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藤野先生教案(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藤野先生教案(人教版)
《藤野先生》回忆了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期间,藤野先生不受狭隘,真诚而严谨地教育和指导鲁迅先生学医的几件事。
下面为大家了藤野先生的教案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章结构和文章叙事线索,理解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3、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读与体会相结合,引导与讨论相结合。
三、情感体验
体会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一、重难点
1、重点: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难点:把握文章线索,理解文中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教学思路
通过反复的读,让学生根据写作背景在读中去感悟,去把握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文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从而指导写作。
一、教师准备:给学生准备好本文的写作背景资料及相关的思念自己老师的典型例文。
二、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完成以下各题。
(1)查工具书,给本文中的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
(2)文中记叙了那些事?请在文中画出来。
(3)试着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已时隔十年之久,为什么对藤野先生仍念念不忘?
教学课时:2课时。
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1、2两个目标。
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
鲁迅也不例外,在他的人生历程中有一个人一直让他思念与感谢,那就是他在期间的一位老师——藤野先生。
这篇散文记叙了 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那么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人民的友谊。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文意。
2、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明确:文章以在日本仙台求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
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思念)为线索,这是一条明线。
还有一条线索,即以的爱国主义情感为线索(这是一条暗线)。
(这一线索学生初
读课文时可能很难看出来,可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后,
加以明确。
)
(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什么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
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明确: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主要写了我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
此外还写到了东京等地的事情。
文章中的地点变
化:东京——仙台——中国。
3、再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感知,给课文划分段落。
明确:课文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
可分成三个局部
即,第一局部(第1—3段)写“我”与藤野先生交往前。
表现了“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
第二局部(第4—36段)写“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
这是全文的主体局部,写“我”在仙
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
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局部(第36—38段)写“我”与藤野先生离别后。
表现了“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的
精神品质对我的鼓励与鼓舞。
1、让学生认真读第一局部,思考以下问题:
(1)这局部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明确: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
(2) 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
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 对“清国留学生”为什么产生厌恶之情?
明确:祖国派出留学生是让他们学有所成,报效祖国,解救国难,而他们却不学无术,而却抱着寻求救国的道路前去日本的,因此对他们产生厌恶之情。
(4) 在语言上运用了什么方法把这种感情表露出来的?请结合课文具体作以分析。
明确: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幽默而又不失力度。
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根底上,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那么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
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挖苦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2、请学生细读第二局部,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来解释呢?
明确:到仙台之后,受到了优待和关心。
对于下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以特殊的照顾,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
而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希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2)在文中找出写了藤野先生的那几件事?并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
明确:写了藤野先生的四件事:一、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
二、为“我”改正解剖图。
三、关心解剖实习。
四、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3)通过对藤野先生的刻画和我同其相处时的几件事,表达了藤野先生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结合课文作具体分析。
明确:通过藤野先生为“我”改讲义、改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的事,表现出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没有民族偏见和民族歧视的高尚品质;通过对他的外貌的描写表现出他生活俭朴;通过写他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的态度。
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暗线组织材料,表达了藤野先生崇高的精神和鲁迅深切的爱国感情。
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写,才能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1、鲁迅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
著有小说集、及《故事新编》。
散文集,诗集,杂文集
和。
要想阅读《藤野先生》一文,应查找的鲁迅先生的作品集是。
2、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暗线是。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