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5.7”大暴雨的数值模拟试验和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李翠华;李阳斌;王天龙;罗律
作者机构: 清远市气象台,广东清远511518
出版物刊名: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4-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A01期
主题词: 中尺度模拟;暴雨;成因分析
摘要:利用MM5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10年5月5-7日粤北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天气形势对此次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MM5模式比较成功地模拟了这次暴雨过程的落区,地形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迎风坡或喇叭口地形对暖湿空气的抬升作用有利于暴雨的出现。

利用NCEP—FNL的1°*1°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大暴雨的成因,发现,此次降水主要受500hPa高空槽、850hP。

切变线以及低层弱冷空气影响,但与典型的华南前汛期暴雨形势不同.此次过程中广东处于500hPa的高空槽后西北气流中(高空槽以已移到粤东),且切变线与地面弱冷空气前锋均在南岭以北地区。

从清远站的探空资料以及沿暴雨中心(24.8°N、113.58°E)风廓线、全风速时间-高度剖面图可以看到,低层暖湿不稳定情况下配合中层西北气流下干冷空气下传(并伴有近地面弱冷空气入侵)对激发不稳定能量释放起到增强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