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篱笆那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篱笆那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

2、了解外国诗歌的特征。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作品通过意象表达思想的方式。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品通过意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
教具准备:
录音机,朗读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篱笆那边》。

二、作者:
狄金森(1830—1886),美国女诗人。

一生写下一千多首诗,以描写自然,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三、朗读:
1、自由朗读。

2、齐读。

四、理解:
方式:1、结合练习一第二小题来分析。

2、先给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再做总结。

1、问:如何理解“篱笆”的意义?
答:篱笆是严肃守旧的礼法规矩的象征。

2、问:如何理解“草霉”的意义?
答:草霉代表世间美好的事物。

3、问:如何理解“上帝”的意义?
答: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

4、问:如何理解“孩子”的意义?
答:孩子是指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

5、问:如何理解“如果他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
答:只要上帝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也会按自已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五、鉴赏:
方式:把问题交给学生思考再做讨论总结。

象征手法:
草霉——美好事物
篱笆——反动的清规戒律
六、主题:
这首诗以象征手法,表现了要求冲破封建束缚,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七、作业:
熟读这首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