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停车空间环境问题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停车空间环境问题探讨
就停车环境的改善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了通过细节处理、建筑设计手段以及人工照明等技术手段改善停车环境的方法,以期提高居住区停车空间的舒适度和环境视觉美感。
标签:停车库;停车空间;停车环境;建筑设计;设计理念
当前,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
随着我国私人汽车的迅猛发展,汽车数量增长与停车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停车位不足问题日趋严重,然而在着力解决停车位不足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停车环境问题。
现在好多地下停车库内的停车环境特别差,让人感觉特别昏暗、阴森。
因此有待在设计时通过一些建筑手段或灯光照明来改善车库内的空间环境。
另外好多地面停车也是用一些白灰线画在水泥地面上,进行简单停车位区域划分,车离开时停车位给人的感觉特别枯燥单调。
因此如何规划便于驾车人合理的行车路线,根据驾车人的行车路线和活动范围,提供相应的空间舒适度和环境视觉美感,成为衡量现代住区的设计理念和档次的标准。
1 目前我国居住区存在的停车问题
1.1居住小区存在的问题
居住小区的实际停车量与居民车辆使用量有关。
近年来,小汽车的发展给我国居住小区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车位需求急剧扩大,居住区的停车位比率在急速增高。
(2)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住区多采用路面停车,新增面积中有交通量提高增加的道路面积即为机动车停放增加的停车场地,但在同一时期内,大部分城市住区用地标准并未明显提高,这说明道路用地的增加以其他的减少为代价。
(3)规划设计对于停车需求估计不足,造成小区的停车场规划建设远远落后与实际情况。
(4)居住区中车辆主要以小汽车为主,但车辆种类很复杂。
(5)居住小区停车管理法规不完善。
1.2停车不足对居住小区的影响
现阶段停车场或停车库的规划建设远远少于实际情况,车辆只能占用道路、绿化、人行道、广场等,对居民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区内交通的影响。
现居住区内机动车由于停车位不足而随处乱停乱放,使道路更加狭窄,车行与人行交叉混行,造成交通混乱,特别是在幼儿园、学校前的路段,不能保证居民及儿童的交通安全。
(2)造成小区内活動场地的减少。
目前,居住小区内的汽车停放以占用组团内门前比较平坦、开敞的儿童活动场地或者广场最为普遍,使得各类活动场所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性质,特别是给儿童户外活动的安全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并且造成了居民的公共开放空间减少,降低居民的生活品质。
(3)破坏区内绿化。
由于停车场位不足,居住区内大片的绿地改建成停车场,部分草坪改为草坪砖供汽车停放,部分私家车直接开进草坪,甚至于将草坪改为水泥地建成了停车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居住区内的绿地面积,对居住区的景观和绿地率都造成影响。
(4)对区内环境质量造成污染。
没有规划的私家车往往就近停在宅前路上,使临街和低层住户深受噪音的干扰。
汽车的废气也会在汽车通行高峰时段是居住小区内的空气污染加重,同时小汽车的增多和任意停放还影响了景观的美化。
2 通过细节处理改善停车环境
通过一些细节的人性化设计处理,使以往汽车库低矮、黑暗、憋闷的形象得到改观,做到通透、明亮和美观。
这些细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车库的出入口坡道设计:特别注意坡道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等满足规范要求,并在可能的条件下适当放宽;如果在此处设有车库的管理系统更应留有一定的缓冲空间;坡道的上下尽端处也应有足够的空间以免发生碰撞。
2)在汽车上下坡和启动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和较大的噪声,因此在出入口处通过特别配置的植物绿化来吸收这些有害气体,这些植物同时对噪声具有反射和吸收的作用;汽车在车库内慢速行驶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同样也可把绿色植物引入室内,一方面取得净化空气的效果,另一方面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3)利用地下、半地下车库外墙外侧做采光通风窗井,在车库顶板上适当位置开洞做采光天窗或天井,引入绿化、阳光和空气,改善车库的采光和通风。
4)车库层入户的电梯厅作重点处理,在装修标准上与入户大堂保持一致,也可用天井与一层大堂相连通,营造宽敞明亮的感觉。
通过以上种种人性化的精心设计,最终的目的是营造一个舒适、美观、适用的停车环境,给驾驶者营造自始至终的愉悦心情,这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又一
体现。
3 通过建筑设计手段改善停车环境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将停车环境一并考虑,这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在设计时以新的建筑思想与手法来使停车环境得到改善是非常有效的。
当前随着汽车快速进入生活,建筑设计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不能只满足于被动的把停车位数量做够,同时要考虑停车环境的舒适度问题。
在设计半地下停车库时,考虑在中部开一个天井,将一些绿色植物与停车空间相融合,这样停车空间就增加了很多有机自然的感觉,而少了一些车库内阴暗、机械的味道。
另外屋顶还可以做一些绿化景观和居民活动的场地。
虽然这样设计使整个停车楼里损失了一些车位,但换来的环境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所以在建筑设计时应该适当地进行取舍,诚然停车位不足是当前非常迫切的问题,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停车位数量而忽视停车库内的空间环境问题。
在进行地下车库设计时,与下沉广场相结合同样可以改善地下停车库内的空间品质,这样通过下沉广场自然光可以进入地下车库,使停车库内部空间品质大大提高。
另外有效地改善了地下车库的消防疏散问题,着火时人们可以通过下沉广场来逃生。
如北京建外SOHO的地下停车库与下沉网球场或下沉庭院相结合,使地下汽车库内有一些自然采光,里面的空间环境则给人一种特别豁朗的感觉。
在设计地下停车库时还可以通过顶板的错位,使得自然光可以进入停车库,这样虽然不能象在中部与下沉广场结合采光那么自然,但却很巧妙地通过建筑手法把自然光引入到地下停车库内。
从这一点滴的改善可以体会到建筑师对停车空间环境改善进行了深入的考虑与重视。
4 通过人工照明等技术手段改善停车环境
通过建筑设计手段来改善停车库内的建筑环境是从源头上直接改善,可以做到从根本上有效改善空间品质。
然而并不是每个停车库都能实现这些好的设计思想,而且还有已建成的车库没有认真考虑停车环境问题。
这时可以通过一些后期的技术手段来改善,如进行合理的人工照明设计,使人们在停车时不至于因为光线昏暗产生恐惧感。
另外还要考虑人工光源对驾驶者产生炫光问题。
研究表明,光源与视线角度在10b以上炫光就会显著减少。
另外光源的亮度与背景的对比度过大也是造成炫光的重要原因,所以减少光源亮度或提高光源背景表面亮度可以减少炫光。
关于照明与犯罪之间没有直接的数量关系,但总的来说,很多停车设施都发现增加建筑物的照明能够减少建筑物内的某些犯罪。
由于改善照明后能见距离和对潜在攻击的能见度都增加了,使用者的安全感有了较大的提高。
另外在停车库内加设广播系统,播放一些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可以很好地改善停车者的心情,还能减少停车者在车库内行走时的恐惧心理。
5 结语
在现代住区停车设计中,应把住宅区的地下和地上,公共设施和居住建筑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整体上进行优化,其中环境优化是重点,其次是注重开放的地下空间的运用,使地上、地下的空间得到流通,与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和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社区。
参考文献:
[1]夏苏安.城市停车需求分析及预测[J].山西建筑,2006,32(22):50-51.
[2]朱春红,聂博,许清香.私人小汽车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33(2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