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交通及景观综合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武昌火车站站区功能定位及交通需求分析
(一) 车站站房设计
出站大厅
武昌火车站建筑将以体现楚 文化风格为主,通过高台、重檐 及编钟外形来表达楚城的形体概 念。新建的西站房为三层建筑, 新建的东站房为一层建筑,总建 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
车站内部交通组织为“上进 下出”与“下进下出”相结合的 方式。
武汉铁路枢纽概况
现状铁路:京广、汉丹、武九、
沪汉蓉 客运线
汉口站
麻汉联络线 新建:京广高速、沪汉蓉高
汉丹线
速客运专线
武昌站
武昌火车站改扩建是国家投 资武汉铁路枢纽建设的重大项目。
京广线
麻汉线 武汉站 武九线
京广 客运线
一、工程建设必要性
武昌火车站紧临城市内环线,是武汉铁路枢纽“两主一辅”客运格 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年旅客发送量达897万人次,在武汉站建成、汉口 站扩建运营后,武昌站客流在一定时期将会有所减少,随着城市建设和 社会经济的发展,预计远期年旅客发送量达800万人,与现状基本持平。
预测详解 之 换乘关系
(三) 交通预测及分析结论
结合武昌站现状及参照广州火车站,确定武昌站地区主要客运交通方式换乘关系
交通方式 铁路 长途客车 常规公交 轨道交通 出租车 社会车辆 其它 合计
铁路
11
20
26
12
13
8
10 100
长途客车 28
8
30
10
9
4
11 100
轨道交通 17
16
22

6
1
3、交通组织
紫阳东路
(一)高架广场方案
雄楚大街
中山路
规划社会停车场两处,可提供343个停车泊位, 其中西广场的社会停车场设于地下一层,泊位达253个。
3、交通组织
紫阳东路
(一)高架广场方案
雄楚大街
中山路
规划出租车候客点2处,其中西广场出租车候客占布置在地下一层, 可提供75个出租车泊位。
3、交通组织
38 100
(三) 交通预测及分析结论
预测详解 之 常规公交场站设施用地需求预测
铁路客运产生(26%):西、东广场的常规公交车辆需求数分别为83辆和21辆。 长途客运产生(30%):宏基客运站日客流量6.0万人次,预测常规公交车辆需求数 为50辆,考虑到宏基客运站距离武昌站较远,规划50辆公交车全部布置在西广场。 轨道交通产生(22%):轨道交通4号线武昌站全日客流量为110300人次。轨道交通5 号线比照4号线取值。预测出需常规公交车辆数为121辆,其中西、东广场分别为97辆 和24辆。 站区附近用地开发产生(24%):这里主要考虑常规公交场站服务半径周边300米范 围内的用地开发,以及站区内的用地综合开发产生的公交需求。预测西、东广场常规 公交车需求量分别为21辆和16辆。 综合分析:西广场常规公交车辆需求量为251辆,考虑到武昌站地区有很多途径线 路,规划按200辆配备。规划按每5分钟发车一辆计,则需公交线路17条。东广场常规 公交车需求量为61辆,规划发车频率为10辆/小时,即每6分钟发车一辆,需公交线路 条数为6条。 由于武汉站建成后的分流影响,周边用地的开发强度不高,在轨道4、5号线尚未 建成的情况下。规划控制的公交线路条数和车辆数能够满足公交客运需求。
电话亭 环卫
管理用房
在广场架空层和交通综合体内,系统布置了公厕、电话亭、环卫等配套设施;并采取集 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专门设置了总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站区管理用房,其中架 空层下设500平方米,交通综合体内2500平方米。
(二)地面广场方案
地 面 广 场 方 案
(二)地面广场方案
紫阳东路
至长途车站
至地铁
4、站前主广场设计
(一)高架广场方案
4、站前主广场设计
(一)高架广场方案
4、站前主广场设计
(一)高架广场方案
4、站前主广场设计
(一)高架广场方案
4、站前主广场设计
(一)高架广场方案
5、交通综合体设计
紫阳东路
交通综合体 宏基客运站
(一)高架广场方案
武昌站
雄楚大街
中山路
交通综合体位于武昌火车站与宏基长途客运站之间,下接轨道4号线、5号线站厅。
地下一层:2.4万平方米
高架层面:布置与车站车行高架平台及中山路衔接的坡地景观广场; 地面层:布局进出站客流集散空间、商业及配套服务设施; 地下一层:布局社会停车库、出租车候客区和连接各个方向的人行廊道。
3、交通组织
紫阳东路
(一)高架广场方案
雄楚大街
中山路
在火车站周边布置公交枢纽站3处,安排公交线路23条 : 西广场北侧11条;中山路西6条;东广场6条。
(三) 交通预测及分析结论
预测详解 之 站前广场最高集聚客流预测
铁路客运:最高8000人,西、东广场分别为6400人和1600人。 公路客运:公路客运站有28%的要转乘铁路,高峰小时系数取0.1,则公路客运高峰小时产 生的广场集聚客流量为840人,都集聚在西广场。 轨道交通:轨道交通4、5号线全日下客量为110000,其中有17%的转乘铁路,高峰小时系 数取0.1,则轨道交通高峰小时产生的广场集聚客流量为1800人,都集聚在西广场。 常规公交:规划中山路东侧西广场的常规公交线路下客可直接经扶梯进入候车楼。所以只 考虑中山路西侧常规公交线路以及途径线路带来的广场客流集散量。其中,中山路西侧常规公交 给西广场带来的广场集聚客流量为1200人;东广场公交客流1200人。途径的常规公交给西、东广 场带来的集聚客流分别为600人和400人。 出租车:给东广场带来的集聚客流量为50人。 社会车辆:给东广场带来的集聚客流量为78人。 其它出行方式产生的广场集聚客流量:这里的其它出行方式包括步行和自行车两种方式, 预测承担铁路客流的10%,即铁路8000人的客流中有10%通过步行和自行车方式集聚来的,即步 行和自行车产生的广场集聚客流量为800人。 综合分析:武昌站西、东广场客流集聚广场用地分别按11400人和3500人规模进行测算。
德国柏林
(一) 规划理念
香 港 九 龙
日 本 东 京
(一) 规划理念
缝合都市
链接交通
共享空间
(二) 设计原则
交通功能优先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环境和谐原则 集约化原则
(三) 规划思路
Station in city
Station as city
平面的 单一的 分离的
立体的 多元的 融合的
实现站区交通服务与景观功能最大化
5、交通综合体设计
(一)高架广场方案
商务宾馆
服务区 地面公交
由地面公交枢纽站、两层服务区和一座高层商务宾馆组成,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综合 体内各功能区通过地下廊道、坡道衔接,实现公交、长途、轨道、铁路间客流“全天 候”、“无障碍”的快捷换乘要求。
6、服务配套设施
公厕 管理用房
(一)高架广场方案
紫阳东路
(一)高架广场方案
雄楚大街
出租社会车下客点 公交车
中山路
车流主要进站方向 车流主要出站方向
车流次要进站方向 车流次要出站方向
3、交通组织
公交人流
(一)高架广场方案
出租车、社会车人流
地铁、长途、 中途站人流
高架进站 地面进站 地下进站
3、交通组织
至公交站
(一)高架广场方案
至出租、社会停车场
2、预测站区需控制容纳23条公 交线路的枢纽站,240个社会停车泊 位,180个出租车停车泊位,14900 平方米的交通疏散广场。
长途 公交
(三) 交通预测及分析结论
3、调查及预测显示,车站东、西广场分别承担铁路客流的20%、80%,广场 高峰小时聚集人数分别达3500人、11400人。
4、预测车站车行高架平台高峰小时车流量为466辆/小时,平台上设置的5 条通道可提供600—900辆/小时的交通需求。交通仿真结果显示车行高架平台、 中山路专用左转通道处的交通运行状况良好。
(二)地面广场方案 2、交通组织
人流组织图
(二)地面广场方案 3、站前主广场设计
中山路 规划打造武昌火车站“编钟乐舞”的楚文化理念。西站 房前的交通景观广场具有环境景观、文化传播与客流集散三 大功能,用地面积为2.6万平方米。
(三) 交通预测及分析结论
预测详解 之 社会车辆停车场地用地需求预测
铁路客运(8%):西、东广场出租车辆需求数分别为60辆和26辆。 长途客运(4%):社会车辆需求数32辆,规划全部布置在西广场。 轨道交通(1%):需社会车辆数为29辆,其中西、东广场分别为 23辆和6辆。 测算社会车辆泊位需求为240个,其中西广场180个,东广场 60个。参考汉口站停车容量为400个泊位,但实际高峰停车只有 190辆的事实,这一规模是合理的。
(二) 站区基本布局
武昌火车站站区总体布局为:以西为主、东为辅, 西广场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及景观性广场、东广场为交 通性广场。东西广场通过紫阳东路、现有的站房北侧 社会性人行通道和南侧的社会性人行天桥实现交通联 系。中山路高架拆除后改建为双向四车道下穿隧道, 尽快贯通三环线南段以分流中山路交通压力,建设紫 阳东路、津水路形成站区周边交通环。
(三) 交通预测及分析结论
预测详解 之 出租车场站用地需求预测
铁路客运产生(13%):西、东广场的出租车辆需求数分别为60辆和26辆。 长途客运产生(9%):宏基公路客运站日客流量为6.0万人次,预测出租车 辆需求数为22辆,规划全部布置在西广场。 轨道交通产生(6%):车辆数为55辆,其中西、东广场分别为40辆和11辆。 综合分析:测算出租车泊位需求为180个,其中西广场130个,东广场50 个。鉴于武昌火车站位于中心城区,出租车流动性强,调查显示中山路出 租车量占路段总流量的16%,流动的出租车已能满足车站交通需要,故车 站的出租车泊位可以交通需求控制管理的方式减少。规划在站区广场范围 内控制出租车泊位110个,其中西广场控制60个,东广场控制50个。
万人次,航海站0.7万人次。统计数字表明,外地到宏基客运站下 车的旅客有80%需要到武昌火车站中转,而铁路到汉的旅客有20% 的人需要通过长途客运中转,客流相当庞大。
公共交通客运:2004年9月调查显示,武昌站乘坐公交车日集散量达11万人次之多,
是武汉市公交最大的集散站点。
出租车客运 :武昌火车站客运出租汽车站停车位50余个。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快速发展,该站的既有站房设施陈旧、候车容量 严重不足。现有站前广场狭小、功能不全、人车混杂,城市交通干扰 严重、城市形象较差,亟待改造。
对武昌站进行改扩建是提升车站服务水平、完善城市交通综合换乘 枢纽功能、实现交通一体化、促进中心城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和综 合功能的迫切需要。
二、规划理念与工作思路
(二) 站区基本布局 规划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在武昌火车站西广场设站。
轨道站厅 出站口
武昌火车站
(三) 交通预测及分析结论
利用EMME/2和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武昌火车站地区远景交通状况进行了 模拟分析结论如下:
1、预测铁路高峰小时到发客流总量 为16000人,其中,铁路内部换乘及 换乘长途、公交、轨道、出租车、 社会车、其它方式的比例分别为11%、 20%、26%、12%、13%、8%、10%,公 共交通和长途是铁路客流的主要集 散工具。
5、考虑为远期交通发展预留空间,宜适当增加社会停车泊位;出租车泊位 可通过设置交通诱导标识牌进行交通需求管理。
预测详解 之 现状
(三) 交通预测及分析结论
铁路客运 :2004年旅客发送量897万人,春运期间日发送旅客突破7万人。
公路长途客运:航海客运站、宏基客运站最高日发旅客4.4万人次,其中宏基站3.7
(三) 交通预测及分析结论
预测详解 之 高架平台服务水平分析
高架平台车流到达服从泊松分布,一是出租车 306pcu/h , 一 是 社 会 车 辆 160pcu/h , 合 计 车 流 量 为 466pcu/h。按照平均每辆车的落客时间为20秒,则高 架平台的服务容量为900pcu/h(5条停车道)。高架平 台的交通强度或利用系数为0.52,系统是稳定的。
总平面图
中山路
紫阳东路
(二)地面广场方案 1、分层设计
东广场
公交 出租
出站口 西广场
中山路
一层平面图
紫阳东路 地下商业
(二)地面广场方案 1、分层设计
轨道站厅
地下商业
中山路
地下社会停车场
地下平面图
紫阳东路
(二)地面广场方案 2、交通组织
中山路
车流主要进站方向 车流主要出站方向
车流组织图
地铁 公交二层进站
四、 规划方案
(一)高架广场方案
高 架 广 场 方 案
1、总体布局
紫阳东路
(一)高架广场方案
雄楚大街
中山路
1、总体布局
紫阳东路
邮政行包服务区 交通综合体
(一)高架广场方案
东广场 集散广场
雄楚大街 综合服务区
中山路 景观广场
2、分层设计
(一)高架广场方案
高架层:2万平方米 地面层:2.5万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