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8T06:51:54.667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期作者:崔文慧
[导读] 目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探析
崔文慧
新乡和平医院骨外科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探析。

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按照病历单双号分作常规组与加速组,每组45例患者;正常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特殊组患者采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

对比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相比于正常组,特殊组患者术后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各项的评分明显更加优秀(P<0.05);相比于正常组,特殊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结论:针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
前言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大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并且许多老年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之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恢复,从而使得手术治疗的效果受到不良影响。

要想获得理想的疗效,就必须重视做好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进行了探析,以下为具体研究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我院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按照单双数抽签分作常规组与加速组,每组45例患者;正常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平均(69.02±3.04)岁;研究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平均(68.96±3.18)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骨密度及X线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原因分别为:摔伤患者38例;车祸伤患者52例;Evans骨折分型为:42例Ⅲ型,48例Ⅳ型[1]。

(二)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正常组:给予患者术后临床常规护理,包括: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流程、方式,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

术后做好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遵医嘱用药,自主开展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出院后做好患者的定期电话随访,全面掌握患者的康复情况。

特殊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内容包括: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注重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进行疏导;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为详细介绍医院、主治医师及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并为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的治疗、护理的知识。

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要求患者多吃一些清淡的、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戒烟酒;术前做好手术部位的备皮工作。

2.术后护理:首先,保持病房环境的舒适、卫生,并合理调整室内温度与湿度,维持光线、空气的充足;其次,做好患者术后的饮食指导,让患者吃一些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需根据患者的术后机体恢复情况,给予其一些补充气血的营养品,并建议患者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有利于顺畅排便;再次,做好患者体位的护理,指导患者术后保持平卧位,术肢向外展开,呈30°,保持中立位,必要时应穿着丁字鞋进行固定。

最后,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对引流进行认真查看。

如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马上告知主治医师,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密切监测患者术后的血压、血糖等。

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可为患者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或采用聊天、做小游戏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适当为患者进行按摩,必要时按医嘱服用镇痛药物。

(三)评价指标
使用SF-36量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分,主要包括:社会功能、机体功能、心理功能、角色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小组患者总数×100%。

(四)统计方法
用SPSS21.0对两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意义。

二、结果
(一)2组患者术后SF-36的评分比较
护理后,特殊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机体功能、心理功能、角色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明显优于正常组(P<0.05),见表1.
(二)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特殊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见表2.
三、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疾病,并且由于大部分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加之,老年患者的身体机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从而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生率较高。

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老年患者术后康复的速度较慢,难以获得理想的疗效。

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2]。

总之,为行人工股骨关置换术后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利明,马跃.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联合假体周围稳定性重建的研究[J].贵州医药,2020,44(10):1602-1603.
[2]鲁克忠.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8):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