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必考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必考知识点归纳
单选题
1、如图是小明拍摄“东方明珠”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明在地上的影子形成的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
B.用照相机拍照时,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
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答案:D
解析:
A.小明在地上的影子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两者原理不相同。

故A错误;B.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故B错误;
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故C错误;
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经透镜形成了倒立缩小的虚像
B.蜡烛向左移会让清晰的像变大一点
C.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跟图中情形相同
D.图中的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10cm
答案:C
解析:
AC.由图可知,此时的光屏上能承接到像,则所成的像是实像;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A错误,C正确;
B.蜡烛向左移,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会变小,故B错误;
D.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
u=20.0cm>2f
f<v=10cm<2f
解得5.0cm<f<10.0cm
故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10cm,故D错误。

故选C。

3、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A.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B.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
C.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D.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
答案:B
解析:
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 =20cm时,所以f=10cm,即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故A错误;
B.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说明更换为透镜乙后,成像更近,故透镜乙的焦距小于透镜甲的焦距,故B正确;
C.透镜乙的焦距小于透镜甲的焦距,因此更换为透镜乙后,物距大于2f,所成的像是缩小的,故C错误;D.透镜甲的焦距为10cm,透镜乙的焦距小于透镜甲的焦距,若透镜乙的焦距为5cm以下,则像在5cm~10cm 之间,则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故D错误。

故选B。

4、如图1所示,从P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P′点。

现有一条光线也从P点发出,经过凸
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图2的四种表示中,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
P′点为像点,经过P点发出的光线最终都会通过P′点,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小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F点为一倍焦距处,H点为二倍焦距处。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上移动
B.烛焰位于A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B点时,光屏承接不到像
D.烛焰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时,光屏上始终出现放大的像
答案:D
解析:
A.由图可知,像在光屏的上方,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即像要向下移动,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应将蜡烛向上移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烛焰放在A点上
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把烛焰放在B点上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承接不到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烛焰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在F点左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但过F点后,因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承接不到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