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 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创新演练大冲关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创新演练大冲关新人教版必修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学术界担任要职,但对薪金要求却很低,对名利十分淡泊。
他曾把一张1 500美元的支票当书签用,有人见了大为惊讶,他却平静地说:“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科学。
”这表明爱因斯坦追求的是( )[
①不求享乐的人生观②集体主义的价值观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价值观④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
A.①③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淡泊名利、追求科学表明的是价值观问题,①排除。
材料并未体现集体主义的有关内容,故②排除。
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
答案:D
2.漫画《都是政绩》,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解析:工程的拆与建有其客观规律,不能为了自己的政绩而任意为之,应该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故选D项。
答案:D
3.“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这是央视二套《理财》节目的名言,这句话十分经典地道出了财富积累的主动性,人们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被动等待的理财观念。
这说明( )
①通过理财致富是人类价值观的进步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材料中体现了理财观念的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是价值观进步的表现,也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因此①③正确。
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也有阻碍作用,②说法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
故答案选A项。
答案:A
4..有一个故事:某村有一口公用井,绳断,村长请每户出资一元购买井绳,村民不许。
村长只好将断绳打结,继续使用。
后屡断屡结,终至绳短不及。
无奈,每户均出资数十元,各自购买一根井绳。
这则故事启示我们( )
A.坚持集体主义与追求个人利益是对立的
B.必须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C.个人主义是社会价值观的主流
D.应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解析:本题以寓言故事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理解。
故事中村民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结果付出的代价更大。
启示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故选D项。
答案:D[
5.“夫爱人者,人亦以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以而利之”。
墨子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价值选择应( )
A.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B.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C.先考虑个人利益,再考虑集体利益
D.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墨子的话,从题干中不难看出B项符合题意。
A项不符合题意。
C、D两项本身错误。
[
答案:B
6.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
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某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这说明( )[
A.正确的价值判断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体性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解析:题干诠释的是不同的人对幸福的不同理解,这充分说明了价值判断的主体性特征。
故选C项。
A、B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本身错误。
答案:C
7.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在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
21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从一场科技革命到“最糟糕的发明”说明了(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③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④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题干没有体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故排除②,答案为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8.2011年10月1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提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十分不满。
提出
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
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
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为此,要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
加强诚信教育,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强化责任、激励和约束机制,确立人无信不立的理念,不断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增强国家竞争力。
运用所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
解析:本题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设问的限制范围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其次要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包括价值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等内容,最后根据材料调用相关原理,同时注意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答案:(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生活中的不同选择。
(2)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有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他人利益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
(3)只有遵循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增强诚信意识,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Q34709 8795 螕"20590 506E 偮21930 55AA 喪33985 84C1 蓁28181 6E15 渕[638812 979C 鞜H24693 6075 恵39259 995B 饛22738 58D2 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