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幼儿园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幼儿园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项目背景 (1)
1.1项目名称 (1)
1.2代建单位概况 (1)
1.3编制依据 (1)
1.4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 (2)
2.项目概况 (3)
2.1拟建地点 (3)
2.2建设规模 (3)
2.3主要建设条件 (4)
2.4项目资金筹措 (9)
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
3.建议 (10)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1)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规模 (14)
1.项目选址 (14)
1.1场址现状 (14)
1.2场址条件 (14)
2.建设规模及标准 (15)
第四章项目设计方案 (16)
1.建筑设计 (16)
1.1平面设计 (16)
1.2 立面设计 (17)
2.结构 (17)
2.1 设计依据 (17)
2.2 地质条件 (18)
2.3 结构设计 (19)
3.给排水 (23)
3.1设计依据 (23)
3.2、设计范围 (23)
3.3、给水 (23)
3.4、排水 (24)
3.5、雨水 (25)
3.6、消防系统 (25)
3.7、给排水及消防管材 (26)
3.8、节水节能措施 (26)
4.电气 (27)
4.1工程概况 (27)
4.2、本工程拟设置的建筑电气系统 (27)
4.3、变配电系统 (28)
4.4、照明、防雷与接地 (28)
4.5、智能建筑设计 (30)
4.6、建筑电气节能措施 (30)
4.7、电气消防设计 (31)
第五章节能篇章 (31)
1.编制目的和依据 (31)
1.1编制目的 (31)
1.2编制依据 (32)
2.能耗状况 (33)
2.1能源消耗情况 (33)
2.2能源供应情况 (33)
3.节能措施 (34)
3.2建筑节能措施 (34)
3.3机电设备节能措施 (35)
3.4照明系统节能措施 (35)
3.5能源管理措施 (36)
4.节水 (36)
第六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37)
1.场址周边环境对项目的影响 (37)
2.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要求 (37)
3.环境设计 (37)
3.1项目环境设计指导思想 (37)
3.2内部环境设计 (38)
4.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38)
4.1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38)
4.2扬尘防治措施 (38)
4.3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39)
5.运营期内环境保护措施 (39)
5.1建筑设计 (39)
5.2废水的防治措施 (39)
5.3 固体废弃物的防治措施 (40)
5.4 噪音处理 (40)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1)
1.总体进度计划 (41)
2.详细进度计划 (41)
第八章招标方案原则、依据、条件 (43)
1.招投标方案的原则 (43)
2.招投标方案的依据 (44)
3.招投标的实施 (44)
4.项目招标范围、组织形式、方式 (45)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6)
1、工程概况 (46)
2、编制依据 (46)
3、费用范围及其他说明 (47)
第十章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48)
第十一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49)
第一章总论
1.项目背景
1.1项目名称
某区第六幼儿园扩建项目
1.2代建单位概况
项目代建单位某区工务局。

根据中共某区委员会、某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某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雨发〔2011〕3号)精神,设立某区工务局(以下简称“区工务局”),正科级,为区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1.3编制依据
(1)《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某市材料预算价格及湖南省定额与造价2013年颁发的第1期材料价格。

(9)《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文件
(10)《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
(11)《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B33/1040-2007
(12)业主提供某区第六幼儿园扩建项目规划方案
(13)国家其他相关规范、法规
1.4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
1903年9月,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在武昌诞生。

开启了我国幼儿公共教育的先河,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幼儿教育的开端。

改革开发以来,党和政府确立了“国家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相结合的幼儿教育发展方针,幼儿教育的普及工作迅猛发展,学前教育由一年向学前三年普及。

幼儿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大。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急剧扩张,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幼儿入园难问题凸显,社会诟病诸多。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未来兴盛的大事。

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全面普及基础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
加重要的位置;湖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和紧迫任务;某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为学前教育事业提供实质性的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配套的需要、优化某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对营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某区发展和改革局同意建设某区教育局第六幼儿园建设项目,项目单位为某区教育局,代建单位为某区工务局。

2.项目概况
2.1拟建地点
项目选址于某区万家丽路以东,香樟路以北,风机小学地块西部。

2.2建设规模
本项目按12班的规模标准进行设计。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58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17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740平方米。

项目拟建造1幢3层的幼儿园教学楼及室外活动场地。

全部建筑由活动及辅助用房、办公及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三部分组成。

活动及辅助用房包括活动室、卧室、衣帽间等;办公及辅助用房包括办公室、教具陈列室、晨检、隔离、医务室等;生活用房包括冷藏库、消毒间、主副食库、厨房等。

该项目总投资为1246.78万元。

2.3主要建设条件
2.3.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某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省的东部偏北。

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与岳阳、益阳、娄底、株洲、湘潭和江西萍乡接壤。

某区地处某市的东南方向,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1个镇,总面积115.2平方公里,人口50万。

某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某市的东南门户,占据了某市东南两个方向出城口的主通道,是长、株、潭三市融城的接合部、桥头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区内有京广高铁某南站,某汽车南站、火车货运南站和“五纵五横”的道路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

区中心地带距某火车站、黄花国际机场仅十多分钟车距,距株洲、湘潭两市均只有半小时车程。

(2)地形地貌
某位于东经111。

54'-114。

15',北纬27。

51'-28。

40'之间,东西长约233公里,南北宽约90公里,从东至西依次是浏阳市、某县、某市、望城县和宁乡县,基本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和湘浏盆地。

某市区处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河谷台地,周围为地势较高的山丘,可谓“环城皆山也”。

湘浏盆地经过数十万年的地质变化和大自然侵蚀,形成了南高北低、丘涧交错、红岩白沙的地貌特征。

由于某城处于从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使得这一范围的地貌变化多姿多彩。

西侧为低山区,碧虚岭海拔300.8米,为岳麓山最
高峰,山前有天马山、凤凰山大小岗丘罗列;山后有桃花岭、金牛岭等丛峦叠翠,群山浑然一体,有如某城伪一道屏障。

西北分布着元古代震旦纪后期的浅变质岩和板岩组成的丘陵。

由于地层岩质坚硬,自然剥蚀作用缓慢,形成了谷山、尖山、乌山等数座孤峰,点缀于低缓的丘陵之中。

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山势较陡峭,山脊多不相连。

距某约30公里有黑糜峰,海拔591米、相传为道家福地。

再东北有影珠山、天华山、飘风山、明月山等,均为风景秀丽的名山。

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海拔一般100米左右。

大多数小山丘岩质松散,易风化成红岩岗地;个别因岩基坚硬,仍耸立于丘岗之中。

烈士公园北端的罗洋山,东面受浏则阳河切削,悬岩壁立,为城东胜景。

盆地中心为沿江的冲击台地,是某城市建设的主要地带。

其地层主要是第四纪更新世的冲积性网纹红土和砂砾。

湘江、浏阳河二水交汇的新河三角洲为第一级台地,海拔约30米,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约10米。

五一广场一带为第二级台地,高出湘江常年水位约30米,某古城主要分布在这一级台地。

今天的某城已扩展到了第六、第七级台地。

由于其地表为粘土砂砾层,且岩基结构坚硬,每平方米可承压2.5-3万公斤,高者达5万公斤,适宜于建设高层建筑。

由于盆地内台地是由崩塌的砂岩与粘上构成,地层中孔隙多,有较好的含水层,地下水源丰富。

古时某城中水井比比皆是,清澈甘冽,四时不竭,白沙井、鸳鸯井、水风井等遐迩闻名。

在五一广场一带,曾发掘出战国、东汉、三国时期的古井数十眼。

某区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
山势较陡峭,山脊多不相连。

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海拔一般100米左右。

(3)地质灾害
经查阅前人资料和现场调查,本项目区无发生地质灾害的历史记载,现场调查也未发现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本项目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根据现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划分,某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项目建设地点处于某市城市主干道香樟路和万家丽路交叉口附近,风机小学地块西部。

水、电、气、通讯、排水、排污等市政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项目建设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均可就地解决,建设条件良好。

2.3.2社会条件
(1)经济社会发展
某,古时称为“潭州”,是著名的楚汉名城、山水洲城和快乐之都。

某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三千年灿烂的古城文明史,是楚汉文明和湖湘文化的始源地,世界考古奇迹“马王堆西汉陵墓”出土于此。

某现为湖南省省会,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科教中心,亦是环长株潭城市群龙头城市。

某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化和长株潭融城,某(长株潭)作为国家级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肩负着引领全国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并为之榜样。

同时,某致力于打造内陆最开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城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某市2012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9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2.3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92.52亿元,增长14.5%,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3051.94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35.08亿元,增长12.0%。

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2、8.0、4.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61.5%、37.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89903元,比上年增长12.1%。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3︰56.1︰39.6。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7%。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914.0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61.2%。

全年财政总收入79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0.65亿元,增长15.2%。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16.59亿元,增长18.4%。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1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742.32亿元,增长20.8%;农村投资269.64亿元,增长14.0%。

全市计划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在建项目1094个,全年完成投资1453.74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6.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7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93.60亿元,增长25.5%,其中工业投资1162.75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完成
投资2746.81亿元,增长17.8%。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33.80亿元,增长117.4%。

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17.75亿元,增长14.2%。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3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526.93万平方米,增长1.8%。

全市商品房销售额931.56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776.13亿元,增长2.1%。

某市的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某市围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狠抓重点基础设施和实事工程建设,相继完工某火车南站、湘府路大桥、福元路大桥、银盘路过江隧道、新省政府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实现城市规划总体功能的完善和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3)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某市素以重教为共识,尊师为时尚,兴学为义举,耕读传家的优良民风代代相传,文化教育事业底蕴深厚。

全市拥有普通高校50所,普通高中71所,初中学校213所,普通小学939所。

在学研究生5.06万人,增长3.3%;普通高校在校学生52.32万人,比上年增长1.2%;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2.39万人,增长5.4%;普通初中在校学生21.99万人,增长6.0%;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3.95万人,增长3.3%;幼儿园在园幼儿20.51万人,增长6.0%。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9.9%。

全市共投入义务教育“免补”经费5.12亿元,121.4万人次学生享受了“一费制”全免入学。

免除了129.8万人次学生杂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率达100%。

补助了4.78
万人次农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

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7个。

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40项。

专利申请14973件,比上年增长14.1%,授权专利10382件,增长55.1%;签订技术合同3085项,成交金额19.85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17.6亿元,增长16.0%。

某市将紧紧围绕“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教育现代化”的主题,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一流师资,坚定不移地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之路,为某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某市经济社会稳健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为本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项目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为1246.78万元。

资金来源:由全部申请市财政拨款解决。

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确定项目的资金按进度投入使用。

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某区第六幼儿园扩建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3.建议
(1)尽快落实资金,制订资金使用计划。

(2)尽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

(3)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建设。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建成摩天大楼的前提是要有坚实的地基,而学前教育就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这教育的“第一笔”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国发〔2010〕41号《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一、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二、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和紧迫任务。

先后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等相关政策,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

我市也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投入,切实推进学前教育专项建设经费的落实,为学前教育事业提供实质性的政策保障。

为切实改善某区幼儿园整体规模不
足、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的现状,保障儿童均能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教育长足稳定发展,某区教育局决定实施某区第六幼儿园扩建项目。

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某区幼儿园整体规模不足、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的现状,保障儿童均能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需要。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未来兴盛的大事。

今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某区在建和已建了万科金域华府、联通小区、新星小区、博雅公寓、万树丹梯、融科东南海等多个楼盘。

随着居民数量的日益增多,他们的孩子就学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某区的几所幼儿园的规模较小,并已全部人满为患,家长们为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忧虑不已。

另一方面,随着某市大城市建设的步伐加速,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涌入某,而某区则是外大量来务工者的集聚之地,他们的子女就学难问题造成了外来务工者的极大困扰,若不及时解决,甚至有引发社会问题之虞。

这与某市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极不相适应,与某市的整体教育也极不协调。

某市幼儿园整体规模不足、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某市教育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某市幼儿园整体规模不足、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的现状,保障儿童均能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亦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第二,项目的建设是提高某市基础教育水平的需要。

某素以重教为共识,尊师为时尚,兴学为义举,耕读传家的优良民风代代相传,文化教育事业底蕴深厚。

近年来,某市教育一直保持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未来兴盛的大事。

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全面普及基础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服务型政府的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和紧迫任务。

第三,项目的建设是为某市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起点和现代化的成长平台的需要。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学前教育是人生学校教育的第一站,也是小朋友从家庭融入社会的第一站,为小朋友提供宽敞明亮、安全舒适的活动场所和教育设施,是学前教育提供者的应尽职责,分内之事。

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规模
1.项目选址
1.1场址现状
某区第六幼儿园扩建项目选址于某市万家丽路以东、香樟路以北,风机小学地块西部。

该场地形状比较方正,规整,用征地面积5803平方米。

该区域远离污染及易燃、易爆场所,地势较高,排水通畅,通风情况良好,选址自然条件十分理想。

1.2场址条件
本项目用地经查阅前人资料和现场调查,本项目区无发生地质灾害的历史记载,现场调查也未发现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本项目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项目所处位置工程地质、气象条件均较好,无不良地质情况,无恶劣气候条件,远离污染及易燃、易爆场所,地势较高,排水通畅,通风情况良好,适合建造建筑,选址自然条件十分理想。

本工程周边道路交通及城市其它相关基础设施良好,交通十分便捷。

依据西侧小学校的整体校园规划进行建设,给水、排水、电力、通讯工程等配套设施良好,且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土地权属明确,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且选址
周边社会环境、建筑环境及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故而本工程选址方案是可行的。

2.建设规模及标准
本项目按12班的规模标准进行设计。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58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17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740平方米。

项目拟建造1幢3层的幼儿园教学楼及室外活动场地。

全部建筑由活动及辅助用房、办公及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三部分组成。

活动及辅助用房包括活动室、卧室、衣帽间等;办公及辅助用房包括办公室、教具陈列室、晨检、隔离、医务室等;生活用房包括冷藏库、消毒间、主副食库、厨房等。

第四章项目设计方案
1.建筑设计
1.1平面设计
(1)本方案设计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处为使用者着想,给幼儿园小朋友创造一个优良的活动、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对环境又有更好的亲和力,使建筑获得谦逊而又能统筹全局的特征。

项目拟建造1幢3层的幼儿园教学楼及室外活动场地。

建筑物根据规划退让要求,设置绿地和道路。

(2)整体布局及空间构思:
地块的地形特点和建筑功能、用途以及规划要求决定了建筑的基本形态。

建筑单体基本上以东西向布置,构以简单清晰的线条。

交通方便,设计新颖,思路清晰。

建筑四周交通流畅,方便使用,且功能明确。

(3)交通组织
校区出入口安排在场地西侧,道路由北侧通过小区与东侧风机小学内道路相连。

人行交通主要通过教学楼西侧铺地及建筑内部走道连接。

(4)绿化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主要考虑整个校区的形象,结合场内绿花坡地、建筑小品等的布置,以美化园区环境,使整个校区内部呈现一片绿色的海洋,给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5)消防设计
建筑单体为多层建筑,按多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

建筑内部道路畅通,可供消防使用。

建筑耐火等级达到二级。

建筑单体设有两个楼梯,楼梯宽度满足消防要求。

1.2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力求简洁大方,在建筑造型上,以开放、简明的现代美学观念为出发点,以柱及走廊板的外凸而构成一个简明的整体,富有构架感,令整个园区富有动感,给人感觉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气息。

2.结构
某区第六幼儿园扩建项目新建建筑为幼儿园,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

2.1 设计依据
1、建筑专业提供的各单体建筑资料及总平面布置图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8、《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 137-2001(2002年版)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3、《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范》GB/TS0476-2008
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5、其它现行国家规范规程
2.2 地质条件
地层岩性:根据甲方提供的某区第六幼儿园扩建项目附近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中间资料作为参考,该场地图层分布如下:
①:为素填土,褐黄色,褐灰色,稍密,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回填年限五年以上。

②:为粉质粘土,灰黄色,褐黄色,坚~硬塑,湿, 无摇震反映,稍有光滑,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底部夹少量圆砾。

③: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红褐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泥质胶结,岩芯已基本风化成坚硬土状,母岩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

④: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红褐色,灰褐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泥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岩石采取率约为60~70%,岩石RQD指标为50~60%。

⑤: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红褐色,灰褐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泥质胶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岩石采取率约为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