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生论诗书原文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李生论诗书原文译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给大家分享了李生论诗书的原文翻译,欢迎借鉴!
与李生论诗书
文之难,而诗之难又难。
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
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
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
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
前辈诸集,亦不专工于此,矧其下者也!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矧其下者哉?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也。
愚幼常自负,既久而愈觉确然。
然得于早春,则有“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绡”。
又“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
(原注,上句云:“隔谷见鸡犬,山苗接楚田。
”)又“雨微吟足思,花落梦无憀”。
得于山中,则有“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
又“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
得于江南,则有“戍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
又“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又“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灵”。
得于塞下,则有“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饥”。
得于丧乱,则有“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又“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高”。
得于道宫,则有“棋声花院闲,幡影石幢幽”。
得于夏景,则有“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
得于佛寺,则有“松日明金象,苔龛响木鱼”。
又“解吟僧亦俗,爱舞鹤终卑”。
得于郊园,则有“远陂春寒渗,犹有水禽飞”。
(原注,上句:“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
”)得于乐府,则有“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得于寂寥,则有“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
得于惬适,则有“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
虽庶几不滨于浅涸,亦未废作者之讥苛也。
又七言云:“逃难人多分隙地,
放生鹿大出汉林”。
又“得剑乍如添良仆,亡书久似忆良朋”。
又“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又“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原注,上句“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又“殷勤元旦日,歌舞又明年”。
(原注,上句“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皆不拘于皋概也。
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
勉旃。
某再拜。
翻译
文很难,论诗更难。
古往今来的说法是很多的,而在下以为先要能辨别诗的味道然后才可以论诗。
长江、五岭以南,大多偏嗜酸咸口味的`人。
至于醋,不是不酸,可仅仅是酸而已;至于盐,不是不咸,仅仅是咸而已。
中原的人用以调味、佐餐就不再用了,因为知道它们除酸味咸味之外,缺乏醇美之味。
那些岭南的人,习惯了那种口味而不辨美与不美,这是当然的了。
诗所包括的“六义”,讽谕、抑扬、蕴蓄、温雅这些风格都在其中了。
然而直接写出自己的心中所得,自然能以自己的“人格”而自树特点。
前辈中有不少的人,也不特别擅长于此,何况水平还在他们以下的人呢!王维、韦应物的诗清淡深远、精巧细致,他们的作品自成一格,难道不能和风格遒劲挺拔的作品相比美吗?贾岛的作品确实有警句,但就全篇看,内容是比较空乏的,大概是靠雕琢艰涩的句子,才能显示其才能,这也是诗的体格不具备的缘故,何况水平在他之下的人呢?噫!形象真切,而不流于肤浅,意境深远,而含蓄不尽,然后才可以谈到文字以外的余韵了。
在下年少时常常自负,时间长了,越来越觉出自身的不足。
然而有感于早春的诗句则有“草嫩侵沙短,冰轻着雨销”,又有“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又有“雨微吟足思,花落梦无寥。
”有感于山中之景的则有“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又有“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后略至“殷勤无旦日,歌舞又明年”)这些诗句都是不拘泥于某一趣味,而是兼蓄众味,兼备众体。
大概创作绝句,需要造诣达到极深的程度才可以。
(短短的篇幅)之
外,却有着无穷的变化,见神奇于无形之中,哪里是容易的啊?现在您的诗,同时的人要想和您相比是困难的。
如果要努力追求完善(诗歌的)的丰厚的整体美,就会知道什么是“味外之旨”了。
勉旃,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