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情绪、病情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方法:艾滋病患者取样78例,入院时间2019年05月至2021年05月,随机分组,行人性化护理(n=41,试验组)和常规护理(n=37,参照组),比较SAS、SDS评分,卡洛夫斯基积分、GQOL-74评分。

结果:干预后,试验组SAS(42.88±6.27)分,SDS(40.17±5.88)分,比参照组(48.15±6.30)、(46.03±5.94)分低,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卡洛夫斯基积分(92.77±5.58)分,GQOL-74(67.19±4.15)分,比参照组(85.25±6.47)、(60.68±6.33)分高,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促进负性情绪排解,改善患者心态,还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稳定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关键词:应用效果;临床护理;人性化护理
艾滋病具有极高死亡率,病情严重且病程很长[1],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再加上受社会歧视、不公平待遇等因素影响,极易产生绝望、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若不及时采取对应干预措施,即可使患者开始抗拒、抵触治疗,继而影响治疗效果,鉴于此,本研究参考我院2019年05月至2021年05月接诊的78例艾滋病临床护理资料,分析论述了艾滋病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情绪、病情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艾滋病患者取样78例,入院时间2019年05月至2021年05月,随机分组,行人性化护理(n=41,试验组)和常规护理(n=37,参照组)。

试验组0.6至8年病程,平均(6.42±1.35)年,最高49岁,最低20岁,平均(33.56±5.61)
岁,男女分布22:19,参照组0.7至8年病程,平均(6.50±1.33)年,最高48岁,最低20岁,平均(33.15±5.24)岁,男女分布20:17,P>0.05。

排除标准:(1)沟通障碍;(2)心肝肾严重器质病变;(3)精神异常者。

入选标准:(1)
CD
4/CD
8
<1.0,CD
4
<200/μ;(2)提交伦理委员会获批;(3)HIV抗体检测、
机体免疫功能检查确诊,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艾滋病患者。

1.2方法
常规病毒治疗基础上,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照顾、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

试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成立艾滋病人性化护理小组,定期进行培训,端正组员护理理念,丰富其护理经验,剔除考核不达标者,依据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制定护理方案,内容如下:(1)人性化用药、饮食护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据此确定饮食标准,指导患者选择低脂、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口味喜好酌情饮食方案,使患者乐于进食,激发患者食欲,改善其营养状况。

与此同时,监督患者严格遵医嘱服用抗逆转病毒药物,并关注其是否存在不适现象,酌情调整用药剂量。

(2)人性化认知、心理护理:定期开展艾滋病宣教工作,邀请生活质量良好、依从性良好的艾滋病进行同伴教育,护理人员则需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排除患者内心疑虑,以诚恳态度实施心理辅导,坚定患者治疗决心。

1.3观察指标
(1)情绪状态:使用SAS、SDS量表判断艾滋病患者情绪变化,分值降幅越大,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越优。

(2)病情、生活质量情况:采用卡洛夫斯基积分评估病情严重度,与分值负相关。

采用QOL-74量表评估生活质量,与分值正相关。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情绪状态
见表1,试验组SAS、SDS评分护理后低于参照组,P<0.05。

表1 焦虑抑郁度(,分)
组别


SAS SDS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试验组41
61.58±
4.36
42.88±6.
27
60.35±
4.20
40.17±5.
88
参照组37
61.25±
4.19
48.15±6.
30
60.42±
4.09
46.03±5.
94
T-0.340 3.6980.074 4.374 P-0.7350.0000.9410.000
2.2病情、生活质量情况
见表2,两组卡洛夫斯基积分、GQOL-74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评分更高,P<0.05。

表2 卡洛夫斯基积分、GQOL-74评分(,分)
组别


卡洛夫斯基积分GQOL-74评分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试验组41
80.16±
5.40
92.77±5.
58
52.93±
3.40
67.19±4
.15
参照组37
80.23±
5.34
85.25±6.
47
52.84±
3.58
60.68±6
.33
T-0.057 5.5110.114 5.421 P-0.9540.0000.9100.000
3.讨论
艾滋病是人体感染HIV病毒后产生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症状,患者免疫功能持续下降、大量淋巴细胞受损,更易发生真菌感染情况,潜伏期长达数十年,进入发展期后,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症、疱疹、头痛、头晕、呕吐、恶心、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现持续发热症状,具有极高致死率,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对于此,现有诸多研究指出[2],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理念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分析表1、表2可得,试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参照组卡洛夫斯基积分、GQOL-74评分比试验组低,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试验组焦虑抑郁度更轻,病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优,推测原因[3]:人性化护理主张以患者为中
心施护,可针对性排解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坚定治疗决心,继而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具有改善患者病情、稳定患者情绪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需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杨静秋,范红兰,李双. 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155-156.
[2] 杨顺燕.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皮肤病与性病,2019,41(6):808-809.
[3] 刘岁月.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9):1273-1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