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_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击能量
双相波: 制造商建议值 (120-200 J);如果该值未知,使
用可选的最大值。第二次及后 续的剂量应相当, 而且可考虑提高剂量。 单相波:360 J
在2008年结束的“两 会”上,中华医学会 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 委员、政协委员高润 霖院士提交了一项议 案:通过立法来普及 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 用。
与2005主要变化
• 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 ACLS)程序图
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最新 发生变化是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 气道,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改“CAB”(胸外按压,气道, 呼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这一步骤顺 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_ppt
心跳呼吸骤停常见原因:
6H及6T 6H: Hypovolemia Hypoxia Hydrogenion Hyper/hypokalemia Hypothermia Hypoglycemia
6T: Trauma Cardiac tamponade Tension pneumothorax Cronary thrombosis Pumolnary thrombosis Toxins
• 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 • 除颤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或除颤
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下降7-10,生存到出院的可 能性下降10–12%;
• 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循环期。
尽早快速除颤是生存链中最关键的一环
选择性的治疗方案
Likely return of circulation with a shock
实施心脏按压首先要找准按压的位置,正确位置在胸骨 中下1/3交界处,抢救者将一手的中指沿病人一侧的肋弓向上 滑移至双侧肋弓的汇合点,中指定位于此处,食指紧贴中指并 拢,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平放,使掌根的横轴与胸骨的 长轴重合。此掌根部即为按压区,固定不要移动。此时可将定 位之手重叠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 ,使下面手的手指抬起 (以避免按压时损伤肋骨)。
如果任何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且现场有AED, 施救者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 AED。 在医院和其他机构使用现场的 AED或除颤器治疗心脏骤 停的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尽可使用准备好 的 AED/除颤器。
以上建议旨在支持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特 别是在发生心脏骤停时现场有 AED 或除颤器的情况下。如 果院外心脏骤停的目击者不是急救人员,则急救人员可以 开始心肺复苏,同时使用 AED 或通过心电图检查节律并准 备进行除颤。在上述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 1½ 至 3 分 钟的心肺复苏,然后再尝试除颤。如果有两名或三名施救 者在场,应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拿到除颤器。
先给予电击与先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 反对在除颤之前进行心肺复苏。但对于有心电监 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 过 3 分钟,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 肺复苏。
如果发生心室颤动已有数分钟,心肌将耗尽 氧气和能量。进行短时间的胸外按压可为心脏输 送氧气和能量,提高通过电击消除心室颤动(除 颤)并恢复自主循环的可能性。
• 吹起毕,松开口鼻。
• 口对鼻人工呼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一般用于婴幼儿和 口腔外伤者。
与2005主要变化
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个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1.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2.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3. 快速除颤 4.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10 min
Wik L, et al. JAMA, 2003, 289;1389-1395 Cobb LA, et al. JAMA,1999, 281;1182-1188 Weisfeldt & Becker JAMA, 2002, 288; 3035-3038
先给予电击与先进行心肺复苏?
2010(重新确认的 2005 版建议):
原有步骤
修改后步骤
• A.保持气道通畅。 • B.人工呼吸。 • C.胸部挤压。
C.胸部挤压。 A.保持气道通畅。 B.人工呼吸。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脏停止跳动后 ,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循环 。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 压。
心肺复苏机(萨勃)
A:即判断有无意识、畅通呼吸道。
• 可以轻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大声喊叫名字或其他称 呼。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意识已丧失,可用手指掐其 人中,同时立即高声呼救,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 ,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或附近医院电话。
• 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及裤带 。
• 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如有 假牙一并清除,畅通气道。(只有气道畅通后,人工 呼吸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 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除颤
• 在社区,早期除颤是指EMS接到求救5分钟内完 成电除颤。
• 在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也要早期除颤。对大 多数患者,应在心脏骤停后的3±1分钟内给予 除颤。
• 不做CPR每延迟一分钟除颤,目击的室颤心脏骤 停患者的生存率下降7%~10%。
• 目击者立即CPR并且在3~5分钟内完成除颤,患 者的生存率高得多。
•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防止吹气 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深吸一口气 ,屏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 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体吹入人 的口腔到肺部。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 使气体呼出。观察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 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
喉罩
喉导管
IO access 骨内通道
IO access 骨内通道
亚低温治疗
Comatose (ie, lack of meaningful response to verbal commands) adult patients with ROSC after out-of-hospital VF cardiac arrest should be cooled to 32°C to 34°C (89.6° F to 93.2°F) for 12 to 24 hours.
• Each minute of delay before defibrillation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to discharge by 10–12%.
早期进行电除颤的理由
• 室颤是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致死性心律失常,在发 生心跳骤停的病人中,约80%为室颤引起;
Hg,尝试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 有创动脉压力– 如 果舒张阶段(舒张)压力
<20 mm Hg,尝试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
恢复自主循环 (ROSC)
• 脉搏和血压 • PETCO2 突然持续增加(通常 ≥40 mm Hg) • 自主动脉压随监测的有创动脉波动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 ①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 ②确定病人已死亡。 • ③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
• 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下颌法的前额, 使头部后仰,同时用 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 指将下颏托起。
B:即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是心肺复
苏基本技术之一。
• 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 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
请求他人拨打电话,与急救医疗救护系统联系。如现场只有一 个抢救者,则先进行1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 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颈动脉,未触及立即 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4.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2:30。 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频率至少为100次。 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
与2005主要变化
• 2.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
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 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 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
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静脉/骨内注射剂 量:每 3-5 分 钟 1 mg
血管升压素静脉 /骨内剂量: 40个单位即可替代首剂量或第二次剂量的
肾上腺素
胺碘酮静脉/骨内剂量: 首 剂量:300 mg 推注。 第二次剂量:150 mg。
高级气道
声门高级气道或气管插管 用于确认和监测气管插管位置的二氧化碳波形图 每分钟 8-10 次人工呼吸,伴以持续的胸外按压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 腕、肘、肩关节伸直 ,以髋关节为轴,垂 直向下用力,借助上 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 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概述
• 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 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共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 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 (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既要。
•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 肺复苏(CPR)指南。
• 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 A-B-C改为C-A-B。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 儿,但不包括新生儿。
Unlikely to return to circulation with shock
Asystole or “Flatline”
Therapy of choice:
Time:
Shock first
CPR first, then shock No shock; perform CPR
~4-5 min
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Guidelines for Resuscitation 2010
• Early defibrillation: CPR plus defibrillation within 3–5 min of collapse can produce survival rates as high as 49–75%.
高润霖院士在展示便携式AED
心肺复苏质量
• 用力(≥5 厘米)快速(≥100 次/分钟)按压并 等待胸壁回弹
• 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 • 避免过度通气 • 每 2 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职责 • 如果没有高级气道,应采用 30:2 的按压-通气
比率 • 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 如果 PETCO2 <10 mm
理由: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据报告所有年龄心脏骤停 者CPR存活率最高均属被目击的室颤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 )患者。这些患者CPR早期最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
环形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简化流程
环形成人高级生命支持流程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 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
按压位置
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 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 起)离开胸壁。双肩正对 人胸骨上方,两肩、臂、 肘垂直向下按压。平稳地 、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 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 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 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
•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 按压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