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金匮要略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学习金匮要略的认识
对学习《金匮要略》的认识
08中西医临床二班 200802050222
吕春仙
《金匮要略》为东汉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论述杂病诊治的首要专著。

因为它全面的总结了我国秦汉时期广大一家长期诊治杂病的临床经验,成功地揭示了杂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防治规律,并与《伤寒论》一道创立了中医病证参合诊治体系,特别是其所出诸方不仅法度严谨,疗效卓著,而且历经千余年临床检验而显示出了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所以它早就被列为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

通过学习了一个学期的《金匮要略》,其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它的每一个条文、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用的很精湛,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它用词质朴无华,但又富有灵活的变化,务求实事求是。

所述各病证详略不一,它所要表达的是:“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紧扣临床实践。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本就是一门桥梁课程,两头连接着理论与临床的密切关系,它们对于我们走向临床有很大的意义。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金匮要略》远比《伤寒论》难学、难理解、难掌握。

其原因主要有:文理古奥,多为繁体字;历经转辗传抄,增加了错简脱漏;其论述多侧重于举例,且以此例彼,交叉互见等等。

《金匮要略》所编排的条文,一般都是先围绕所轮病证“开门见山”的交待概念,继而进一步叙述其脉、因、证治、方药及治疗禁忌、预后等。

有的为了突出诊治中的某一问题而插入相应的条文,并且常常把内容相近的条文罗列在一起,使人们给好的理解和记忆。

《金匮要略》很重视疾病的发生和预防问题。

早在《内径?素问?刺法论》就提出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素问?评热病论》中也提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些发病学的观点《金匮要略》在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的第二点
“发病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就强调“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它们可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健康态。

说明人体安和和无病,你进有赖于元气等精微物质的充盈,更有赖于其正常运行,脏腑功能相互协调。

如肝的疏泄功能适宜、肺的宣降功能相当、脾的升举功能相宜等等,五脏和谐,营卫通畅,强调人体衡动才能保持健康;第二:治疗观。

元真通盛而通行于全身,脏腑经络之间的功能协调,则病情的转归属良好,很难发生传变,治愈的时间段,预后良好;第三:疾病观。

人体安和,不易受气邪发病。

若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则机体对气候的异常变化就相当敏感,各种客气邪风很容易作用于人体,导致疾病发生,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金匮要略》在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以肝病为例就来阐述五脏传变规律,可见本书提倡我们一开始就应该注重脏腑的传变规律。

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

”,其意为肝病实证在脾气不旺的时候必会传给脾,在脾气旺的时候,则不会传给脾,而不管脾气旺与不旺,肝病虚证军部传脾。

在《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和《素问?五行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等理论都体现了“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由此
即可将杂病发生这一传变的条件归纳为:已病之脏邪气实,受其所克的未病之脏脏气虚,两者缺一不可。

《金匮要略》在治疗方面始终不离《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的:“谨守病机,各司其所,逆而从之,从而逆之,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因而可得出:据虚实而治分攻补,正如书本首篇第17条所述“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即因脏腑功能失调,即易滋生水、湿、痰、食、瘀等有形病理产物。

又易招感风、寒、热、燥等无形外邪,更重的还为水热、血热、食热互结之证,按照顺序治疗有猪苓汤、桃仁承气汤、小承气汤等攻邪之要方。

也有治杂病不乏虚实夹杂之证
的方药,如葛根汤、白虎加人参汤、薯蓣丸等之类合攻补与一体的方剂;标本而治也分先后,在看病时,辨别标本的目的在于分清并见的疾病、症状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先后顺序。

本书开篇基此举例说明为:“病,医下之,续的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同时书中也很提倡用“因势利导”的治法,该法主要适用于治因正气占主导地位而造成特定发展趋势的病证,如书中“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里,其治疗四饮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地方法就是用了“因势利导”之法。

又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24条所述的“宿食在上脘,当吐之”治疗也是用了该法。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术领域中奠定杂病诊治基础的经典著作,是指引我们从理论走向临床的一把万能钥匙,是我们通往临床的必经之路,它不但在用药上、用方上,配伍上、辩证上以及治疗上给了我
们较多的指点和较好的方法,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在治疗、辨证方面的重要性。

总之,它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较为普遍得临床指导意义,我们在学习、运用它时要学会不断的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很好地使它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发挥其中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