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才选拔考试参考题库(通用题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才选拔考试参考题库(通用题型)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2题)
1.志愿精神的传播最重要的是
A.理论理解
B.具体的行动
C.广告的宣传
D.宣传的方式
2.西部计划的实施对于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A.国家经济发展
B.社会稳定
C.民族团结
D.以上都是
3.我们所熟知的学习雷锋日是哪天
A.3月2日
B.3月4日
C.3月5日
D.3月6日
4.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歌是
A.青年志愿者之歌
B.奉献
C.爱心
D.我相信
5.向希望工程捐款的数额要求是()
A.多少不限
B.200元以上
C.400元以上
6.志愿服务(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什么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A.时间
B.金钱
C.精力
D.时间与精力
7.1987年被列入“国际生物圈保留地网”的是()
A.梵净山
B.赤水竹海
C.习水原始林
D.花溪公园
8.从()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
A.1949
B.1950
C.1953
D.1978
9.到2003年贵州省下列不属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是()
A.黄果树
B.红枫湖
C.织金洞
D.花溪
10.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诞生于哪个城市
A.广州
B.上海
C.深圳
D.北京
11.贵州具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劳动就业岗位最多特点的产业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二和第三产业
12.贵州历史上重要里程碑式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3.()年是国际志愿者年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14.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推动(),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A.资源变资东
B.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
C.资金变股金
D.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15.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
A.43.55%
B.9.38%
C.26.68%
D.3.6%
16.哪个特性不属于志愿服务()
A.自愿性
B.非报酬性
C.业余性
D.组织性
17.下列不属于乡村振兴的内容是()
A.乡村产业振兴
B.乡村人才振兴
C.乡村文化振兴
D.乡村数据振兴
18.西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A.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B.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C.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
D.以上都是
19.中国红十字会使用的标志是
A.白底红十字
B.红底白十字
20.1922年1月15日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北京创刊机关刊物是
A.先驱
B.中国青年
C.列宁青年
D.东光
21.什么的技巧是指在具体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要善于改变传统思维勇于并发创新是同样内容的服务活动产生不同反响的社会吸引()
A.凸显创意
B.多出花样
C.职责分担
D.话语激励
22.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基本单位是()
A.青年志愿服务中心
B.青年志愿者服务站
C.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二、多选题(8题)
2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的工程项目有()
A.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B.“西电东送”工程建设
C.退耕还林和天然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
D.“南水北调”水利工程
24.贵州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是:()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可耕地资源数量少,水资源贫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C.灾害性天气较多,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威胁较大
D.层峦叠嶂,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25.普查的特点是()
A.全面性
B.一次性
C.周期性
D.全国性
26.志愿者的精神概括起来是()
A.奉献
B.有爱
C.互助
D.进步
27.贵州的烤烟与油菜所共同的主要产区是()
A.六盘水市
B.毕节地区
C.遵义市
D.铜仁地区
28.下列属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是()
A.地戏
B.花灯舞
C.反弹琵琶
D.泥哨
29.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流官
B.世官
C.世土
D.土民
30.认识贵州省情的目的和意义是()
A.是行政区划的需要
B.是实行科学决策的需要
C.是培养各级干部和教育各簇人民的需要
D.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
三、填空题(5题)
31.西部计划的主题口号是_______。
32.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_____。
33.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____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4.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____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35.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____。
四、简答题(5题)
3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37.未来西部计划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38.西部计划是什么?
39.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部计划实施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40.什么是西部计划?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A
6.D
7.A
8.C
9.D
10.A
11.C
12.C
13.C
14.D
15.C
16.C
17.D
18.D
19.A
20.A
21.D
22.C
23.ABCD
24.ABCD
25.BCD
26.ABCD
27.CD
28.ABD
29.BCD
30.BCD
31.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2.统筹兼顾
33.共同奋斗
34.见义勇为
35.内在要求
36.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
37.未来西部计划的发展方向应包括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西部地区的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机制。
38.西部计划是以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的重要政策措施。
它旨在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经济、财政、科技、教育、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39.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短缺等是西部计划实施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结,西部计划是国家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项重要计划。
我们要深入学习西部计划相关知识,增强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关注,为西部地区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40.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从2003年开始,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西部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并在升学、就业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