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碰撞实验器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碰撞实验器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目的和要求】
通过两球作对心碰撞后做平抛运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利用“等效”观念简化实验测定的设计思想。
【仪器和器材】
钢质入射球(质量约45-50克),电木制靶球(质量约7-8克、半径与入射球相同)、天平(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碰撞实验器(J2135型),木板,白纸,复写纸,直尺。
【实验方法】
1.把碰撞实验器装在桌边,如图2.32。
把入射球放在导轨的下段,微转导轨,使入射球在其上面能静止,然后紧固水平调节螺钉。
把一块木板放在导轨前方地面上,在其上面铺好白纸并用图钉钉住。
2.放倒支球柱,让入射球从定位板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球在纸面上的落点位置。
然后在该处铺上复写纸,重新让入射球做平抛运动五次以上,每次都应从定位板处放开入射球。
在各落球点附近画一圆,使所有落点都恰好围在此圆中,以此圆的圆心作为入射球的平均落点1S1和m1S′1+m2S′2,看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利用本实验装置,也可以验证在完全非弹性正碰撞中动量守恒。
只需在靶球上靠碰撞点一侧贴厚约2-3毫米的橡皮泥即可。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与上面完全相同。
要特别注意调节支球柱的位置,否则可能会因斜碰而造成两球碰后分离。
设两球碰后水平距离为S′,则S′应从图3.32中OO′的中点计起(为什么)2.利用本实验装置,还可以研究动量守恒的条件,即系统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系统的动量不守恒。
实验时,用橡皮泥把靶球粘在支球柱上,然后按上述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结果将会发现,m1S1>m1S′1+m2S′2,这是由于橡皮泥粘力的冲量所减少的系统的动量已不能忽略不计,动量守恒的条件不满足的结果。
【注意事项】
1.正确调节好支球柱的位置,使碰撞后的平均落点在O、、N向过O、′和N′,则把OM′作为S′1,O′N′作为S′2,也可以比较好地验证定律。
这是因为从理论上可知,在OP方向上动量应该守恒。
2.实验过程中,不能移动木板,否则实验只能从头开始重新做。
3.入射球的初始高度不可过低,否则飞出的水平距离过小,会增大测量误差。
【思考题】
1.本实验中,如果用质量小的电木球作入射球,钢球作靶球可不可以请实践一下,并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
如果入射球和靶球都用相同质量的钢球可不可以请实践一下。
2.如果实验时,支球柱轴线到导轨端面的距离大于或小于两球半径之和,会发生什么现象对本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3.若支球柱偏高或偏低,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