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吸痰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气道吸痰法
1、用物
电动吸引器,无菌吸痰盘,20cm×30cm带盖方盘1个(盛放无菌吸痰管数根),消毒止血钳1把(置于镊子罐内),镊子1把,换药碗、带盖搪瓷缸(500ml)2个(1个缸内放无菌生理盐水,1个缸内放纱布),湿化液,5ml和10ml注射器各一个,酌情备盛放消毒液的小桶。

2、操作程序
⑴同口腔鼻腔吸痰法。

⑵如使用吸痰带盖方盘(硅胶吸痰管):打开方盘盖,左手持吸引管,握住接头,右手以持物钳夹取吸痰管,将持物钳移至吸痰管前端,以吸引管接头接取左手的吸痰管接头使之衔接。

⑶左手持吸引管,右手以持物钳夹取吸痰管,吸引无菌生理盐水少许,湿润吸痰管前端,并查看吸引力。

⑷在无吸力状态下(可折住吸引管)从插管或套管内插入吸痰管,其插管深度取决于痰液的位置(吸痰前判断)。

一般吸痰管插入应长于人工气道至气管隆凸之上,气管插管时,吸痰管应插入30~35cm以上,气管再套管时,应插入10~15cm以上。

⑸痰管送到一定(理想)深度后再启动吸引器,自下往上慢慢移动,并左右旋转,提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将吸痰器弃于消毒液中(一次性吸痰管则弃于医用垃圾袋内)。

⑹如病人痰液比较粘稠,可在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湿化
液。

⑺将吸引管头插入1:5000呋喃西林溶液,吸少许溶液,冲洗管道并置于瓶内保留。

⑻吸痰管经浸泡消毒后,再冲洗、晾干、高压灭菌后备
用。

3、注意事项
⑴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引时,从深至浅,已抽出的吸痰管不能重复插入吸引。

⑵吸痰时防止内套管脱出,吸痰管其外径不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的1/2,防止负压过大出现肺泡萎缩。

⑶呼吸衰竭患者吸痰前,可加大氧浓度3~5min后,再给予吸痰,以防吸痰后出现低氧血症。

⑷吸痰盘及用物每日更换消毒一次。

每吸痰一次更换一根痰管,不得反复使用。

吸口腔或鼻腔的痰管切忌进入人工气道内吸引。

(三)巩固习题
1、单项选择题
⑴下列不符合吸痰护理操作的是:()
A、插管前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B、插管时,关闭吸引负压
C、吸痰时从深部向上题拉,左右旋转
D、每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25秒
E、吸痰导管每次使用后更换
⑵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所采用的负压应小于:()
A、40kPa
B、45kPa
C、50kPa
D、55kPa
E、60kPa
⑶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的最主要原因是:()
A、减少患者痛苦
B、减轻气管粘膜受损
C、
防止患者缺氧
D、避免痰液阻塞导管
E、保持导管处于无菌状态
2、多项选择题
⑴属于正确的吸痰护理措施是:()
A、吸痰前对缺氧严重者应加大氧流量
B、插管前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C、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D、痰液黏稠时滴入少量生理盐水稀释
E、吸痰导管每日更换1~2次
⑵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采取的措施是:()
A、滴入少量生理盐水
B、延长吸痰时间
C、滴入@-糜蛋白酶
D、增加吸痰负压
E、超声雾化吸入
3、问答题
⑴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法注意事项?
⑵人工气道吸痰法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