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导学案
科目:班级:姓名:组内评价:主备教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重难点:
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质疑、讨论、解疑——探究、拓展
学习过程:
一、简介作者、解题(结合课文提示注解回答)
1、陋室:。
2、铭:。
3、作者:。
二、初读课文。
(要求大声读,读正确、流利。
)
1、掌握下面字词的音义。
馨:()。
牍:()。
鸿儒:。
白丁:。
素琴:。
金经:。
丝竹:。
案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写出课文中押韵的字。
(ing in)
三、细读课文。
1、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从文中找出)
2、文末提出“何陋之有”,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原句:
这一句写环境。
⑵、原句:
这一句写朋友。
⑶、原句:
这一句写生活。
3、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4、小结写法:
作者的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
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
四、品味剖析,感受结构美。
1、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
作者在这里运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而在。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与陋室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作者将自己的陋室和、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相提并论,说明我本人也会和诸葛亮、杨子云那样被后人敬仰。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
3、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五、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称颂的是:
批评的是:
小结: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相关知识链接:
类比与对比的区别?
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
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反的事或物或人拿来比较.这样写可以突出你所要表达的感情,比如对某些事物的赞扬或是对某些事物的贬低,从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区别:类比都是引用和自身比较相同的,有共同性的,对比时引用有明显不同的,可以显出差别的。
(备注:类比与对比是一种写作手法,不是修辞方法)
反馈练习:
1、文章点题句是什么?
2、以古代圣贤自比的句子是什么?
3、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什么?
4、文中的“仙”和“龙”比喻什么样的人?能概括全文大意的词是什么?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