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2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题23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1)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2)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2.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
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从1949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3.意义:经过3年多的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背景:(1)条件: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2)决策。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
②“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过程:(1)工业化建设:①成果:到1957年,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建立起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
②意义: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三大改造。
①表现:②意义: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3.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第二十二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①直接: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②野心家林彪、江青等推波助澜。
③根本:“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④民主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
2、经过:1966--1976(1)发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2)全面夺权:革命委员会(党、政、军、司法诸权与一身的一元化权力机关)(3)1968.10.13——10.31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文革中刘少奇被批斗,撤销刘少奇一切职务,制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桩冤案。
3.文化大革命的危害:①政治:国家政权削弱、社会秩序混乱、民主法制践踏。
②经济:国民经济严重破坏、发展缓慢。
③科文:发端文化领域,对教、科、文破坏尤严重。
④思想:社会思想、风气严重损害。
⑤国际地位:拉大了与发达国家差距。
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灾难的内乱。
4.教训:1、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建设为中心。
2、健全民主、法制。
3、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个人崇拜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一)历史条件:1.吸取文革教训,认识到民主法制重要性.2.历史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1)工作重心转移:阶级斗争经济建设。
(2)实行改革开放。
(3)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冤假错案。
(二)表现、措施:1.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1980.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恢复了刘少奇的名义。
2.民主建设完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加强--。
3.法制建设步伐大大加快:A.1982年宪法B.相继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逐步建成比较完备法律体系。
C.1997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政体改革重点。
D.1999“依法治国”入宪,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新时期E.1989《行政诉讼法》,1999《行政复议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

(4)宪法和法律遭到破坏
(5)中国共产党的各级 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 章制度被践踏。
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
2、“文革”对民主政治的危害
(1)人民的生命财产权遭到践踏
“文革”是对民主与法 (2)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制的践踏,使国家民主政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 治建设严重倒退。 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毛泽东
文革期间,《毛主席语录》共发行
10亿册,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出版物。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 坏 1、“文革”发动原因
(1)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失误; (2)“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 争 为纲; (3)林彪、江青等推波助澜; (4)狂热的个人崇拜破坏了党内的 民主集中制原则。
翦伯赞 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 子戴淑婉服安眠 药致死。
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 太平湖溺死。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中 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1)人民的生命财产权遭 到践踏
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 “反动学术权威” 被红卫兵查封的 民宅
(2)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以上海一月“全面夺权”为开端,经过 20个月,到1968年9月,全国29个省市, 自治区建立了新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 会,中央成立了集政军司法诸权于一身的 中央文革小组,由江青、张春桥,姚文元、 康生等出任组长。
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最高权力 机关是什么?革命委员会的建立带 来了什么?
前六届全国人大召开时间
(4)宪法和法律遭到破坏 (5)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 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 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 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 的悲剧重演?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经常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取得进步。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在全国性无政府状态下,许多老干部、知名学者、普通知识分子被抄家、批斗,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
随着造反派“全面夺权”的展开,全国各地纷纷成立集党、政、军、司法诸权于一身的一元化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
林彪、江青一伙煽动“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了破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彻底瘫痪。
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你怎样认识“文革”的危害?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也在“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踢开党委闹革命”的风暴中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撤销刘少奇党内外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出党,制造了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桩冤案。
刘少奇曾经以宪法为武器进行抗争,但没有任何结果,最后含冤而死。
“文化大革命”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民主太少,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
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这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在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的主持下,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22 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血浓于水
汶川地震台湾捐款:约1.4亿美金 到2009年8月19日为止,大陆为台湾88水灾捐款1.76亿元。 大陆每年对台湾进口水果补贴1 500元/吨 „„
阻碍祖国统一因素
李登辉
“一中一台” 台独势力的猖獗
陈水扁
“一边一国”
国际反华势力阻碍统一
材料一 几十年来,美对台军售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 机。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当我军装备有所发展时,美国就会向台湾提供一些先 进武器装备来“保持平衡”。 ●当在政治上需要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时,美国 就总要卖些武器给台湾,好让台湾当局有些“以武拒统” 的本钱。 材料二 2004年6月19日,日本自卫队在冲绳进行军事演 习,假想“中国大陆军队进攻台湾”演练与美军协同作战。
22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北京一个红卫兵组织宣布 解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以及各民主党 派。1966年以后的八年时间内,全国人大及其常 务委员会再也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当然也就谈 不上行使其权利
材料二: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 。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 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 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 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 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的。”但还是戴上“叛徒、内奸,工贼”的帽子 ,1969年11月12日在河南被折磨而死。
35.93%
1992年 2001年
32.38%
受案数
28.61%
原告撤诉率 原告败诉率
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
三、民主法制的完善——基层民主选举
内容: 农村——村委会;城市——居委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3讲社会主

第23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标要求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2.理解20世纪50-70年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3.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考点定位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2.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及其原因。
主题一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内容(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内容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影响(1)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2.曲折失误表现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1)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思维点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反映了我国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属于生产力领域;其影响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沈阳二中
哈艳
教材分析 说课结构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课程标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承上启下
比较 第六单元 比较 第一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 中国古代的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用史实说明中国近代以来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治的艰辛历程,并对比西方政 治探究其如此艰辛的原因。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曲折 伟 大 转 折 发展 文革 首要环节 建设
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 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课本知识与课堂体验相结合
教
学
过
程
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2、课堂师生互动探究 (1)设疑导入 (2)研析重点 (3)突破难点 (4)课堂总结 (5)课堂练习 3、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研析重点
课前学案预习 重点: 重点: 课堂互动体验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重点一: 文化大革命” 重点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解决策略: 解决策略: 第一步:播放视频资料《非常岁月》,使同学们 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学生总 结归纳,教师补充完善。 第二步:探究一 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案例一: 案例一: “张晖遭遇交通钓 鱼执法以行政诉讼求得清白” 鱼执法以行政诉讼求得清白” 案例二: 何鹏案” 案例二:“何鹏案”与“许霆 许霆 案”
教
学
过
程
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2、课堂师生互动探究 (1)设疑导入 (2)研析重点 (3)突破难点 (4)课堂总结 (5)课堂练习 3、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C.党的民主集中制严重破坏
D.国家法律遭到严重破坏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 Watch》一书中 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 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 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 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 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②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 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③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
100921
案件几乎涉及所有 行政管理领域
27125
37.84%
35.93%
1992年 2001年
1989年 后“民 告官” 案件概 况
32.38%
受案数
28.61%
原告撤诉率 原告败诉率
合作探究
某县大上工业、房产开发项目,征地、拆迁风 暴席卷城区、乡镇。村民反映县政府违法批地 、非法征地。村民将县政府和城乡建设局告上 了法庭,认为该局颁发的拆迁许可证违法。
你认为上述案例村民能上诉吗?法律依据 是什么?并请你为此案例开出解决此类问 题的处方 能上诉。据《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 可以民告官。“处方”:政府行为要规范, 要依法行政;要倾听人民呼声,增强民本 意识。
时 间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1978-1982 1983-1987 1988-1992 1993-1997 1998-2002 2003-2008
制定\修订的法律
18部 7部 13部 10部 73部 115部
从1979年到2008年,中国总共通过了400多件 全国性的法律及关于法律的决定,地方人大及 其常委会制定了近8000件地方性法规。
材料:①十年来,我国90多万个村委会都建立起以村委会选
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 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 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 的手里…… ——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制度” 是什么,并概括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新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 突出特点:实行广泛的人民民主。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长 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 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形成各族杂居的现象,历史的发展使 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民族政 策的依据和目的。 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 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都受 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 谊;所处地理环境各异。 目的:通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 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熊十力 国学大师 1968年绝食身亡
李广田 云南Biblioteka 学校长 1968年跳河身亡邓拓 人民日报总编辑 1966年服毒致死
傅雷 著名翻译家 1966年上吊自杀
翦伯赞 年自杀
历史学家
1968
红 卫 兵 批 斗 彭 德 怀
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
红 卫 兵 高 呼 打 倒 刘 少 奇 、 邓 小 平
“文革”的教训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 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 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 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福

文化大革命
这是疯狂的十年,混
乱的十年。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
的十年,让人不堪回 首的十年。
这是左倾思想占绝
对统治地位的十年
......
感受历史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文革”
1.“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的表现 。
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 国家主席的尊严,……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 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 侵犯。
思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答案提示 (1) 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结合 起来。 “文化大革命” 严重侵犯了人民民主权利,与法制观念淡 薄、法制不够完善和法制遭到践踏有直接关系。 (2)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没社 会主义法制。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人民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 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3)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其成为稳定的政 治制度,人民民主才能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课堂探究:结合我国的历史、 党的历史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 探究分析“文化大革命” 发 动且持续十年之久的原因?
秦 始 皇
明 太 祖
雍 正 皇 帝
1、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封建传 统根深蒂固, 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2、严峻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
制影响多,民主法制少; (2) 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 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经 济文化; (3) 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 成。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1]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923db326b90d6c85ec3ac641.png)
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的一个村书记为了达到当选村 委会主任的目的 , 大摆篷席 , 一次达 10 桌 ,100 多人 。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城关镇某村 , 由副镇长带队进村 主持选举 , 既没有召开村民会议 , 又没有召开村民小组 会 , 就产生了村选举委员会。 1999 年 3 月 21 日 , 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七里河村 , 发生了落选的原材委会主任康岑山、副主任曹广杰雇用 杀手 , 谋杀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及其母亲的恶性案件。
2、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 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3、林彪、江青等人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
4、狂热的个人崇拜破坏了党内的民主决策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 法制是怎样破坏的
老舍、吴晗、傅雷被迫害致死
1966年夏,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 实际上指出刘少奇、邓小平是所谓的党内“资产 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
30年基建投资总额的两倍多。
虽然文革给一代人留下苦难的烙印,但我 们这一代人不会放弃追求光明的执着信念。 文革留给我们哪些启示和教训?
1、坚决反对个人崇拜; 2、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蚀,必须建立对领 导者的监督机制; 3、从人治走向法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建设是当务之急; 4、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把发 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第一位; 5、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6、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让历史的警钟长鸣;
对于毛泽东的全面 历史功过可以有不同评 价,恐怕要争论一百年。 但是对他发动的“文 革”,党中央早已做出 否定的结论,其祸国殃 民,特别是对青少年灵 魂的摧残,现在尚健在 的五十岁以上的人都有 切身体会。这张著名的 照片正是有象征意义的 见证。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的曲折发展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习目标】一、基本目标: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重点:“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学习内容】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 “文革”发生的原因(1)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党和国家面临复辟的危险。
(2)林彪、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
(3)外部原因:国际形势恶化,中国的周边局势严峻。
(4)“文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1)在全国性的状态下,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2)一元化权力机关——成立,社会秩序混乱;(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制度遭到了破坏。
(4)国家的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党的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总之,“文革”是对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
3.文革的教训“1980年8月下旬,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从上面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必须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具体应该怎么办呢?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2.成就(1)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2)政治体制改革①改进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加强基层政权和建设。
(3)法制建设步伐加快①颁布1982年宪法并多次修订。
②相继出台《选举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4)依法治国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掌握基础【课程标准】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预习提纲】阅读并梳理教材知识,填写以下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民主政治建设的严重破坏、倒退)1.“文革”发动的原因(1)根本原因: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2)毛泽东:(3)林彪、江青等野心家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和危害(1)公民权利。
(2)社会秩序。
(3)党政机关。
(4)政治制度。
3.教训:(1)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崇拜。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斗争问题。
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1.平反冤假错案:。
2.政治体制改革:(1)改进。
(2)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基层民主选举①含义:②法律依据:。
③内容:④意义:。
3.加强法制建设:(1)完善法律体系:。
(2)依法执政:。
(3)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①时间:②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使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文化大革命”是如何践踏民主法制的?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党是如何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3.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效果自测】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国家敌视我国 B.封建残余思想影响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左”倾错误的影响2.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A.要加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
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及历史性转折

三、历史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全会召开奠定了基础
内容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
思想路线 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 纲”工作重点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 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1966年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疯狂的红卫兵运动
上海市委书记陈丕 显和市长曹荻月,以王洪 文为首的上海工人 革命造反司令部等 造反派组织召开打 倒市委大会,夺取 上海市委领导权, 接着,全国掀起全 面夺权风暴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
史海探究
1980年意大利女 记者法拉奇问邓小平 “今后中国如何避免 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 的悲剧发生?”
假如她采访你, 你将怎样回答?
这上这要受要从了制 封从度 建制方 主度面 义方解的决影面问响解题,决。包我括问们个题过人。去迷我信的、一们家些过长制去制度或,的家实一长际 作些风制,甚度至,包实括际干部上职受务了终身封制建。主我义们现的在影正响在研,究包避 免括重个复这人种迷现信象、,准家备长从制改革或制家度长着作手。风我,们甚这个至国包家 有主和括免几义社干重千的会年 法 主部复封 制 义职这建 。 的务种社 现 法终现会在制的我。身象历们只制,史要有。准,认这缺真样我备乏建,们从社立才现改会社能在革主会解义 主决正制的 义问在度民 的题研着主 民。和 主”究手社 制[ 避。会 度 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 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 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 和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 问题。”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最终版)

D
2.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的是以下哪两部法律? A.《行政诉讼法》《民法》 B.《宪法》《民事诉讼法》 C.《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 D.《刑法》《民法》
C
3.在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有: ①人事自治 ②民主选举 ③民主决策 ④民主管理 ⑤民主监督 ⑥协管自治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1978年12月24日 彭德怀、陶铸追悼会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3.制度建设
(1)改进人大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2)基层民主选举 ……基础 ①地位: 农村—村委会;城市—居委会 ②内容: ③法律依据: ④村民自治核心内容: 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 ⑤意义:
“中国基层民主选举是 中国民主政治最大的火花。”
依法治国就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使这
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
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语)
法制
法治
(3)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
“民告官”的法律依据!!
构建知识线索: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构建
(1949—1966)
为什么会有一场“文化大革命”?
一、曲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原因:
(1)“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根本原因)
(2)毛泽东对国内国际形势估计失误;
(3)江青、林彪集团的利用;
(4)个人崇拜严重。
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
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毛选)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书籍
只有认真建立社会 主义民主和社会主 义法制,从制度上 解决问题。
二、发展——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必修一 第六单元 第21、22、23课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

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名题分解一、选择题(2012广东文综17)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1【答案】C【解析】: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新中国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正确答案选C。
一大召开前夕,即1954年之前,排除B(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D(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A明显错误。
1.(2011年浙江文综,20)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考点】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政协会议)【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空间限定“北平”这说明会议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因为1949政协会议决定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由此排除A项。
1949年政协会议从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排除B项;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
排除C项,故D项。
【答案】D2.(2011年江苏历史,9)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2、意
义
纠正党内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把 党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上来, 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的伟大转折; 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 道路;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 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12.18——12.22)
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1、内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容
止以”阶级斗争为 纲”工作重点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 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 决策
改革开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3、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4、不要觉得全心全意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是一种浪费,小事做的得心应手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者:高一年级历史
就?
要求学生阅读本目教材,了解并归纳我国在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措施和成就
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首要环节)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加快法制建设,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4、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5、加强基层民主选举
探究3:
民告官案例:小王因船驳转让纠纷,在两县交界处被6人群殴,他给两县及管辖这两县的地级市“110”报警求助,均不见警察前来,导致被打近两个小时,后经法医鉴定为“重伤偏轻”,他将三个公安局的“110”告上法庭
你判谁胜诉?
你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你觉得“110”为什么会败诉?
探究4: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主张并在后来将其写入宪法,这有什么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平稳并迅速的发展,
探究5:“依法治国”应如何实现呢?
(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主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
我们当家作主的权利呢?有请小组代表介绍他所了解的基层民主选举
学生代表发言介绍课前采访所了解的基层民主选举情况。
学生向代表自由提问时间
探究6:今天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
法制建设是一个长远而曲折的过程)
【小结】
请大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课件中显示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