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轧辊间轧辊磨削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轧辊间轧辊磨削规定
1,下线的予磨削工作辊必须冷却60分钟以上方可上磨床磨削,支撑辊必须空冷96小时以上才可上磨床磨削。

2,根据轧制量每次允许正常轧钢磨削量为0.2-0.5mm。

3,轧辊下线后操作工必须首先肉眼检查轧辊表面,看是否有可见裂纹和其他缺陷,磨完轧辊后,肉眼检查轧辊有无可见缺陷和砂轮拖尾线,没有缺陷方可下床。

如有缺陷,应将缺陷情况记录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交班。

4,轧辊配对原则:机架F1-F4上下公差差为+0.3mm,F5-F6上下辊径差为+0.2mm,正常上辊辊径大,保证公差要求:如出现辊径差超差1)F1-F4上下辊径差最大为+0.5mm,F5-F6上下辊径差最大为+0.3mm;2)F1-F4上下辊径差最小为-0.3mm,F5-F6上下辊径差最小为-0.2mm时,应在轧辊传递卡上注明轧辊辊径超差字样,也可以上线使用。

5,工作辊CVC辊形公差在±0.010mm;支撑辊辊形公差在±0.014mm(即φ800辊在公差带中的点数要大于60点,φ600辊在公差带中的点数要大于64点,支撑辊在公差带中的点数要大于45点)。

6,粗糙度Ra的要求:φ800辊在0.8-1.2μm,φ600辊在0.5-0.8μm,支撑辊在1.0-1.6μm,即轧辊磨好后看不见砂轮拖尾线的痕迹。

7,磨好的辊要求轴承座打油,辊肩、辊头和耐磨板处均匀涂抹薄薄一层油,表面不能出现漏涂现象。

上、下辊辊面无肉眼可见裂纹,配对摆放在架子上。

9,上线轧辊要确认轧辊的各项数据,正确填写传递卡片。

10,正确填写和记录轧辊磨削记录和各项检测记录。

11,当班磨床工负责收集当班下线轧辊的辊票,不得缺少。

注意:各班以后调磨床用光辊不许用单辊吊具,只能用钢丝绳吊运,避免发生类似丙班的事故。

2003年10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