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思想的发生学探讨
杜威的教育哲学

杜威的教育哲学杜威(John Dewey)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哲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式学习,强调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并探讨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式学习杜威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他主张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和实际体验来探索和发现知识。
他提出了“学做融合”(learningby doing)的理念,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杜威的教育哲学中,学生被视为思考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逐渐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杜威认为,学习和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环境。
他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职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杜威的教育理念中,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和个人发展。
他强调学生应该学会合作、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和社区参与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威认为,当代社会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无法培养学生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杜威的教育哲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合作和辩论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够主动适应和改变社会的人才。
浅析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

浅析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开创了现代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浅析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包括其理论内涵、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以及现实意义。
一、理论内涵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社会性和合作性杜威强调个体和社会的密切关联,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必须在社会环境中进行。
在他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基地。
他提倡教育应该重视社会性和合作性,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2、经验主义杜威的教育思想融合了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想,他认为知识和智慧来源于个体的实际体验和实践活动。
学校应该创设各种实践性的学习场景,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
3、民主教育杜威主张学校应该是民主社会的缩影,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民主参与能力。
他强调学校中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由学生和教师一同参与、共同决策的,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治权和民主参与机会。
4、个性发展杜威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立、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个体的综合素养。
1、教学方式转变杜威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重个性化教育、实践性学习和合作性教学。
他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主体和参与者,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2、教育内容更新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教育内容的设置和体系的构建。
他提倡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和实践性的学习。
在杜威的教育理念中,学校应该设立生活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

引言:杜威(JohnDewey)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思想。
概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倡导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学习,并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重视个体差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启发。
正文: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1.基于经验的学习:杜威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因此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经验展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杜威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评估和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1.学以致用:杜威认为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教育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2.强调社会互动:杜威认为学生通过与社会互动来构建知识和价值观,他强调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社会情境。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1.尊重个体差异:杜威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兴趣、需求和学习方式都不同,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2.学生参与决策:杜威主张学生参与学校和课程决策的过程,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民主精神。
四、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强调创造性思维:杜威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他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见解。
2.问题解决能力: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面对复杂的问题并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五、教育的社会意义1.参与社会改革: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为积极参与社会改革的公民,他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意识。
约翰杜威的教育学观点(3篇)

第1篇一、引言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的教育思想对20世纪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杜威的教育哲学、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其教育学观点进行探讨。
二、杜威的教育哲学1. 实用主义哲学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实用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在教育领域,杜威主张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2. 功能主义哲学杜威还受到功能主义哲学的影响。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教育应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教育实践中,杜威强调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杜威的教育目的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他主张教育应关注学生的身体、智力、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2. 培养独立思考的人杜威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3. 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杜威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他主张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杜威的教育方法1. 活动教学杜威提倡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活动教学包括实验、游戏、社会服务等形式。
2. 问题教学杜威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合作学习杜威主张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他认为,学生在合作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五、杜威的课程与教学1. 课程改革杜威主张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
他认为,课程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杜威眼中的教学实践问题(3篇)

第1篇一、引言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提出的教育理念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杜威的教育思想出发,探讨杜威眼中的教学实践问题。
二、杜威教育思想概述1. 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是一种生命现象,教育过程就是儿童生长的过程。
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2. 教学以儿童为中心杜威强调教学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从做中学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认为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杜威眼中的教学实践问题1.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脱节杜威认为,教学内容应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脱节。
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杜威倡导“从做中学”,强调实践性教学。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3. 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杜威认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过分强调权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杜威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读书感悟 我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解

读书心得我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解一、杜威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打算。
〞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淆。
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
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人都有时机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
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开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治理。
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开展观。
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到达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
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符合儿童心理开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
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开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
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X。
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制造者。
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
浅谈杜威教育哲学思想

浅谈杜威教育哲学思想作者:吕丽芳来源:《首都教育学报》2011年第11期在美国的教育史上,没有一位教育家能像杜威那样把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杜威不愧是一位教育哲学家。
本文通过阐述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思想的來源以及其教育哲学思想对其教育本质观的影响,使读者对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有更清晰的认识,进而更好的读懂杜威,读懂其教育思想,以便有利于我们的教育生活。
关键词: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教育哲学一、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19世纪下半期在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哲学,杜威则是主要的实用主义思想家之一。
实用主义一出现就成了美国处于支配地位的哲学,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实用主义到了杜威手中,演变为这样的一种哲学思潮:人是通过跟他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
这是杜威对实用主义哲学的贡献。
[1]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中心概念是“经验”。
经验的本质是有机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经验包括两类:认识因素和非认识因素(情感、意志等)。
经验既包括经验的事物,也包括能经验的过程。
在杜威看来,意识与物质的区别只是功能上、关系上的区别,而非本质上、存在上的区别,物质与意识是“原始统一体的两种性质,而非实体”。
拿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哲学中的“经验”与杜威哲学中的“经验”相比,我们发现,经验主义者谈的经验是认识的结果。
经验主义经过了一系列发展,从洛克的“白板说”到休谟的“经验只是印象与观念的总和”,经验主义最终陷入了二元对立与不可知论的境地。
杜威认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把认识与对象,物质与意识对立起来的结果。
他无情的批判了这种二元对立的传统哲学。
从另一方面看,杜威认为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要趋向一个协调、有机的统一体,人与环境的相互依赖与联系构成了杜威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杜威的著作及时代背景来看,他的这一思想既来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里关于生有机体观念,又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如果不以一种无意识的黑格尔派形而上学为基础,就很难理解杜威哲学的这一特征。
浅析杜威的教育思想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杜威的教育观念,使他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积极推动者。他强调学生的全面 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倡导学生在做中学,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和创新精神。同时,他强调教育的社会使命,认为教育应当帮助个体实现自我价 值,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
具体来说,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教育观念:
首先,杜威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他认 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现状的人,而应该是培养出有能力改变 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其次,杜威提出了“在做中学”的理念。他认为,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参与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最后,杜威强调了教育的人本价值。他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他也强调了教育的社会使命,认为教育应该 帮助个体融入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谢谢观看
在深入阅读过程中,我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启发。他的民主主义教育观念为 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在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和变革的 背景下,杜威的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杜威对于经验的诠释为我们理解教育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他强调 经验与自然的直接,使我们重新思考自然与教育的关系。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接触自然、感 受社会,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 精神。他主张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他 们的主动探究精神。他认为,教育应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情境,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强调教育者应注重自身的示 范作用,以更国哲学家约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无疑是一部 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著作。这部作品不仅是他个人的教育理念的全面展现,更是他 对现代教育体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杜威在书中将民主主义精神与教育相结合,为 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我国近百年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解读与研究

我国近百年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解读与研究
杜威教育思想在我国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最初的解读来自诸如梁启超等一批学者,他们曾大力宣传外国前卫文化思想,以此来鼓舞国民精神,同时将杜威的教育理念纳入内地传统文化中,使之形成一种完整的教育论述。
在中华民国创立后,教育思想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具体反映在“南京大学启动课程”和“汪精卫案”上。
许多大学以杜威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对教育做出了改革和创新,如在新西兰建立“技术职业学院”项目,体现出高度的系统性功能。
20世纪末以来,由于新兴的国际文明和国民教育的发展,杜威教育思想得到深入探索,受到广泛研究和讨论。
一方面,产生了许多杜威思想教育和改革研究成果,像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亲切接纳杜威思想,赋予其新的发展内涵;另一方面,中国在认识杜威教育理念方面也有新的解读,这些解读围绕杜威教育的适用性,以及与实践教育中的功能和应用等等,从完整性和深度上对杜威思想进行更新探究。
总之,杜威教育思想在我国近百年的解读和研究,既受到外国文明的熏陶,又体现出本土化特色,使教育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三十多年来,杜威思想在指导中国教育发展和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认同和扩展,成为一种适应九十年代社会变化的有效思想。
论杜威的教学论思想

论杜威的教学论思想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等教育主张,一直是整个20世纪教育革新的思想源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理论是尽善尽美的,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正确认识杜威的理论思想。
一、杜威的教学论思想(一)主张“儿童中心”尽管杜威并不是“儿童中心”思想的首创者,但是,他是赞同“儿童中心”思想的。
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
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
杜威说:“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儿童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
”(二)主张“从做中学”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
杜威认为,“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
学校课程的真正中心应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因而提出儿童应“从做中学”,从自身的活动中去学。
为此,他提出要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
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三)思维与教学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
二、我对杜威思想的认识(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学说,在克服脱离社会现实和不顾儿童身心发育的教育弊端方面,是富有积极意义的;但就人接受教育的实际途径看,除了通过直接经验接受教育外,通过间接经验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才是更主要的。
浅谈杜威的教育思想

浅谈杜威的教育思想第一篇:浅谈杜威的教育思想浅谈杜威的教育思想摘要: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等教育主张,一直是整个20世纪教育革新的思想源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理论是尽善尽美的,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正确认识杜威的理论思想。
关键词: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从做中学一、杜威简介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现代著名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
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他一生著述甚多,涉及各个领域。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教育上的道德原理》(1909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等等。
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一般认为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它是现代世界中理论体系相当完整和系统的教育巨著。
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和发展了卢梭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长达8 年的教育改革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的, 它影响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发展进程。
虽然这一教育思想曾经遭到其他学者的猛烈抨击, 但是, 杜威对教育的贡献是空前的。
正如美国学者罗思(R.J.Roth)所说:“未来的思想必定会超过杜威⋯⋯可是很难想像,它在前进中怎么可以不经过杜威而超过杜威。
”① 在西方哲学史上,特别是在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杜威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杜威建立了一个十分庞杂、影响广泛、又颇有争议的教育思想体系。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简介杜威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作为武器,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无目的”等观点。
(一)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②、“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杜威教育思想

杜威教育思想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杜威教育思想是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教育的目标和方法要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培养出具备实际运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本文将从杜威教育思想的起源、核心观点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杜威教育思想的起源可追溯到约翰·杜威在20世纪初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
传统教育往往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强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约翰·杜威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发展个性,从而引发了杜威教育思想的诞生。
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学生应该参与到真实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学习,而不仅仅是通过传授知识和灌输信息。
杜威主张学校应该创造出一种有机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活动来构建知识,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杜威教育思想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传统上,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的代表,而杜威认为教师应该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兴趣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杜威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可以体现在学校教育中的各个方面。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学科知识和理论应该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和项目制学习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实践。
同时,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如图书馆、实验室、社区参与等,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机的学习环境。
最后,在评价与反馈上,学校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的评价,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潜能。
浅析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

浅析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1. 引言1.1 杜威教育思想的背景杜威教育思想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在那个时候,美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教育体系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需求。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杜威提出了他独特的教育思想,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来适应当时社会的变革。
杜威深受启发于进化论和实用主义哲学,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个体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他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
这样的教育观念与当时极力倡导的机械式教学形成鲜明对比,对后来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杜威教育思想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系。
1.2 学校即社会的概念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是他对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贡献,其中“学校即社会”的概念是其核心之一。
杜威认为,学校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独立于社会的实体,而是应该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学校应当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社会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和成长应当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息息相关。
在杜威看来,“学校即社会”意味着学校不应当被隔离开来,而应当与社会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益成员,具有适应社会变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场所,更应当是一个培养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地方。
通过将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杜威提倡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他认为,学校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追求公平正义的公民,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作用,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通过将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强调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念。
杜威与现代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杜威与现代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一、本文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了杜威及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杜威作为20世纪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教育发展相契合,如强调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注重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生活,以及关注学校教育与现代社会的联系等。
这些思想对于促进民主社会中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现代观念和创造性具有积极意义。
文中也指出了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一些偏离之处,主要表现在他的实验学校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观点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他强调教育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发展。
学习者中心:杜威的教育哲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习应当是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引导者和协助者,而非单纯的知识传递者。
经验的重要性:在杜威看来,经验是学习的基础。
他提倡通过实践活动,如实验、项目制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反思性思维: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反思性思维能力。
他鼓励学生不断提问、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独立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教育的社会功能:杜威还强调教育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精神,使其成为能够参与社会建设的公民。
这些核心观点共同构成了杜威教育哲学的基础,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三、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是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主张教育即生长,认为生长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生长,教育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教育。
这种观点被概括为“教育无目的论”,即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
杜威并非否定教育目的的存在,而是强调教育目的应该内生于教育过程,而非外在强加。
杜威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3篇)

第1篇一、引言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后世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杜威的教育思想出发,探讨他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的理念和方法。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1. 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生活的过程。
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生活,将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儿童在生活的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2. 教育即生长杜威强调,教育是儿童自身发展的过程。
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让儿童在自主、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3.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教育是儿童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教育应该通过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帮助儿童将经验转化为知识,从而实现经验的改造。
4. 以儿童为中心杜威主张,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需求、兴趣和潜能。
教师应成为儿童的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权威的灌输者。
三、杜威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的理念1. 破除传统的教学观念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忽视了儿童的需求和潜能,将儿童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因此,他主张破除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儿童置于教育的中心。
2. 强调实践性教学杜威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儿童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实践性教学能够帮助儿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注重师生互动杜威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应鼓励儿童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4. 重视个性化教学杜威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儿童的需求和潜能。
个性化教学能够满足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杜威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的方法1. 设计活动课程杜威提倡设计活动课程,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
活动课程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经验,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我国近百年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解读与研究

我国近百年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解读与研究近百年来,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与青睐。
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个人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引导孩子们成就自己的未来。
其根本内涵是儿童作为个体被尊重,被尊重意味着其活动不受外界限制,自然潜能有可能被释放出来,从而展现出最大的价值。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杜威教育思想走进了我国,并得到广泛的传播。
20年代中期,徐文凤教授和许爱民教授是第一批将杜威教育思想介绍到中国的学者。
他们相信,它在丰富人们的教育课程,改善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他们还组织了一些实践课题,让杜威的教育思想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人们的视野,以此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末,陈献之教授将杜威教育思想带入了北大,并在30年代下半期提出了建立儿童心理及其学习内容的议题,他指出杜威教育思想是儿童获得生活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
此外,20世纪30年代末,孙海洋老师建立了第一个关于杜威思想的研究小组,他们深入地研究了杜威的思想,进而在中国推行了“活动教育”的概念。
40年代,我国的教育实践和思想受到国民党政府的影响,与杜威教育思想大相径庭。
但在之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这种思想又重新被广泛传播开来,尤其沈耀昌、裴新建和石熊先生等教育家们,站在儿童视角出发,深入研究杜威思想,推动以孩子为本,引导他们发挥自己潜力,尊重儿童自然发展等观念,受到了广泛关注。
70年代以来,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大量的出现,激发了公众有关儿童健康成长的思考,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深入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学者和专家,如郑致勤、陈逢春、曹钢、殷文、宋民和刘静芳等人。
他们在学界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介绍了杜威教育思想,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促进了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普及。
以上只是我国近百年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解读与研究的一小部分,也只是一些关键性的成就点,只能说明我国近百年来对杜威教育思想构成的重要性,为杜威教育思想的宣传作出了大量的贡献。
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

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杜威教育思想指的是美国教育家约翰威尔伯杜威的一套具有自己独特特征的教育理念,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杜威以他自己的教育实践为参考,探讨自身对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以及教育改革的看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首先,杜威教育思想的根本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主要的目的,强调让学生参与和荣誉感。
在杜威观念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充满活力的方式从事教学,以及创造性地指导学生学习,以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和生产力。
其次,杜威教育思想强调团结合作,即以共同的目标为基础,将学校变成一个有着共同价值观的大家庭,共同努力实现教育目标。
最后,杜威教育思想把重点放在社会环境上,即教育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提升未来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要完整地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就不得不从它的文化背景和职业经历做起。
约翰威尔伯杜威1902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位有着艺术和科学背景的实证主义教育家,学习背景多样。
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熟悉艺术、哲学、历史、心理学、法律和教育理论。
面对汹涌而来的社会变革,他从实践中汲取了不少经验,并将其融入到了他的教育思想中。
他的教育思想更是他专注于研究、实践和提出的教育实践的结果,也是他和学者们的共同创作丰碑。
杜威一生的经历,包括其教育理念,是他改变学校教育的基石。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自发,同时增强对学习者的尊重。
他的思想不仅改变了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还被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影响了世界教育领域的发展。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由他的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演变而来的,但他的教育理念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原则是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孩子们在社会上成为有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被视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理论,而且也在新世纪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并在不断发展中。
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思考

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思考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思考——《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谈及杜威,我们会想到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会⼤致说出他的⼀些具体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如“做中学”、“教育⽆⽬的论”等等。
本⼈在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后,结合⽯中英⽼师的《杜威的价值理论及其当代教育意义》⼀⽂对其思想有了新的思考与体悟。
《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蕴含着杜威丰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理论,可以说,他的这部书也是根据价值理论的脉络写成的。
在这⾥本⼈想谈⼀谈他的个⼈价值与社会价值、动词意义上的价值。
⼀、个⼈与社会价值的紧密结合构建杜威的民主社会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杜威向我们描述的,他眼中的理想社会。
在他的眼中,理想的未来社会将会有和谐、平等的秩序,社会呈现⾼度的开放性、共利互惠性。
在这个社会中将没有种族、国家的冲突,种族与种族间、国家与国家间将会因彼此不可分离,具有共同的利益与追求⽽和睦共处,抛弃以往的偏见。
杜威认为这便是理想的社会,换句话说,这便是民主的社会。
杜威构建的民主社会是⽴⾜在他的相关价值观的基础上的,即如何看待个⼈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问题。
以往的学者在看待这个问题时难免会陷⼊⼆元对⽴的状态。
部分学者倾向于个⼈绝对主义,即个⼈价值⾼于社会价值,社会的发展不能危及、影响个⼈的发展,简⽽⾔之,当社会的发展即使是积极的,只要危及个⼈⾃⾝发展的可能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倾向这种观念的⼈,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便缺少⼀种⾃我约束的机制,⼀旦⾛向极端就会导致唯我主义,对于共同体⽣活会产⽣较⼤的威胁和破坏作⽤。
①在现今社会存在着部分“⾼素质的利⼰主义者”,他们拥有较⾼的科学⽂化素养,却因为了满⾜⾃⾝的需求⽽忽略社会美德,破坏⼈际和谐关系,影响社会风⽓的发展。
这种现象便是绝对的个⼈主义所带来的,是个⼈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的错误价值观念所影响的。
另⼀种观念认为社会价值⼤于个⼈价值,个⼈的发展不能阻碍社会的发展。
这种观念认为⼈不是纯粹的⾃然⼈,不能脱离与他⼈的联系⽽孤⽴的⽣活,他必须与他⼈发⽣联系,建⽴关系,众多的个⼈所建⽴的关系⽹彼此交织后便形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设立了全美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詹姆斯 的
实用主义心理学主张意识是有机体适应 环境
的工具 , 反对把意识或其他心理现象分析为若 干元 素 , 认 为 意识 是连 续不 断 的 、 时刻变 化 的 、 有选择性 的 ,而不是 由片断或元素 集合而成 的。在 《 心理学原理 》 一书中 , 他把 “ 意识流” 作为专章进行论述 ,说明了这个观点。[ 3 】 2
教育 哲学 家 杜威 ( De we y J )被认 为 是具 有 很 高原创 性 的学 者 ,他从 实 践 中得真 知 ,他 的著作 很 少有 参考 文献 。由于其 中国弟 子 的推 动, 杜 威是 对 中 国思 想 界影 响最 大 的外 国学者 之 一 。 中 国人 开 始 大 举 学 习 杜 威 的思 想 始 于
些 人 们 、什 么 环境 ?理解 这一 点 ,对 于理 解 杜
殊的哲学成分注入我的思想 , 把它引向一个新 的方 向和境 界 ” 。[ 4 ] 3 5 杜 威 的心 理学 思 想几 乎
是 “ 复制 ”了詹 姆斯 心理学 的机能 主义 和实 用
威教育思想的起源与来龙去脉都至关重要。思 想 的原创 性并 不 意 味着它 毫无 来源 与轨 迹 。发
、
“ 连 续” “ 互 动” 的心 理 学源 头
作为有机体 的整个协调动作才是关注的要点 ,
人 的行为 是连 续 的 ,是持 续地 调 整和适 应 环境
杜威 最初 涉入心理学是缘 于他在 霍普金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1 0
基 金项 目 :中 国博士 后科 学基 金面 上资 助项 目 ( 2 0 1 3 M5 3 1 3 7 6);江 苏省博 士 后科研 资 助项 目 ( 1 3 0 1 1 3 0 C)
学、哲学和其他理论思想的渊源。 同时 ,杜威个人的生活世界也是影响其思 想观念 的重要 因素 。 关键词 :杜威 ;发生学 ;连续性 ;民主 ;经验 中图分类号 :G 4 0 . 0 9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8 — 0 6 2 7( 2 0 1 4) 0 2 — 0 0 2 2 — 0 5
斯大 学读 书 时与 心理 学 大师 霍尔 ( Ha l l S)的
合作 。 但在心理学方面 , 杜威仰慕的是哈佛大 学教授詹姆斯 ( J a m e s W )。詹姆斯是实用主 义哲学的倡导者 ,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
人之 一 ,也是 美 国最早 的实验 心理 学家 之 一 ,
生 学 的方 法 就 是 去 追 溯 一 个 理 论 家思 想 生成 的诸 多影 响 因素 ,如哲 学 和其他 理 论思 想 的启 发 、个体 生活 世 界 的塑造 以及 时代 与社会 环 境 的影 响 ,等 。以上介绍 一方 面 可 以理解 这些 影 响 因素 的价 值 ,另一 方 面也可 以还 原思 想 家 自 身的多面性 ,发现一个更加真实的杜威。
作 者简 介 :陈
华 ( 1 9 8 3 一 ),女 ,河 南商 丘 人 ,讲 师 / 博士 后 ,主要 研究 方 向 :课 程 与教学论 、教育社 会 学 。E - ma i l :c h e n h u a 7 7 9 9 @1 6 3 . t o m
第 2期
陈 华 :杜威教 育思想 的发生学探讨
在詹 姆斯 的影 响下 ,杜威写 道 : “ 一种 特
不过 , 在同事眼中, 杜威为人朴实 、 谦虚 , 朋 友 众 多 ,没有 敌人 。[ 2 ] 4 6 杜 威 曾说 : “ 总 的 来说 ,人们和环境对我 的影响大于书本 的影 响 。” [ 2 ] 5 1 杜 威所 说 的 “ 人们 和环 境 ”是 指 哪
一
主义倾 向。在早期论文 《 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 念 》,杜威明确反对把心理分析为各个元素或 分解 为各个 部分 ,提 出心 理活 动是 一个 连续 的 整体 ,整个反射弧是一个连续 的整合的活动 , 感 觉运 动弧 是循 环 的 、 连续 的 。 。 之 。 “ 连续”
后 来成 为杜 威哲 学 中一个 极 其重 要 的概念 。 对小 孩与 蜡烛 的经 典例 子 ,杜威 不满 意传 统 的感觉 刺激 引起 缩手 反应 的解 释 ,而认 为人
1 9 1 9 年他在北京大学等地 的演讲。 但据说杜威 本人的演讲风格并不吸引人 , 多亏了他那颇具 演说家风度的弟子胡适 , 通过生动的翻译掳获 了听众的热情。¨ ] 在美 国, 杜威的讲课 同样被
人 形 容 为腼腆 和 刻板 ,他 “ 用一 成不 变 的腔调 表达 思想 时 常常 瞪着 天花 板 ” 。[ 2 ] 5 2
杜威教 育思想 的发生学探讨
陈 华
( 南京师 范大 学 教 育科 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7)
摘
要 :杜威的教育思想被认为具有很 高的原创性 ,但 思想的原创性 并不意味 着它毫无来源与轨 迹。杜威
教 育思想 中的连续性、互动 、民主、经验等核心概念的 生成不仅 受时代与社会环境 的影 响 ,而且具有心理
杜威提出?人不是孤立的非社会性的原子人唯有内在地与人关联才成其为人??个性不是天生的禀赋而是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培养出来的??通过社会性的相互作用通过参与体现信仰的社会活动个人逐渐获得了他自己的心灵??如果没有社会的中介作用个体将无从认识他自己他也无从熟悉他自己的需要与能力?
第 3 6卷 第 2 期 2 0 1 4年 3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 教 育 科 学 版 )
、 , 0 l 3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 . 2
Ma L 2 0 l 4
J OURNAL OF NI NGBO U NI VERS I T Y ( EDUCA TI ONAL S CI ENCE EDI T I ON )
2 3
的 过程 。在 中后 期著 作 中 ,杜威进 而 提 出思 维 与 经验 的连续 性 ( c o n t i n u u m) 。恢 复 经验 的连
的教 育 实 验 室 就 是 他 与妻 子在 芝 加 哥 大 学创 建 的实 验学 校 。在 这一 时期 ,杜威 的一 位女 性 好 友 ,以及他 在 这位 女性 好友所 创 办 的一个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