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背景及意义。
引导学生欣赏《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
激发学生对捷克音乐文化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
分析《沃尔塔瓦河》的音乐风格特点。
欣赏《沃尔塔瓦河》的片段,感受音乐的美感。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播放《沃尔塔瓦河》片段。
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相结合。
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沃尔塔瓦河》的结构和主题。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
探讨《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乐谱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
第三章:音乐欣赏3.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
3.2 教学内容:欣赏《沃尔塔瓦河》全曲。
分析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3.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沃尔塔瓦河》全曲。
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音乐元素,进行逐段分析。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理解和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选择《沃尔塔瓦河》中的某个片段进行演奏或演唱。
学生自由创作,以《沃尔塔瓦河》为灵感,创作新的音乐作品。
4.3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演奏或演唱。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其他捷克音乐作品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总结《沃尔塔瓦河》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推荐其他捷克音乐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5.3 教学方法:教师总结课程要点,进行回顾。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查找其他捷克音乐作品进行欣赏。
第六章:比较研究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比较,更深入地理解《沃尔塔瓦河》的独特之处。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领域:音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捷克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沃尔塔瓦河》,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作品《沃尔塔瓦河》的结构分析。
2. 作品中所体现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教学难点:1. 作品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2. 对作品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沃尔塔瓦河》乐谱、多媒体教学设备、音响设备。
2. 学生准备:预习《沃尔塔瓦河》相关资料,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沃尔塔瓦河》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二、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讲解《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作品的结构,了解各个乐章之间的关系。
三、歌曲学唱(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沃尔塔瓦河》片段。
2.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四、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播放《沃尔塔瓦河》片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
二、作品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沃尔塔瓦河》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三、音乐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尝试运用《沃尔塔瓦河》的旋律和节奏创作新作品。
2. 各组展示创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深层次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沃尔塔瓦河》,加强歌曲的演唱能力。
2. 深入研究捷克民族音乐,了解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捷克音乐作品。
四、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演唱能力。
中学音乐沃尔塔瓦河说课稿三

中学音乐沃尔塔瓦河说课稿三篇7: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审美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艺术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更深一步了解交响诗相关的音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3.流程和方法:以音乐之旅的形式欣赏作品,引导学生通过听、感、唱、诵、演来理解和体验作品。
教学重点: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在有限的资料中,理解每段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俗歌曲《布拉格广场》思考:①歌曲的名字?②有谁告诉老师布拉格是哪个国家的首都?③捷克的母亲河?(师:江河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人民对江河充满深厚的赞美之情,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江河的赞美之情,并把江河比作母亲河。
主课题:母亲的情怀。
副课题:沃尔塔瓦河)(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条大家都没有去过的河流旅游,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沃尔塔瓦河”)二、感受欣赏新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一)游源头(引子部分)老师:首先,我们去沃尔特河的源头,仔细听。
它是由什么主要乐器演奏的?源头是几条溪流的汇合处。
旋律线是小波还是激流?(二)游沃尔塔瓦河(主题部分)师: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形成了宽广的沃尔塔瓦河,请听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思考:这个充满民歌风格的主题贯穿了全曲,你想象到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对比引子部分乐曲的力度和节奏的舒缓是怎样的.?欣赏交响乐队演奏的视频(演奏视频01:04~01:53)思考:主要用了哪类乐器?师:采用朴素的捷克民歌素材,旋律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让我们一起唱唱贯穿整首曲子的主题曲吧。
④演奏主题一个学生主奏,其他学生哼唱旋律和用扇子做波浪状(三)游《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月光下水仙舞蹈》(音乐片段)活动要求:听音乐片段,分析音乐形象:音乐(1)a、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独人号角的回声;它穿过田地,饱览丰盛的收获。
《沃尔塔瓦河》教案

《沃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沃尔塔瓦河》,感受与体验丰富的音乐情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乐曲背后隐含的故事,以及表达的深刻情感。
【知识与技能】说出乐曲的情感变化,并能哼唱主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民族乐派的特点并能哼唱主旋律。
【教学难点】感受《沃尔塔瓦河》的情绪变化。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教师播放“母亲河”黄河的视频,提问学生:视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想象到什么场景?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给人一种雄伟、壮丽、澎湃的感觉;想象到中华英雄儿女不畏艰险、勇敢与恶势力斗争的场面。
由此,引入捷克“母亲河”沃尔塔瓦河的学习,感受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二)探究学习,新课教授1.整体感知(1)完整聆听《沃尔塔瓦河》教师设置问题:乐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进行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乐曲的情绪为热情、激动地;给人一种优美、舒适的感觉。
(2)教师请学生简介作者生平及作品。
《沃尔塔瓦河》选自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作者斯美塔那,是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
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
2.分段欣赏(1)教师弹琴,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提醒学生用圆润、优美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采用什么样的乐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后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乐曲分成七部分;a.潺潺流水:长笛、单簧管b.林中狩猎:铜管c.乡村婚礼:小提琴、长笛d.月下仙女:大管、长笛e.奔流不息:主题再现f.峡谷激流:定音鼓g.冲出峡谷:小提琴3.演唱主旋律(1)教师请学生演唱乐曲的主旋律,并思考:歌曲表达人物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为:通过对“沃尔塔瓦河”的赞美与歌颂,表达对作者的热爱之情,与爱国之情。
沃尔塔瓦河教案

沃尔塔瓦河教案
主题:沃尔塔瓦河——了解波兰的自然和文化
目标:
1.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了解沃尔塔瓦河对波兰文化的贡献。
3.学习波兰文化和艺术。
教学准备:
1.地图、图片或视频资料。
2.介绍波兰文化和艺术的书籍或音像资料。
课程设计:
第一期: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1.引入话题:介绍波兰,让学生熟悉波兰的位置和历史。
2.概述沃尔塔瓦河:介绍沃尔塔瓦河的位置、长度和重要性。
3.重点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地理和景观特点:介绍河流的流程,包括周期性洪水的特点和形成。
展示图像或视频资料,以鼓励学生主动了解。
4.南加里西亚地区的特点:介绍南加里西亚地区的激素、固体石质和中央山丘和山地。
第二期:介绍沃尔塔瓦河对波兰文化的贡献
1.波兰文化的简介:介绍波兰文化的历史和艺术表现形式。
2.沃尔塔瓦文化的重要性:比较波兰各地区文化的差别和联系,展示图像或视频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文化和自然的结合。
3.波兰文化中的艺术:介绍波兰艺术和文化的特点,以及沃尔塔瓦河文化中的艺术品类别。
第三期:学习波兰文化和艺术
1.表演现场:学生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个表演项目,展示波兰节日庆祝活动,以及沃尔塔瓦河中的音乐、艺术和舞蹈。
2.艺术品制作:学生可以在课后品尝波兰传统食品,并参加制作
波兰文化中的艺术品。
总结:
1.帮助学生看到波兰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结合。
2.重点区分波兰各地区文化的差别和联系。
3.激发学生制作艺术品的热情,了解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沃尔塔瓦河》教案

《沃尔塔瓦河》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教案目标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基本背景和作曲家德沃夏克掌握乐曲的结构和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1.2 教学内容简介德沃夏克及其作品《沃尔塔瓦河》分析乐曲的背景和创作灵感介绍乐曲的结构和音乐特点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音频播放,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妙分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第二章:乐曲分析2.1 教案目标分析《沃尔塔瓦河》的乐曲结构和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2.2 教学内容详细解析乐曲的结构和主题分析乐曲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探讨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2.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演奏和音频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乐曲的结构和主题分组讨论和分析,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第三章:乐曲欣赏3.1 教案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喜爱和理解3.2 教学内容欣赏《沃尔塔瓦河》的完整演奏分析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探讨乐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音频播放,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妙分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第四章:创作与表达4.1 教案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和创新能力4.2 教学内容分析乐曲中的主题和旋律,让学生进行模仿创作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分享和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4.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演奏和音频播放,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分组讨论和创作,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新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案目标总结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总结能力5.2 教学内容回顾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课程的收获和启示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六章:音乐与文化6.1 教案目标了解《沃尔塔瓦河》乐曲与捷克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理解6.2 教学内容探讨《沃尔塔瓦河》乐曲中的捷克民族元素介绍捷克音乐历史和文化背景分析其他捷克作曲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学习6.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料展示捷克音乐文化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乐曲中的文化特征欣赏其他捷克作曲家的作品,进行跨文化比较第七章:实践与演练7.1 教案目标提升学生对《沃尔塔瓦河》乐曲的演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7.2 教学内容分析《沃尔塔瓦河》的演奏技巧练习乐曲中的重要段落和难点部分进行分组练习,模拟乐队演奏7.3 教学方法示范演奏,讲解演奏技巧小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模拟乐队演奏,培养团队协作第八章:音乐与情感8.1 教案目标培养学生对《沃尔塔瓦河》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共鸣能力8.2 教学内容分析乐曲中的情感变化和表现探讨乐曲所传达的情感主题和故事练习通过音乐表达个人情感8.3 教学方法聆听和分析乐曲中的情感元素小组讨论,分享对乐曲情感的理解创作小段音乐或演唱,表达个人情感第九章:评价与反馈9.1 教案目标完成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9.2 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亮点和待提高之处9.3 教学方法小组内互评,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提供建设性反馈第十章:拓展学习10.1 教案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音乐学习和探索10.2 教学内容推荐课外音乐学习资源和材料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或活动引导学生探索不同音乐风格和时期的作品10.3 教学方法发放推荐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列表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定期组织音乐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课外学习成果重点和难点解析《沃尔塔瓦河》教案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乐曲的背景、结构、主题以及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初中沃尔塔瓦河教案

初中沃尔塔瓦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斯美塔那的相关知识。
2. 欣赏并分析《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3. 通过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斯美塔那的相关知识。
2. 分析《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沃尔塔瓦河》的象征意义和音乐情感的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音乐播放设备3. 相关资料:关于《沃尔塔瓦河》、斯美塔那的介绍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能联想到什么?二、新课介绍(10分钟)1. 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斯美塔那的相关知识。
2. 分析《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旋律、节奏、和声等。
3. 解释《沃尔塔瓦河》的象征意义:沃尔塔瓦河作为捷克民族的摇篮,象征着捷克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三、深入欣赏(15分钟)1. 再次播放《沃尔塔瓦河》的全曲,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欣赏和感受音乐。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情感变化,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结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进行总结。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欣赏音乐时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延伸:1. 邀请音乐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沃尔塔瓦河》和斯美塔那的音乐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或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沃尔塔瓦河》,让学生了解了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作品,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唱歌 《沃尔塔瓦河》-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沃尔塔瓦河》-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沃尔塔瓦河》的起源和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2.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情感及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
3.引导学生配合好音乐、视觉、语言及动作等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开拓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歌曲演唱技巧的培养,如口型、发音、气息的控制等。
2.注意音乐节奏与歌词的配合,体验歌曲情感,进行情感表达。
3.注意舞台表现方面的培养,包括动作、注视、手势等。
2. 教学难点1.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较快、准确地掌握歌曲的高低音情况,协调歌曲情感和节奏。
2.动作配合需要注意细节和精度,形成整体美感,需要反复练习和培养。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安排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沃尔塔瓦河》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源于20世纪的匈牙利,是由匈牙利的作曲家约瑟夫·瓦尔代写的。
歌曲以现实比喻的方式,描写了沃尔塔瓦河的清澈和自由,以及人们的追求和自由意志。
2. 步骤安排1.第一部分:导入歌曲(1)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先倾听,培养对歌曲的熟悉感。
(2)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和情感表达,如歌曲的起源和歌曲中表现的人文主题。
2.第二部分:歌曲学唱(1)授课老师教授歌曲的歌词、节奏、旋律等,让学生模仿对唱。
(2)组织学生合唱,练习口型、感情和动作的配合,改善演唱效果。
(3)对于演唱效果不佳的部分进行反复练习和调整,注重细节和整体效果。
3.第三部分:舞台表演练习(1)将歌曲的表演视作一个整体,借助舞台和服装等方面的附加元素,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和感情交流能力。
(2)进行反复练习和调整,形成一个优美的演唱和表演效果。
4.第四部分:结课小结(1)教师针对学生表演的漏洞进行检查和指导。
(2)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和体会,进一步提升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艺术修养。
音乐教案-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

音乐教案-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音乐与绘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交响诗。
2.相关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感受音乐与绘画的结合。
2.教学难点:理解交响诗的表现手法和音乐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沃尔塔瓦河》交响诗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曲子给你什么感觉?2.分析作品(1)介绍斯美塔那和《沃尔塔瓦河》的背景。
(2)分段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和音色。
(3)讨论:这首曲子中,哪些部分让你感受到了河流的流淌?哪些部分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3.音乐与绘画的结合(1)展示相关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的内容、色彩和构图。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绘画作品与《沃尔塔瓦河》有什么联系?(3)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幅作品,结合《沃尔塔瓦河》的音乐,进行创意改编。
4.展示与交流(1)每组展示自己的创意改编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讨论:通过音乐与绘画的结合,你们对《沃尔塔瓦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音乐与绘画结合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创作。
五、作业1.欣赏并熟记《沃尔塔瓦河》交响诗。
2.结合《沃尔塔瓦河》的音乐,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绘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对交响乐产生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音乐片段的反复聆听,引导学生分辨出《沃尔塔瓦河》中的主题旋律,理解其音乐结构。
沃尔塔瓦河教案

沃尔塔瓦河教案第一篇:沃尔塔瓦河教案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沃尔塔瓦河【教材分析】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于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了《沃尔塔瓦河》这部交响诗,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伏尔塔瓦河的美丽和与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
它是是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经常独立在音乐会中演奏。
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它被安排在七年级第二单元《祖国颂歌》中是有深刻用意:第一,结合时间因素(临近国庆节)紧扣中心---歌唱祖国;第二,紧扣课程标准,涉及“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和“音乐相关文化”三个方面;第三,增长知识,学生学习到新的音乐体裁,感受到交响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和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
【学情分析】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作品容易失去耐心,这首《沃尔塔瓦河》比较长。
所以要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来聆听音乐,他们已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能够辨别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并且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来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说出来。
【课题】沃尔塔瓦河【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这首作品让学生感受作曲家在作品中所展现的对祖国的深情,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讨论如何用音乐语言表现河水的流动。
2、通过欣赏主题旋律,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河水奔流不息的情景。
3、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使学生能够选择出相应的图片及标题。
☆沃尔塔瓦河-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沃尔塔瓦河-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沃尔塔瓦河这首曲子,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和音乐要素;
2.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古典音乐;
3.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室设备;
2.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及课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欣赏与理解
1.开场视频: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目的。
2.欣赏:播放沃尔塔瓦河演奏视频,让学生聆听并发表个人意见。
3.分析: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该曲子的乐器编配、旋律等音乐特点。
第二课时:创作与表演
1.创作: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方式绘画或书写沃尔塔瓦河这首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2.练习:在指导下,学生使用乐器练习沃尔塔瓦河的主旋律和伴奏。
3.表演:学生在小组内排练,用乐器表演沃尔塔瓦河。
四、教学评价
1.学生在欣赏环节能够积极发表获得的体悟和感受。
2.学生练习和表演能够掌握乐曲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3.学生在创作环节的成果,能够反映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历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市场观察学生在学习、表现上的进步和欣赏水平的提高。
沃尔塔瓦河 教学设计

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理解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径流、水文特征和对周边地区的影响;2)学习沃尔塔瓦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和地理景观;3)了解沃尔塔瓦河的重要性及其在文化、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影响。
2. 教学策略:采用问答式教学、小组讨论、演示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3. 教学内容:1)地理位置及流域特征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长度、平均流量、河口位置等特征。
2)水文特征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介绍沃尔塔瓦河的水文特征,包括河流生态系统、夏季枯水期的水位下降、洪水等现象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3)城市及地理景观介绍位于沃尔塔瓦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如布拉格、比尔森、林茨等,以及流域的自然景观、历史景观等。
4)沃尔塔瓦河的重要性及对经济、文化、历史的影响介绍沃尔塔瓦河的重要性,包括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影响,如繁荣的航运业、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人文艺术中心等。
4.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结合地图介绍沃尔塔瓦河的流域面积和位置,激发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兴趣。
2)学习沃尔塔瓦河的地理特征使用演示工具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沃尔塔瓦河的流域面积、长度、平均流量、河口位置等特征,让学生了解河流的基本特征。
3)了解沃尔塔瓦河的水文特征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讨沃尔塔瓦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4)学习沃尔塔瓦河的重要城市和地理景观使用图片和文本介绍沃尔塔瓦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和地理景观,如波西米亚天鹅堡、塞谢尔霍夫城堡、史瓦特阿玛车站、莫扎特作品等。
这些可预带各类图片,让学生感受沃尔塔瓦河流域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5)理解沃尔塔瓦河的重要性及对经济、文化、历史的影响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重要性及其对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广泛影响,从而学生更加重视河流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山东省滕州市洪绪中学初中音乐《沃尔塔瓦河》教案

山东省滕州市洪绪中学初中音乐《沃尔塔瓦河》教案
一、教学内容
这次我们学习《沃尔塔瓦河》,这首歌曲是一首乐谱,原唱是莎拉布莱曼,让我们一起感受艺术家传递出来的温暖。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歌曲的前奏、旋律和伴奏;
2. 理解歌曲的内容及其意义;
3. 根据乐曲节奏,配合乐器准确拍出节拍。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2. 教师准备好课堂活动材料;
3. 教师准备乐谱。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
1. 让学生熟悉这首歌曲及其旋律;
2. 介绍歌曲背景信息及相关内容;
3. 唱歌曲前奏熟悉歌曲及进行节拍练习。
(三)分组角色扮演:
1. 根据教师的指导,以团体形式展示歌曲;
2. 以角色互补形式,模拟歌曲中所描述的人物与场景;
3. 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及其内容。
(四)教学结束:
1.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反思本节课上课情况;
2. 播放莎拉布莱曼原唱版,让学生感受歌曲本身带给每个人的情感及意义
3. 让学生自由表达感受,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
《沃尔塔瓦河》本身的内涵浓烈,带给每个人的情感及意义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带给学生新鲜的感受;另外,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而达到的更好的学习效果。
整体上,本次教学反映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积极改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沃尔塔瓦河教案

沃尔塔瓦河教案沃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了解沃尔塔瓦河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3.了解沃尔塔瓦河的流域生态环境并能提出保护措施。
二、教学内容:1.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沃尔塔瓦河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3.沃尔塔瓦河的流域生态环境及保护。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含有沃尔塔瓦河的地图,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这条河流。
引起学生兴趣。
2.向学生简单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比如河流长390公里,流经的国家有德国和捷克。
Step 2 了解沃尔塔瓦河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沃尔塔瓦河景观。
2.教师请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有哪些经济活动和文化景观与沃尔塔瓦河相关。
3.学生听取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记录。
4.教师向学生介绍沃尔塔瓦河在当地的经济重要性,比如用于灌溉农田和供应城市的饮用水,也是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
同时,河岸上的历史建筑和自然景观也吸引了很多游客。
Step 3 了解沃尔塔瓦河的流域生态环境及保护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沃尔塔瓦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包括河流、森林、湖泊等。
2.教师介绍沃尔塔瓦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物、湿地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等。
3.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沃尔塔瓦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比如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4.教师向学生介绍保护沃尔塔瓦河流域的重要性,并讨论可以采取的措施,如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加强水质监测和保护湿地等。
Step 4 总结复习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并讨论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经济和文化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2.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教师采取问答的形式进行评估。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了解了沃尔塔瓦河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重要性。
同时,学生也对沃尔塔瓦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及保护有了一定的认识。
沃尔塔瓦河教案

沃尔塔瓦河教案沃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地标;2.了解沃尔塔瓦河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3.学会利用地图查找沃尔塔瓦河及周边地区的信息;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2.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历史文化背景;3.学会查找地图上的信息。
三、教学准备:地图、图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一张关于沃尔塔瓦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10分钟)通过PPT或图片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的地区,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长度、宽度、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然后介绍沃尔塔瓦河的生态环境,包括河水的来源、周边的动植物资源等。
3.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历史文化背景(10分钟)通过讲解或PPT展示,介绍沃尔塔瓦河流域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古代城市、古建筑等。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沃尔塔瓦河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并展示一些历史文化遗迹的图片。
4.学生自主探究(15分钟)让学生分组,在给定的地图上查找沃尔塔瓦河及周边地区的信息。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地标或重要景点进行研究,如查找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资源等。
然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5.课堂讨论和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谈谈沃尔塔瓦河的特点和重要性。
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河流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深入研究沃尔塔瓦河的某个方面,如历史、地理等,并进行展示或写作。
2.可以组织学生到沃尔塔瓦河流域进行实地观察和考察,了解更多关于河流的信息。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学生了解了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了解了沃尔塔瓦河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影响。
在自主探究环节中,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并进行展示。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沃尔塔瓦河教案

沃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流经国家等基本情况;2.掌握沃尔塔瓦河的水文特征、水资源利用情况;3.了解沃尔塔瓦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情况;4.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沃尔塔瓦河的基本情况沃尔塔瓦河(Vltava River)是捷克共和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約28,090平方公里,流经捷克境内的城市有布拉格、切斯克布杰约维采、皮尔森等。
沃尔塔瓦河发源于捷克南部的波希米亚森林,向北流经布拉格,最终在德国境内汇入易北河。
2. 沃尔塔瓦河的水文特征沃尔塔瓦河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沃尔塔瓦河的水量变化较大,夏季水位较低,冬季水位较高;2.沃尔塔瓦河的水质较好,但在流经城市时会受到污染;3.沃尔塔瓦河的水资源利用主要包括供水、发电、灌溉等方面。
3. 沃尔塔瓦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沃尔塔瓦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沃尔塔瓦河流域的植被主要包括森林、草原等;2.沃尔塔瓦河流域的动物资源丰富,包括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3.沃尔塔瓦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保护。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讲授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基本情况、水文特征、水资源利用情况、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2. 讨论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沃尔塔瓦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沃尔塔瓦河的美丽风光和生态环境,加深对沃尔塔瓦河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沃尔塔瓦河的美丽风光和生态环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讲解沃尔塔瓦河的基本情况、水文特征、水资源利用情况、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全貌。
沃尔塔瓦河 教案

沃尔塔瓦河教案教案标题:沃尔塔瓦河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流域特征和重要性。
2. 掌握沃尔塔瓦河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1. 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和流域特征。
2. 沃尔塔瓦河的历史和文化。
3. 沃尔塔瓦河的环境保护问题。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引入沃尔塔瓦河的话题,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 沃尔塔瓦河在哪个国家?- 沃尔塔瓦河的流域面积有多大?知识讲解(15分钟)1. 地理位置和流域特征:- 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包括流经的国家和城市。
- 解释沃尔塔瓦河的流域特征,如河流长度、流域面积等。
2. 历史和文化:- 介绍沃尔塔瓦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如对交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 探讨沃尔塔瓦河流域的文化景观和人文历史。
3. 环境保护问题:- 分析沃尔塔瓦河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生态破坏等。
-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讨论与实践(20分钟)1.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沃尔塔瓦河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等问题展开讨论。
-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2.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选择沃尔塔瓦河附近的景点、生态保护区等进行参观。
-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
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总结:- 回顾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流域特征、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问题。
- 强调沃尔塔瓦河对当地和全球的重要性。
2. 展示:- 要求学生准备展示材料,可以是海报、PPT等形式,展示他们对沃尔塔瓦河的了解和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拓展活动:1. 拓展阅读:-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沃尔塔瓦河的相关知识。
- 学生可以选择一本关于沃尔塔瓦河的书籍或文章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
2. 视频制作:-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一个关于沃尔塔瓦河的宣传视频。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

《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感受作品所表达的爱国之情。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知识与技能:熟悉作品的音乐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作品中涉及到的典型节奏。
2.教学难点:无旋律伴奏与作品呈示部主题的巧妙结合。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提问导入
2. 新课教学
(1)介绍作品的作者、背景以及相关的音乐体裁;
(2)聆听作品,回答问题;
(3)根据学生所提供的音符、节奏型,重新排列组合,为作品呈示部主题配无旋律伴奏;
(4)教师示范此条节奏,学生分组活动;
3.巩固提高
根据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教学,教师钢琴演奏呈示部主题,学生为主题旋律配无旋伴奏。
(注意节奏平稳、控制速度)。
4. 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音诗音画》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主题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演奏形式、音乐声势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3、通过赏析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民族乐派作品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12
1、导入
教师 2(1(2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
他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
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就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
斯美塔那的名字算不上最着名作曲家之一,但在捷克波希米亚民族中,斯美塔那却被称之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
斯美塔那一生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积极的从事民族歌剧创作,先后写了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达里波尔》《里布舍》等作品。
1874年不幸耳聋,与贝多芬相似命运的耳疾遭遇并没有将他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祖国未来的自信与乐观信念。
继续坚持创作,写了大量作品,其中最着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耳聋后来并引发了精神疾病。
1884年5月12日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逝世,终年六十岁。
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歌曲《我的祖国》就是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套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
这套组曲1879年完成,历时5年之久,共分6个乐章。
1874年作者创作这部作品,同时开始患耳疾,当1882年第一次公演的时候,他已经听不见任何声音了。
这部规模宏大、构思精细、无比魅力的作品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
3、《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于音画的作品,它运用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描绘了发源于舒马瓦山的两条小溪,汇合后成为沃尔塔瓦河,流经了森林、田野、峡谷、布拉格,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
它描绘了两岸人民的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分段赏析,来沃尔塔瓦河上作一次音乐之旅吧!
4、分段欣赏全曲
(1
竖琴(2
充满迷(3
(4
场面。
(5
声区加弱音器演奏,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在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宁静而又神秘,充溢着幻想的色彩;长笛和单簧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象征着沃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着)。
(6)黎明时的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张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
(第一小提琴、双簧管演奏,共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
(7)圣约翰峡谷
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斗。
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
请听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8)维谢格拉德城堡
这是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
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
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
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9)沃尔塔瓦河奔向远方
音乐逐渐平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
全曲以“维谢格拉德”主题的两个强而有力的和弦做结束。
五、延伸拓展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