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古代诗歌三首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下古代诗歌三首笔记
1.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 字词解释。
- “春城”:春天的长安城。
这里的“城”指长安,当时是唐朝的都城,说它是“春城”,一方面是因为春天到了,城里到处是春天的景象;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繁华热闹的感觉。
- “寒食”: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这一天禁火,只能吃冷食。
- “御柳”:皇宫里的柳树。
“御”就是和皇帝有关的,皇宫里的东西嘛。
- “日暮”:傍晚。
- “汉宫”:这里其实是借古讽今,表面说的是汉朝的皇宫,实际上指的是唐朝的皇宫。
-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皇帝赏赐火种给亲信大臣,让他们可以点蜡烛。
- “五侯”: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3. 赏析。
- 首联“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可太妙了。
你看啊,春天的长安城里,到处都飘着花瓣,就像下花雨似的。
东风一吹,皇宫里的柳树都随风摇曳。
这画面感是不是特别强?感觉整个长安城都被春天的气息包围着,而且还写到了皇宫里的柳树,这就把普通的春景和皇家联系起来了。
- 再看尾联“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到了傍晚的时候,皇宫里开始传蜡烛了。
这蜡烛的轻烟就飘进了那些大臣的家里。
这里面可有点讽刺的意思哦。
寒食节大家都不能用火,普通老百姓只能吃冷食,但是这些皇宫里的人和皇帝亲信的大臣们却能得到特殊待遇,点上蜡烛。
这就像在说,哼,你们这些有权有势的人就是不一样,在这种时候还能享受特权呢。
1. 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 字词解释。
- “迢迢”:遥远的样子。
牵牛星离我们可远啦,所以说“迢迢牵牛星”。
- “皎皎”:明亮的样子。
形容织女星很亮。
- “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
形容织女的手很纤细。
- “擢”:伸出。
- “素手”:洁白的手。
- “札札”:象声词,形容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 “机杼”:织布机。
- “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 “零”:落下。
- “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3. 赏析。
- 这首诗开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就点明了主角,遥远的牵牛星和明亮的织女星。
感觉就像在指着天空给你介绍这两颗星呢。
- 中间描写织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你看织女伸出她那纤细洁白的手,在织布机上忙活着,可是一整天都织不出布来,为啥呢?因为她心里想着牵牛星,思念让她眼泪像下雨一样。
这就把织女那种思念、哀怨的情绪表现得很生动。
就像一个人心里有事的时候,做事都做不好。
- 最后“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距离好像也没多远,可是就这么一条银河横在中间,他们只能含情脉脉地看着对方,却不能说话。
这多让人着急啊,就像两个相爱的人近在咫尺却不能在一起,那种无奈和惆怅一下子就出来了。
1. 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 字词解释。
- “中庭”:庭院中。
-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看起来白白的。
- “冷露”:清冷的露水。
-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思乡之情。
3. 赏析。
- 诗的前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中秋夜的画面。
庭院里月光洒在地上,白白的一片,树上栖息着乌鸦。
清冷的露水悄悄地打湿了桂花。
这个画面有点清冷、寂静,月亮很亮,周围却很安静,只有乌鸦在树上,还有那默默打湿桂花的露水。
- 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就很有意思了。
今天晚上这么明亮的月亮,大家都在望着月亮呢。
可是不知道这思乡的愁绪会落在谁的家里。
这就像是在说,每个人都在这个中秋夜可能会有思乡之情,但是又不知道谁的思乡之情更浓呢。
这种写法很巧妙,把那种普遍的思乡情绪用一种很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