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四、升华和凝华》_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实行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水平。
(2)根据观察结果实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理解。
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通过液态这个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碘升华凝华演示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1自然界中的三种状态。
2 固态和气态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
条件。
引入新课:通过固液液气之间能够相互变化引出固态和气态之
间是否能够相互变化。
实行新课教学
【教师】演示课本17页实验(碘升华凝华实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注意:该实验要缓慢加热。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
1,碘加热前是什么状态?
2,加热过程中碘有什么变化?
3,加热完后冷却过程中碘又有什么变化?
【说明】实验后引导学生分析物态变化过程。
尤其注意要分析到是固
态直接变成气态,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得出升华凝华的概念: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教师】碘升华时在加热说明升华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冷却时碘发生凝华说明凝华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思考分析得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教师】组织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关于升华凝华的例子。
在荧幕上给出图片。
【学生】学生交流讨论荧幕上例子的物态变化过程
【说明】该过程教师举出大量例子;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晾干,雾凇,窗户玻璃冰花,灯泡时间久了变黑,人工降雨,舞台
上的烟雾等现象。
学生实行积极地讨论与思考。
培养学生根
据观察结果实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
方法。
(用第7—14张幻灯片)
注意:询问清楚学生,玻璃上的冰花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为什
么?与学生一起实行分析。
【教师】组织学生总结物质三种状态的六种物态变化。
能够对照课本18页图1-28实行总结,再以物态变化过程中是吸热
还是放热实行总结。
【学生】积极地回顾所学物态变化实行总结。
【说明】此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复习前面所学习的几种物态变化还使学生把现在六种物态变化实行系统的理解和巩固。
(第15 16张幻灯片)课堂练习(17 18张幻灯片)
1.课本18页第一题
2.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B 卫生球变小了。
C 水结冰。
D 夏天衣服被晒干。
E 冰化成水。
F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G 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知道雾雪露霜是怎么样形成的?
【学生】积极地实行交流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见解。
【说明】学生说出不同的意见,教师综合不同的意见与学生实行分析,以此来锻炼学生灵活使用物理知识的水平,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解决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形成原因,为下一节课第六
节学习自然界中水循环做好准备。
课堂总结
由学生叙述所学的基础知识。
总结后学生欣赏因为物态变化自然界的奇妙景观:美丽的雪景,美丽的
霜景,以及美丽的雾凇景观。
激发学生课后学习兴趣,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理解。
布置作业
1,课本18页第二题
2,通过书刊网络等各种资料了解自然界水循环。
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1概念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凝华放热
2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
3三种状态的六种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