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2*30=60分)
1.下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可在上一时期的细胞中观察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不会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2.观察到某生物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了某种精细胞如下图所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精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3.C1、C2、C3、C4是某动物(2N)的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1、C2可能是C4的子细胞
B.C1、C3不一定是C4的子细胞
C.C1、C2、C3、C4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
D.C1、C3、C4的核DNA分子比例可以是1∶2∶2
4.下面是人体细胞分裂时,A、B、C、D四个不同细胞分裂期染色体和DNA统计数据的柱状图,那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在(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C.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D.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提出的假说
6.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增加产生配子的种类。
若某基因型为AaBb 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个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的精子,请推测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 )
A.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无法判断
D.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7.下列概念图中错误的是( )
A.①④⑤B.①③④
C.⑤⑧D.⑦⑧
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C.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同源染色体D.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9.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用统计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对两大规律的验证,只能以豌豆为实验材料
C.两者的细胞学基础相同,且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所有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0.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花粉传给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雌蕊,得到籽粒胚的基因型最多有( )
A.3种B.4种
C.6种 D.9种
11.黄粒(T)高秆(S)玉米与某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秆占3/8、黄粒矮秆占3/8、白粒高秆占1/8、白粒矮秆占1/8,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12.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依次是( )
A.27、8、1/64 B.27、8、1/32
C.18、6、1/32 D.18、6、1/64
13.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丁个体DdYyrr测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B.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D.孟德尔用丙自交,其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此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假说阶段14.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与纯种绿色圆粒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现从F2中选取了一粒黄色圆粒种子,种植后长成植株甲,欲测定甲的基因型,可以用该植株与多株绿色皱粒豌豆(植株乙)杂交,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杂交实验中最好选用乙作为父本,甲作为母本
B.若杂交后代中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则甲的基因型为YyRR C.若杂交后代中只出现黄色圆粒豌豆,则甲的基因型为YYRR
D.若杂交后代中只出现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则甲的基因型为YYRr
15.金鱼草正常花冠对不整齐花冠为显性,高株对矮株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杂合状态是粉红花。
三对性状独立遗传,如果纯合的红花、高株、正常花冠植株与纯合的白花、矮株、不整齐花冠植株杂交,在F2中具有与F1相同表现型的植株的比例是( ) A.3/32 B.3/64
C.9/32 D.9/64
16.高茎(T)腋生花(A)的豌豆与高茎(T)顶生花(a)的豌豆杂交(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腋生花∶高茎顶生花∶矮茎腋生花∶矮茎顶生花=3∶3∶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亲代基因型为TtAa×Ttaa ②高茎与腋生花互为相对性状③F1中两对基因均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4 ④F1中两对性状均为隐性的概率为1/8 ⑤F1中高茎腋生花的基因型可能为TTAA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17.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表所示: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8.虎皮鹦鹉的羽色有绿、蓝、黄、白四种,野生种都是稳定遗传的。
若将野生的绿色和白色鹦鹉杂交,F1全部都是绿色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F2的羽色有绿、蓝、黄、白四种不同表现型,比例为9∶3∶3∶1。
若将亲本换成野生的蓝色和黄色品种,则F2不同于亲本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A.2/7 B.1/4
C.1/5 D.2/5
19.一对夫妇,其后代若仅考虑得甲病,则患病的可能性为a,正常的可能性为b,若仅考虑得乙病,得病率为c,正常的可能性为d。
则其子女患一种病的可能性的表达式不能为( )
A.a+c-2ac B.1+ac-bd
C.b+d-2bd D.ad+bc
20.将纯合的灰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全部表现为灰色。
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表现型
及比例为灰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
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21.下列细胞为生物体的体细胞,所对应生物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23.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
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 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 mm。
花长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16 B.2/16
C.5/16 D.6/16
24.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小花瓣,aa无花瓣。
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3种表现型
C.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8
D .若基因型为AaRr 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
25.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Bb ――→①AB 、Ab 、aB 、ab ――→②配子间M 种结合方式――→③子代:N 种基因型,P 种表现型(12∶3∶1)
A .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
B .A 与B 、b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
C .M 、N 分别为16、3
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26.已知某玉米基因型为YYRR ,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 .YYRR
B .YYRr
C .yyRr
D .YyRr
27.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 .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 .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 占1/2的原因之一
D .右图子代中aaBB 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
28.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果(B)对长果(b)是显性,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现用红色长果番茄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数不可能是(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29.豌豆的高茎(Y)对矮茎(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YyRr 的植株自交,则后代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
A.1/4 B.3/4
C.3/8 D.9/16
30.某种植物细胞常染色体上的A、B、T基因对a、b、t完全显性,让红花(A)、高茎(B)、圆形果(T)植株与白花矮茎长形果植株测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红花矮茎圆形果∶白花高茎圆形果∶红花矮茎长形果∶白花高茎长形果=1∶1∶1∶1,则下图能正确表示亲代红花高茎圆形果基因组成的是( )
二.填空题(共计30分)
1.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这种动物某个体内精原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
请据图回答:(7分)
(1)图甲中BC段、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处于E点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乙中________(填序号)细胞处于图甲中的CD段。
(3)若该生物的基因型是GgPp,在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中G与P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
________(填序号)细胞中;G与G的分离发生在图乙________(填序号)细胞中,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某精原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GPp的精细胞,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下图:(8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____性性状。
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______。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_种。
③基因型为___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____。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为了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甲、乙两组同学都将纯合的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间行种植,分别挂牌,试图按孟德尔的实验原理进行操作,以验证F2的分离比。
(5分)
甲组实验中,亲本的杂交如图所示(箭头表示授粉方式)。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F1全为非甜玉米,F1自交得到F2,F2有非甜和甜两种玉米,甜玉米约占1/4。
乙组实验中,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亲本A上结出的全是非甜玉米;亲本B上结出的既有非甜玉米,又有甜玉米,经统计分别约占9/10和1/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实验表明,玉米的非甜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乙组实验中,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是由于在操作上存在失误,该失误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_环节。
(3)乙组实验中,亲本B的性状是________(填“非甜”或“甜”)玉米。
(4)如果把乙组实验中亲本B所结的全部玉米粒播种、栽培,并能正常结出玉米棒,这些玉米棒上的玉米粒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
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
回答问题:(10分)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_______,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____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_____。
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
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
①表现型为抗锈病无芒和抗锈病有芒,其数量比为________。
②表现型为抗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无芒,其数量比为________。
③表现型均为有芒,发生分离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表现型均为感锈病,发生分离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期中生物答案2018.4
1.选C
2.选D
3.选A
4.选B。
5.选D。
6.选D
7.选C
8.选B
9.选A
10.选B 11.选B 12.选A 13.选C 14.选C 15.选C 16.选C 17.选D 18.选C 19.选B 20.选A 21.选C。
22.选D。
23.选D。
24.选ABCD。
25.选C。
26.选C。
27.选C。
28.选C。
29.选A。
30.选D。
1.答案:(7分)(1)DNA复制、着丝点分裂(2)4 ①
(3)④③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2.答案:(8分)(1)相对显Aa、aa (2)两AA 1/4
(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具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2分)
3.答案:(5分)(1)显性 (2)套袋(3)甜(4)非甜玉米∶甜玉米=279∶121(2分)
4.答案:(10分)(1)非同源自由组合随机组合相等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
(2)①3∶1②3∶1 ③抗锈病、感锈病④有芒、无芒
高一期中生物答案2018.4
1.选C
2.选D
3.选A
4.选B。
5.选D。
6.选B
7.选C
8.选B
9.选A
10.选B 11.选B 12.选A 13.选C 14.选C 15.选C 16.选C 17.选D 18.选C 19.选B 20.选A 21.选C。
22.选D。
23.选D。
24.选B。
25.选C。
26.选C。
27.选C。
28.选C。
29.选A。
30.选D。
1.答案:(7分)(1)DNA复制、着丝点分裂(2)4 ①
(3)④③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2.答案:(8分)(1)相对显Aa、aa (2)两AA 1/4
(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具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2分)
3.答案:(5分)(1)显性 (2)套袋(3)甜(4)非甜玉米∶甜玉米=279∶121(2分)
4.答案:(10分)(1)非同源自由组合随机组合相等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
(2)①3∶1②3∶1 ③抗锈病、感锈病④有芒、无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