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现象植物的成花生理(可编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成花生理
§1 光周期现象 3. 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类型二. 光周期诱导四. 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人工补充光照§2 春化作用一. 发现二. 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三. 春化作用的机理四. 春化作用的应用五. 营养状况与植物的成化诱导§3 植物的花芽分化与性
别表现 1. 植物的地理起源和分布与光周期特性低纬度――SDP,高纬度――LDP,中纬度――SDP,LDP 同―纬度,LDP:春末和夏季开花(小麦);SDP:秋季开花,(菊花) SDP大豆,南方→北京,开花推迟;北方→北京, 花期提前。
植物的地理起源和分布与光周期特性 *在同一纬度地区,LDP多在日照较长的春末
夏初开花,而SDP多在日照较短的秋季开花。
北纬不同纬度的日照长度的季节性变化: 2. 育种(1)人工调节花期花期不遇新品种(2)加速世代繁育 3. 引种 SDP: 北方→南方,提前开花,晚熟品种;南方→北方,早熟品种。
LDP: 北方→南方,延迟开花,早熟品种;南方→北方,晚熟品种。
4. 维持营养生长麻类:南种北引,留种地 5. 控制花期菊花SDP: 遮光杜鹃LDP: 人工延长光照返回一. 发现二. 植物
通过春化的条件三. 春化作用的机理四. 春化作用的应用 1918,加斯纳(Gassner), 冬黑麦, 在萌发期或苗期必须经历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而春黑麦则不需要。
1928年,李森科(Lysenko), 萌动的冬小麦种子经低温处理后春播,→开花,→春化。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春化作用概念 1. 低温 1~2℃表9-1 不同类型小麦通过春化需要的温度及天数春化天数(d) 春化温度范围(℃) 类型 5-15 10-12 春性 20-30
5-8 半冬性 35-45 0-3 冬性 2. 水分、氧气和营养<40%长日照诱导前体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 (完成春化) 低温低温高温去春化作
用(解除春化) 25~40℃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将植物放到较高的生长温度下,低温的效果会被减弱或消除的现象。
分解概念 1. 感受低温的时期种子吸胀萌动时苗期 2. 感受低温的部位分生组织能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①芹菜等: 茎尖生长点温室, 茎尖生长点→低温处理→春化;栽培在低温下,茎尖→25℃,不能通过春化②幼叶叶柄基部。
实验证明 3. 春化效应的传递①不能传递。
菊花,已春化――未春化(不能开花) 嫁接②能够传递。
天仙子, 已春化――未春化(开花) 嫁接天仙子――烟草或矮牵牛 (开花) (开花) 物质传递 1. 人工春化处理闷麦法,0~5℃,40~50d,春天补种。
2. 调种引种北方品种→南方,不能满足低温要求,不开花结实。
3. 控制花期①低温处理促进花芽分化(石竹等)春播。
②利用解除春化控制开花,贮藏的洋葱鳞茎,高温处理以解除春化,防止开花,增产。
①低温处理促进花芽分化(石竹等)春播。
②利用解除春化控制开花,贮藏的洋葱鳞茎,高温处理以解除春化,防止开花,增产。
* §1 光周期现象§2 春化作用§3 花芽分化第十二章植物的成花生理光周
期诱导的概念和应用光周期现象及农业上应用春化作用的的概念和应用光敏素本章重点和难点 ?光周期与开花诱导:1920年,美,烟草一. 有关概念二. 光周期诱导三. 光周期诱导机理----光敏素四. 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
的应用一、有关概念 1.光周期:在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
2.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1. 长日植物: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某一临界日长,才能成花的植物。
如小麦、萝卜、白菜、天仙子等。
2. 短日植物: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日长,才能成花的植物。
如水稻、大豆、苍耳、烟草、菊花等。
3. 日中性植物: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
如月季、四季豆、番茄等。
每天光期长度(h) 相对开花效应日中性植物临界日长临界日长短日植物 (苍耳) 长日植物 (天仙子) 长日植物短日植物
4. 长-短日植物芦荟、夜香
树等。
5. 短-长日植物白三叶草等。
6. 中日照植物中等长度日照,甘蔗11.5~12.5h LDP的临界日长不一定长于SDP; SDP的临界日长不一定短于LDP。
关键:超过还是短于其临界日长。
不同品种,植物开花临界日长不同。
13 菠菜 LDP 15.5 苍耳植物 SDP 临界日长(h) 1. 概念植物在达到一定生理年龄时,经过足够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能开花的现象,这种诱导效应叫做光周期诱导2. 光周期刺激的感受部位――叶片怎样用实验证明?概念菊花是短日照植物菊花SD,LD处理 *叶片是感受光周期的部位光周期感受的部位 3. 光周期诱导的机理(1)光周期刺激的传导苍耳嫁接试验不适宜的光周期被诱导的叶片 (2)暗期与光周期诱导――决定能否成花光暗 24h SDP LDP 营养生长营养生长营养生长营养生长营养生长营养生长开花开花开花开花开花开花暗期间断实验长日植物光敏色素参与了成花反应 (3)光期与光周期诱导――影响成花数量大豆暗期长度为16h 三. 光敏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光敏素:是一种对红光和远红光吸收有逆转效应,参与光形态建成、调节植物发育的色素蛋白。
1、光敏素的两种类型(1)红光吸收型pr:最大吸收峰为波长660nm;(2)远红光吸收型pfr:最大吸收峰为波长730nm 波长吸光率 2、pr与pfr的相互转化 3. 光敏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 SDP: Pfr/Pr比值低, 促进开花。
LDP: Pfr/Pr比值高,促进开花。
暗期被红光间断,Pfr/Pr比值升高,抑制SDP成花,促进LDP成花。
暗期被远红光间断,Pfr/Pr比值降低,抑制LDP成花,促进 SDP成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