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螳螂捕蝉(2)-要点梳理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螳螂捕蝉(2)
【基础须知】
一、近义词
固执—顽固侍奉—侍候准备—预备祸患—祸害
夸奖—夸赞禀报—禀告劝说—劝告议论—谈论
悠闲—清闲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二、反义词
反对—支持固执—随和悠闲—忙碌夸奖—批评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重点梳理】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布置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深厚的隐患是危险的。

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其特色:运用对话,叙述故事,生动传神。

少年在吴王下了“死命令”后冒死劝谏,采用对话形式突出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的查问,少年的巧答,仿佛煞有介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无不活灵活现,造成了一种特定的意境,令读者不知不觉沉入其中,豁然开朗,进而妙悟道理,真有水到渠成之效。

前因后果,交代照应,脉络分明。

少年述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后点明“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既与开头所写的大臣们反对攻打楚国,正是从眼前利益和不堪设想的后果考虑的,自然地一脉相承,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又成为后面吴王“恍然大悟”的“道理”所在,亦即“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文章前后贯通,构成了有机整体。

【难点再现】
文中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
(1)勇敢。

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阻,可他还是要去劝说,说明他很勇敢。

(2)爱国。

他对国家的热爱,使他不顾生命安危去劝说吴王。

(3)机智。

少年没有强行劝阻吴王,而是耐心地等待时机,巧妙地利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现象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