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经济精讲班讲义776-1-34-2015-1901889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Z102000 工程财务
1Z102040 利润和所得税费用
1Z102041 利润的计算
一、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各项收入抵减各项支出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二、利润的计算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或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负)+投资收益(损失为负)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税后利润)
净利润=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三、利润分配
税后利润的分配原则
◆按法定顺序分配的原则
◆非有盈余不得分配原则
◆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
◆弥补公司以前年度亏损
◆提取法定公积金
◆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而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未分配利润
历年真题解读
【2013】某施工企业2012年度工程结算收入为1000万元,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为300万元,
管理费用200万元,财务费用为1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为200万元,投资收益150万元,营业外收入为100万元,营业外支出为80万元,所得税为100万元,则企业当年营业利润为( )万元。

A.500
B.750
C.520
D.670
【试题答案】 B
【解析】带入公式:
营业利润=1000 -300 -200 -100 + 200 +150
=750 (万元)
【2012】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不能列入工程成本支出的是( )。

A.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B.生产所耗用的人工费
C.生产所耗用的材料费
D.企业下属的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答案】 A
【解析】
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2010】反映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 )。

A.资产=收入+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收入-负债=利润(或亏损)
【试题答案】 B
【解析】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反映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
【2010】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为( )。

A.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B.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支净额
C.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D.营业利润+投资收益
【试题答案】 A
【解析】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011】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时,应在提取任意公积金前分配的有( )。

A.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B.向股东分配股利
C.弥补公司以前年度亏损
D.提取法定公积金
E.桴取留作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试题答案】 C D
【解析】
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顺序为
(1)弥补公司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公积金。

【2009】下列关于企业利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B.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C.利润总额体现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
D.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E.营业利润包括企业对外投资收益
【试题答案】 A B D E
知识点小结
本目主要掌握利润的计算公式;
1Z102000 工程财务
1Z102040 利润和所得税费用
1Z102042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
一、所得税的概念
所得税是指企业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规定缴纳的税金,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的,包括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

二、所得税的计税基础
不征税收入
◆财政拨款
◆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企业所得税税款
◆税收滞纳金
◆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赞助支出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三、所得税费用的确认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四、税收优惠
免税收入
◆国债利息收入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
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l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历年真题解读
【2009】按照2006 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规定,企业采用( )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

A.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B.应付税款法
C.递延法
D.利润表债务法
【答案】 A
【解析】所得税是指企业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规定交纳的税金,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包括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

所得税的计税基础取决于核算所得税时所采用的方法。

核算所得税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方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又进一步划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而债务法又分为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采用债务法中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
知识点小结
本目是新增部分,掌握税收的优惠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