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长度设计应符合哪些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锚杆长度设计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锚杆长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5m并应超过潜在滑裂面1.5m;
2.土层锚杆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4m;
3.锚杆杆体下料长度应为锚杆自由段、锚固段及外露长度之和,外露长度须满足台座、腰梁尺寸及张拉作业要求。

2.锚杆布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锚杆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2.0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
2.锚杆锚固体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4.0m;
3.锚杆倾角宜为15°~25°,且不应大于45°。

3.双排扣件式脚手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1)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度不应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

4.锚杆的张拉与施加预应力锁定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1)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2)锚杆张拉顺序应考虑对邻近锚杆的影响。

3)锚杆宜张拉至设计荷载的0.9~1.0倍后再按设计要求锁定。

4)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锚杆杆体强度标准值的0.75倍。

5.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答;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6.地下连续墙有哪些特点?
答。

地下连续墙的优点及适用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时震动小、噪音低。

非常适合在城市施工。

2)墙体刚度大,用于基坑开挖时,可承受土压力,已经成为深基坑支护中重要的挡土支护结构。

3)防渗性能好。

地下连续墙几乎不渗水。

4)可以贴近施工。

由于具有上述几项优点,可以贴近原有建(构)筑物建造地下连续墙。

5)可用于逆作法施工。

6)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

7)可用作刚性基础。

8)占地少。

地下连续墙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如很弱的淤泥质土、含漂石的冲积层和超硬岩石等),施工难度很大。

2)如果施工方法不当或地质条件特殊,可能出现相邻墙段不能对齐和漏水问题。

3)地下连续墙如果用作临时挡土结构,比其他方法费用。

4)在城市施工时,泥浆处理比较麻烦。

7.工程中常见的挡墙结构有哪些?
答;1)钢板桩挡墙2)钢筋混凝土板桩挡墙3)钻孔灌注桩挡墙
4)H型钢支柱(或钢筋混凝土桩支柱)+木挡板支护墙
5)地下连续墙6)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7)旋喷桩帷幕墙8)环梁支护
8.地下连续墙施工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1.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段长度可根据槽壁稳定性及钢筋笼起吊能力的划分,宜为4~8m;
2.施工前宜进行墙槽成槽试验,确定施工工艺流程,选择操作技术参数;
3.槽段的长度、厚度、深度、倾斜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槽段长度(沿轴线方向)允许偏差±50mm;
——槽段厚度允许偏差±10mm;
——槽段倾斜度≤1/150。

9.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1)作业层上非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2)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3)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10. 脚手架立杆的对接、搭接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1)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边缘不应小于100mm。

11双排扣件式脚手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1)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度不应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
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

12. 钢筋挤压连接主要优点是什么?
答;(1)节约电能,可不使用明火。

(2)节约钢材。

(3)接头质量易于控制,便于检验。

(4)不受气候影响,可常年施工。

(5)施工简便,施工工效高。

13. 灌注桩施工中常使用的机械设备有哪些?
答;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因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其成孔方式分为干作业成孔和湿作业成孔两类,并有各自适应的施工机械。

对于干作业成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是螺旋钻孔机。

对于湿作业成孔,主要施工机械有冲抓锥成孔机、斗式钻头成孔机、冲击式钻孔机、潜水电钻机等。

14. 高层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大直径竖向钢筋连接方式有哪几种?
答;连接方式有:电渣压力焊技术;气压焊接技术;机械连接技术等
1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其温控指标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C;
2、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度(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C;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C/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C
16. 何为跳仓施工法?
答;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

17.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答;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18. 高层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大直径竖向钢筋连接方式有哪几种?
答;应为机械连接技术和电渣压力焊技术。

(气压焊接技术)
19.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采用哪些方法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
答;1、留置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3、跳仓法施工:跳仓的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40m,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7d,跳仓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

4、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宜规定合理的工期,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应采取确保工程质量的
措施。

( 1) 降低水泥水化热。

( 2)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 3)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 4) 改善约
束条件, 削减温度应力。

( 5)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1.可以采取低水化热的水泥
2.分层浇筑
3.砂石料采取降温措施
4.掺入粉煤灰
2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其温控指标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C;
2、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度(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C;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C/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C
21. 打桩的控制原则有哪些?
答;1)桩尖位于坚硬、硬塑的粘性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风化岩等土层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或桩尖标高可作为参考。

2)贯入度已达到而桩尖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其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规定的数值。

3)桩尖位于其他软土层时,以桩尖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可作参考。

4)打桩时,如控制指标已符合要求,而其他的指标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5)贯入度应通过试桩确定,或作打桩实验与有关单位确定。

22. 锚杆施工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1.锚杆钻孔水平方向孔距在垂直方向误差不宜大于100mm,偏斜度不应大于3%;
2.注浆管宜与锚杆杆体绑扎在一起,一次注浆管距孔底宜为100~200mm,二次注浆管的出浆孔应进行可灌密封处理;
3.浆体应按设计配制,一次灌浆宜选用灰砂比1∶1~1∶2、水灰比0.38~0.45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5~0.5的水泥浆,二次高压注浆宜使用水灰比0.45~0.55的水泥浆;
4.二次高压注浆压力宜控制在2.5~5.0MPa之间,注浆时间可根据注浆工艺试验确定或一次注浆锚固体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
5.锚杆的张拉与施加预应力(锁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1)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2)锚杆张拉顺序应考虑对邻近锚杆的影响;
3)锚杆宜张拉至设计荷载的0.9~1.0倍后,再按设计要求锁定;
4)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锚杆杆体强度标准值的0.75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