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的两极分化情况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还影响了教
师的上课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学生身上分析原因,还要从教师自
身原因分析,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消除两极分化现象带来的影响,提升学
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教学教学两极分化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如今,据教师教学发现,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
越来越严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越来越优秀,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越来越没有信心,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拉低了班级的总平均分,使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
为什么会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呢?本笔者对其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对应
的教学策略。
一、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
(一)学生的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情感容易强烈波动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学生意志力都不是很
坚定,在学习的时候容易被一些外在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严重影响学生成绩的
提高。
另外,导致数学教学两极分化严重的另一原因便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不足,自制力也不坚定。
当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想要去了解,学习并探索的时候,学生便会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数学;然而当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致缺缺时,学生不会心甘情愿去浪费太多时间去做数学题,在上课时,学生也不会认真
听讲,在课后也不会积极地解决习题,遇到难题时,学生的第一想法不是去研究,而是放弃,长此以往,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好,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
生成绩越来越差,导致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
(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自信心下降
数学学习中最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知
识掌握不牢靠。
数学虽然是一门理性学科,但是还需要对它的概念以及定理进行
记忆,因为如果不能掌握好概念,学生就不能正确的理解题目,就容易导致学生
解错题目,使基础扎实的学生获得较高的成绩,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有自信,而基
础薄弱的学生便会取得很少的分数,久而久之,导致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现象越来
越严重。
比如“相似三角形”,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学生很难对一道题做出正确
的解答。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老套,课堂枯燥无味
数学本就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最终导致课堂枯燥无味。
在课堂上,很多教师只会对教材上的理论进行讲解,并不会对知识进行拓展,而且,教师也不会为学生列举适当的例题,只会根据教
材来为学生讲课,导致数学课堂缺少新颖,使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直线下降。
二、应对初中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现象的策略
(一)培养坚定的意志力,教给学生方法,促进学生兴趣的提升
初中阶段的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不
相关的事物所吸引,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也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因为不自觉,可能在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课下任务,可是学习成绩依然很不理想。
这就是因为
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所以,教师要让
学生们会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
在数学这个学科中,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但是教师所给的学习方法也不是适用
于所有学生的,有些学生适合小组学习,而有些学生适合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在
授课的过程中要学会因材施教。
例如,对于适合小组学习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
安排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其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中讨论,这样得
出的答案更加深刻。
对于适合自主学习的学生,可以安排学生自主预习,自主复习。
只有找到了适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的所在,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毕竟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对于学
习好的学生要求稍微高点,让学生自己不断进行突破,而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教
师应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另外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数学
基本知识有两大方面:一是概念和定理,二是固定的解题套路。
对于概念和定理,教师应该进行细致的讲解,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使学生能够靠理解来记忆公式
和定理。
对于固定的解题套路,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为学生详细的讲解一道例题,
然后再为学生安排两到三道题,以帮助学生消化上课时所学到的解题方法,进而
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总复习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
对整本书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梳理,形成知识框图,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准确并迅速
地记忆知识。
(三)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优化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
比如,教
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与学生有感情的交流,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
时而耐心地进行指导,在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要耐心地疏导,而不是一味地责罚,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想法,更加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另外,在
课堂上,教师不能单纯地只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应该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拓展,
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历。
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遇到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题型时,教师应该让学
生进行画图,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做题,为同
学展现解题过程。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的两极分化情况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还影
响了教师的上课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学生身上分析原因,还要从
教师自身原因分析,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消除两极分化现象带来的影响,
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龙图;论造成初中数学“两极化”的原因与应对措施[J];中华少年;2014(12)
[2]刘浩;关于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的探究[J];西江文艺;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