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正月十五元宵节广播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正月十五元宵节广播稿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大学正月十五元宵节广播稿(共含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大学正月十五元宵节广播稿
背景音乐:《采蘑菇》
主持人1:拉着你的手。
主持人2:拉着我的手。
主持人合: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小银河。
主持人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的小银河广播。
主持人1:我是今天的快乐主播#。
主持人2:我是今天的快乐主播#。
主持人2:今天是2月*日,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我们又迎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主持人1: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吧!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时期。
当时的皇帝提倡佛教,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主持人2: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还有不少过节的习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
主持人1:南京的元宵节是热闹的,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去夫子庙看灯了。
自从春节以来,夫子庙这些天来一直是灯的世界,花的海洋,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今年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夫子庙看看,一定能够感受到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看灯时可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注意安全哦。
主持人2:最后,送给大家几首关于元宵节的诗歌歌谣。
《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月正圆》: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背景音乐
主持人2:新学期新气象,让我们用饱满的精神、全新的面貌一起走进新的学期!希望大家在纪律、卫生、礼仪、两操各常规方面继续保持良好有序的状态,每个班级的各项常规情况都会在学校大厅的评比表上反映出来,大家可要留心看哦,及时发现自己班级的优点与不足,扬长避短。
希望每位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每天进步一点点,为班级争光添彩!
结尾
主持人1:拉着你的手。
主持人2:拉着我的手。
主持人1: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我是#。
主持人2:我是#。
主持人合:同学们,再见。
篇2:正月十五元宵节
小学生作文: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文:
正月十五的夜晚,正是热闹非凡.
夜幕降临了,几颗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城市里灯光闪烁,流光溢彩。
四面八方的人们早已聚集在十字路口.人们背贴着背,拥挤着,喧闹着,真是人山人海啊.
“来了,来了.”几条长龙向我们冲过来,舞长龙的叔叔们一会儿摇到左边,一会儿又晃到右边,精彩极了。
烟花开始了,瞧,一个烟花喷了出来,它带着出来,它带着幻想,使我们好象在宇宙的另一个世界里漫游.又一个烟花升空了,绿色中夹带着红色,多美丽啊!
我们在欢乐中度过了这个美丽.热闹的夜晚.
正月十五元宵节
篇3: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作为春节之后,新年伊始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
和春节相比,元宵节热闹而又带着点点忧伤。
元宵节的热闹,是因为它延续着新春的欢乐与祥和,绽放着新年的希望与梦想;元宵节的忧伤,是因为它追忆着过往的遗憾与落寞,面临着未来的离别与迷茫。
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热闹与忧伤才让
人们特别沉醉于辞旧与迎新的最后一次狂欢。
元宵节的各种狂欢活动从原初的宗教仪式发展为多彩多姿的民间习俗,又为新年增添了一份传奇与浪漫。
吃元宵、猜灯谜、舞龙狮、踩高跷、划旱船……全国各族各地习俗不一,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元宵节活动。
您的家乡元宵节怎么过?都有些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习俗?
一、赏花灯
赏花灯是老百姓过元宵节的一件乐事,也是至今仍广为流传的一项活动。
关于元宵节赏花灯的由来,民间有许多说法,其中一个神话传说甚是有趣。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犹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一位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时至今日,赏花灯仍然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正月十五那天,各地庙会、公园便纷纷推出赏花灯的活动,届时天上繁星万点、地上火树银花,人间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二、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经典民俗活动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节日文娱方式。
灯谜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文人墨客,他们为了展现才华和闲来解闷儿,就制作出了“文义谜语”,他们一边把酒推盏,一遍吟诗猜谜,极富情趣。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流传至今。
三、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是我国一项传统习俗。
元宵又称汤圆,“元宵”作为食品,
在我国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过元宵节即流行吃一种新奇的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每当正月十五,各地民众纷纷制作元宵,以庆贺佳节。
四、放烟花
燃放烟花是我国庆祝节日必不可少的助兴活动,元宵节自然不例外。
当五彩缤纷的烟火射向高空,顿时夜空锦绣团团、璀璨夺目,地上火树银花,天上人间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面,这也正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最爱观赏的节目之一。
五、舞龙舞狮
舞龙灯,也称龙舞。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六、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旱船不
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七、情人相会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
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篇4:正月十五元宵节
传统节日元宵节是吃汤圆,观灯的日子。
我们海宁的灯彩也是世界有名的。
今年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海宁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灯会,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这盛大的灯会。
那天,我一回家就急急的做起了作业,和妈妈早早地吃好了晚饭,因为妈妈说今天要封道,晚了就到不了爸爸那去看灯了,我们乘的车开到了海昌路口,没想到道路两旁早已是人山人海了,围的水泄不通的,连路边的栏杆上也挤满了人。
七点多,迎灯的队伍到了我们那,因为从爸爸单位楼上看下去有树挡着不清楚,所以我们搬了凳子到马路上看。
我站在上面,还是因为矮看不清楚,妈妈一咬牙,让我坐到了她的脖子上,哇!真好看啊!各种各样灯彩的花车向我们慢慢开来,人们欢呼着,跳跃着。
灯彩的正前方是奥运五环和福娃,它们向前跑着,样子栩栩如生。
紧跟着的老年腰鼓队个个精神抖擞,动作是那样的整齐,优美。
还有老鼠抱着金元宝的灯彩,好像在说:“祝大家新年快乐,财源广进!”大象灯啊,龙凤灯啊等各种各样的灯彩美不胜收,舞龙舞狮的队伍也精彩极了,人人们大饱眼福。
很快,两个多小时迎灯会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我们一家也赶紧回家,到家后,我们一家人每人吃了一碗热呼呼的汤圆,祝福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篇5: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
时来。
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
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
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
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
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
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
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据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里面带馅或实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
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
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
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
还有菜馅元宵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向上。
传统的制作方法,南方做汤圆,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
元宵节吃汤圆的起源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
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
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
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
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有一年冬天,下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
刚巧发现有个宫女准备投井。
东方朔救了她并问她为什么投井,宫女告诉他自己名叫元宵,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要完成她的心愿,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
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
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
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
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
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
”说完,便扔下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
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
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
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
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
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
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汤圆的外形圆滚饱满,象征团圆、幸福,我们的祖先相信元宵节吃了这样的应景食物,也能为家庭带来和睦与平安。
北方人习惯用摇筛的方式制成圆子,称为元宵,和南方人用手搓揉出的汤圆其实是同样的东西。
吃汤圆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宋代之前,人们在元宵节或是吃豆粥,或是吃特制的面点,并不一定。
到了宋代,民间在过这一节日时开始流行一种新奇食品。
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
后来,北方地区大都称这种食品为“元宵”,而南方称之为“汤圆”和“汤团”。
算一算,这项习俗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呢!
篇6: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吃元宵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
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
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
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
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
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元宵节吃油锤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
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
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元宵节吃饺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
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元宵节吃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
元宵节吃汤圆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
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
再者各类汤圆常规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上层楼”。
水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其实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元宵节吃面灯
说起元宵节的习俗,大家一般都会想到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然而还有一种习俗是从汉朝就流传下来的,那就是正月十五点豆面灯。
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灯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业兴旺。
元宵节吃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当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条,听起来与元宵不相关,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
《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
”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篇7:正月十五元宵节祝福语
正月十五元宵节祝福语推荐度: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祝福语推荐度:正月十五元宵节祝福语推荐度:虎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祝福语推荐度: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古诗推荐度:相关推荐
某年精选正月十五元宵节祝福语39句
1、元宵佳节到,明月高高挂,月亮对你笑弯眼,口含元宵格外甜;十五汤圆味儿美,一入口中快乐延,温馨荡漾真情传,愿你快乐每一天。
祝你元宵节顺心如意。
2、天上的月儿圆,锅里的元宵圆,吃饭的桌儿圆,你我的情更圆,就像元宵一样,黏黏呼呼,团团圆圆。
亲爱的,用最爱你的心祝你元宵节快乐!
3、盏盏花灯报元夜,曲曲笙歌兆丰年。
玉烛长调千户乐,青山绿水景色还。
溢彩霓虹织锦绣,璀璨焰火红满天。
盈盈皎月元夕共,声声鞭炮福寿全!元宵佳节祝你身体健康,合家团圆。
4、元宵节到了,送你幸运、吉祥、问候、心愿、祝福、平安、快乐、如意!但愿你的笑容比元宵馅还甜蜜,皮肤比元宵皮还白嫩,生活像一大碗元宵热气腾腾!
5、放飞梦想,在星空中翱翔;放飞希望,在明月中绽放;放飞花灯,在节日里装扮;放飞祝福,在短信中传递:元宵佳节,传递我的祝福,愿你幸福快乐久久!元宵佳节至,汤圆送祝福,圆你事业有成,圆你甜蜜的爱情,圆你美满的家庭,圆你美好得将来,元宵佳节祝你合家欢乐,幸福安康。
6、正月十五看花灯,我的祝福在灯中:送你百花锦簇灯,愿你心情美丽多笑声;送你牛郎织女灯,愿你爱情甜蜜结硕果;送你青松长青灯,愿你身康体健永远站如松!祝:元宵节快乐!
7、元宵节到了,短信问友安。
莫嫌吵,莫嫌闹,满满祝福都送到。
愿你吉祥,爱情甜蜜没商量;愿你顺利,工资涨又涨;愿你幸福,精彩生活总绵长!
8、车如流水猴如猴,相约赏灯乐融融。
金狮涌动舞不停,猜中灯谜笑盈盈。
皎皎明月泻清辉,颗颗汤圆情意随。
元宵佳节已然到,愿你开怀乐淘淘。
9、但愿你知道,有个人时时关怀着你,有个人时时惦念着你。
元宵节的灯火,是你含笑传情的眼睛。
它缀在我的心幕上,夜夜亮晶晶。
祝元宵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0、元宵节高兴!万事年夜吉!百口高兴!财路广进!恭喜发财!
11、[祝]福如星洒满空,[朋]分四海永相通,[友]人团聚心欢畅,[元]月当空兴致浓,[霄]灯闪闪彩花鸣,[节]日伴君好心情,[快]意登山放眼望,[乐]数满地天降星。
祝朋友元宵节快乐。
12、每逢佳节,奔奔波波、探亲访友、忙忙碌碌,很少关心远方的朋友,元宵节,送你”6颗心“:随缘心,平常心,慈悲心,感恩心,轻松心,快乐心,祝福你幸福吉祥、开开心心、事事顺心!
13、元宵节:吃下快乐汤圆,让甜蜜留在心中,喝下如意水汤,让美满遍布全身,打气顺心灯笼,让辉煌照亮前方,收下祝福短信,让幸福弥漫一生!元宵节快乐!天天好心情!
14、团团圆圆品元宵。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天,被称之为”元宵节“。
祝愿世人团圆欢喜。
15、元宵猜灯谜,快乐送给你:猜不到不重要,重点在参与;权当做游戏,莫与之较真;看看笑笑乐呵呵,佳节快乐更无忧。
祝你元宵佳节快乐不断,幸福永相伴!
16、月儿圆圆九天高,清风低吟花枝俏。
人影绰约欢声笑,举杯同庆闹元宵。
龙飞凤舞鼓点急,赏灯赏月猜字谜。
且看短信传喜讯,有花有景有真情。
良辰佳节不常有,幸福安康从此留。
月增年华人增寿,意气风发话春秋。
劝君再进一杯酒,吉祥如意好兆头。
元宵节快乐!
17、元宵节快乐,前程一片光辉!
18、祝你元宵无烦恼,快快乐乐一家亲!
19、紫气东来羊头抬,元宵祝福早送来:欢欢喜喜欢喜年,开开心心开心年。
平平安安平安年,健健康康健康年。
快快乐乐快乐年,团团圆圆团圆年!
20、#的月亮的脸,#的鲜灵的汤圆,#的盛给你一碗,装上我#的元宵祝愿。
21、明月当空,事事美满,春风送暖,情深款款,元宵佳节,真心一片,送上祝福,愿幸福平安,好梦圆圆,好事连连,好心情好身体,[#]能挣好多钱!
22、踩一踩高跷,踩掉所有的霉运;品一品汤圆,品出快乐的味道;猜一猜灯谜,解开幸福的密码。
元宵节到了,快乐不断。
23、为你煮碗汤圆,加上幸福,和着心愿,给你最温暖的元宵祝愿,让阵阵初春的晚风吹拂你的心田,让手机铃声轻响我的思念,祝福你元宵快乐,万事顺心!
24、明月圆圆添思念,*字字是真情;元宵节到了祝:鞭炮声声向你传好运!汤圆给你送来甜蜜的幸福!花灯盏盏照亮你的前程!
25、元宵节祝福到,祝你开开心心的笑。
26、明月当空,事事美满,春风送暖,情深款款,元宵佳节,真心一片,送上祝福,愿幸福平安,好梦圆圆,好事连连,好心情好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