛掷。
8.5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
本外架施工和使用期间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如下,应重点检查:
,立距纵距,立距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用直角扣件接严禁拆除。
,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并不应大于4m(两步)。
,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均必须在外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
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导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不得超载。
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2)连墙杆。
8.6文明施工要求
,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
,不得随意拆除和移动标识牌。
,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禁止开玩笑和打闹。
,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不得拆改时,应由架子工来完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时,须经施工员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
;作业人员不准攀登架子上下作业面,不准推车在架子上跑动。
,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以及扣件绑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
,派专职人员做好防火工作,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
,因此在使用中需要进行检查,发现基础下沉、杆件变形严重、防护不全、拉结松动等问题要及时解决。
,不得与井架一并拉结,不得载断架体。
,材料、工具用滑轮和绳索运输,不得乱扔。
,防止掉落伤人,登高要穿防滑鞋,袖口及裤口要扎紧。
8..1.15放工人员应做到活完料净场地清,确保脚手架施工材料不浪费。
,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应随时整理、检查,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
,并要采取防滑措施。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