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养护管理技术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养护管理技术手册
钢箱梁,下部结构为混凝土墩柱和基础,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
1.2养护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桥梁养护管理的目的是保障桥梁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
管理原则包括科学、规范、预防为主、维修与养护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确保养护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1.3养护工程分类与管理
养护工程分为经常性养护和定期养护。
经常性养护包括桥面系及附属结构的外观情况和上下部结构的异常变化检查,定期养护包括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和养护。
养护管理应根据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和维修等级进行分类和管理。
2一般规定
2.1桥梁检查
桥梁检查应按照养护管理规定进行,包括经常性检查和定期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桥面系及附属结构的外观情况和上下部结构的异常变化。
2.2桥梁检测
桥梁检测是指利用各种检测手段和设备对桥梁进行技术状况评定、承载能力鉴定等,以便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
2.3桥梁评定
桥梁评定是指对桥梁的技术状况进行评估,确定其技术状况等级和维修等级,以便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和维修计划。
3经常性检查
3.1桥面系及附属结构的外观情况
经常性检查应注意桥面系及附属结构的裂缝、鼓包、损坏、渗漏等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养护,确保桥面的平整和防水性能。
3.2上下部结构异常变化
上下部结构异常变化包括桥墩、墩柱、墩台、梁端、伸缩缝等部位的变化情况。
应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和评定,及时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
4定期检查与养护
4.1桥梁定期检查的目的、周期、工作程序与要求
桥梁定期检查的目的是对桥梁的技术状况进行评估,确定其技术状况等级和维修等级,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和维修计划。
定期检查周期应根据桥梁的使用情况、技术状况等级、养护管理要求等因素确定。
4.2检测项目
桥梁定期检查的检测项目包括桥梁的上下部结构、伸缩缝、桥面系及附属结构等方面。
4.3检测方法
桥梁定期检查应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和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定期检查记录
桥梁定期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查时间、地点、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信息,以便于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和维修计划。
5特殊检查和养护
5.1特殊检查和养护的目的和内容
特殊检查和养护是指对桥梁的特殊部位、特殊情况进行检查和养护,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特殊检查和养护的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5.2特殊检查条件
特殊检查应根据桥梁的使用情况、技术状况等级、养护管理要求等因素确定检查条件。
5.3特殊检查过程
特殊检查应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和设备,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4特殊检查方法
特殊检查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桥梁技术状况等级及维修等级
6.1各部件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桥梁各部件的技术状况评定应根据规定的评定方法进行,确定其技术状况等级和维修等级。
6.2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应根据各部件的技术状况等级综合评定,确定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和维修等级。
6.3承载能力鉴定
桥梁承载能力鉴定应根据规定的方法进行,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和维修计划。
7技术管理
7.1一般规定
桥梁养护管理应按照科学、规范、预防为主、维修与养护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确保养护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1.2 养护管理
1.2.1 目的
加强对黄河公路大桥的例行检查、保养和维护,保证桥梁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其正常运营和安全畅通。
1.2.2 原则
1.认真开展路况桥况调查,分析桥梁的技术状况,采取有效、先进、经济的技术措施。
2.在工程实施中所采用的材料、设备与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与规范的要求,加强养护工作的各种材料试验及施工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
3.推广路面、桥梁管理系统,建立道路数据库,实现病害控制,使现有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4.实施道路桥梁科学养护与规范化管理,提升桥梁管理技术水平,提高路段的整体服务水平。
5.认真做好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积极开发,采用自动化观测和计算机处理技术,为道路规划、设计、养护、管理、科研及社会各方面提供全面、连续、可靠的交通情况信息资料。
6.改革养护生产组织形式,管好、用好现有的养护机具设备,积极引进、改造、研制养护机械,逐步实现养护机械装备标准化、系列化,以保障养护工作质量,提高养护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
7.加强对交通工程设施、收费设施、服务管理设施等的维修、更新工作,保障道路的服务水平。
1.3 养护工程分类与管理
公路桥梁的养护按其工程性质、规模大小、技术性繁简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善四类。
具体划分为: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中小修保养工程是对公路桥梁及其设施进行预防保养和修补轻微损坏部分的工作,每日按月(旬)计划进行。
中修工程则是对公路桥梁设施的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每年(季)安排计划并实施。
大修工程则是对公路桥梁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在原技术等级范围内
进行局部改善和个别增建以逐步提高其通行能力的工程项目,通常根据批准的年度计划的工程预算来组织实施。
改善工程是为了分期逐段提高技术等级,或通过改善显著提高通行能力的较大工程项目。
桥梁检查应包括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等方面。
日常检查主要是对桥面设施及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的检查,检查周期根据桥梁技术状况而定。
定期检测为评定桥梁使用功能,制定管理养护计划提供基本数据,对桥梁主体结构及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测,检测周期每年一次。
特殊检测则由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承担。
桥梁评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对桥梁进行检查,系统地掌握其技术状况,及时发现缺损和相关环境的变化。
根据检查结果,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分类评定,制定相应的养护对策。
建立桥梁管理系统和桥梁数据库,健全桥梁养护技术档案,实施病害监控,实行科学决策。
桥梁评定分为一般评定和适应性评定。
一般评定是根据桥梁定期检查资料,综合评定桥梁各部件技术状况,确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并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
桥梁适应性评定包括评定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通行能力、抗洪能力等内容,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及能力的单位进行,并提出养护、改造方案。
桥梁定期检查结束后,应对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进行评定。
经常检查主要是对桥面设施、上下部结构及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
若发现桥梁重要部件缺损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应立即安排定期检查。
同时,若发现桥梁重要部件存在明显缺损,应及时向上级提交专项报告。
日常检查应对桥面系及附属结构的外观情况进行检查,采用目测方法,配以照相机、望远镜等简单工具量测,当场填表,登记所检查项目的缺损类型,估计缺损范围及养护工作量,提出相应的小修保养措施,为编制桥梁养护(小修保养)计划提供依据。
上下部结构异常变化主要包括桥面构造、桥梁跨越部分的承载结构以及桥梁支座、桥墩、桥台及墩台基础。
对于上部结
构,应注意桥面系的养护,不得随意增加荷载,更新后的横坡和纵坡应满足排水要求,管线安全保护设施、灯杆和泄水管应完好有效。
对于混凝土铺装层的病割处理和防护,应剔除严重脱落、露筋的部分,重新做混凝土铺装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但伸缩装置必须重新处理。
对于桥面的修补,应确定修补范围,划线并切割成顺桥方向的矩形,不得扰动完好部分,切割深度应小于铺装厚度,但应满足桥面维修最小厚度,不得损坏防水层。
损坏的防水层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修补。
The n of old and new concrete is good on the bridge。
For bridge deck maintenance。
n can be carried out using half-lane
work and half-lane traffic。
Regarding the maintenance。
disease treatment。
and repair of asphalt concrete bridge decks。
it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current nal standards。
In cases where the bridge deck structure has been soaked in water for a long time。
resulting in detachment or bulging。
effective drainag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fter the repair surface has dried。
the surface layer can be repaired。
When repairing the waterproof layer of the bridge deck。
damaged areas should be repaired in a timely manner。
and the repair should meet n requirements。
After the repair。
the waterproof performance。
overall strength。
n strength with the lower layer。
and durability of the waterproof layer should meet
the original design requirements。
Regarding the repair of the waterproof concrete structural layer。
when the surface layer is slightly peeled off or powdered
but the overall strength is not affected。
and the waterproof concrete layer is firmly connected to the lower layer。
the peeled
off surface layer and powdered material should be thoroughly removed。
When the waterproof concrete is eroded。
the surface layer is severely powdered and the strength is ced。
or the waterproof concrete layer has e detached from the lower layer。
the entire layer should be completely removed and then re-poured。
When cleaning the peeled off surface layer。
it should be cleaned until the surface with strength is completely exposed。
When removing damaged structural layers。
the cleaning boundary
should be cut out before cleaning。
The cleaning should be thorough and no hidden dangers should be left。
The intact parts should be avoided from being disturbed。
When cleaning the steel mesh structure of the waterproof concrete layer。
the integrity of the original steel mesh structure should be ensured。
Before pouring new concrete。
the working surface (including the edge) should be clean and rough。
The selected waterproof concrete seepage grade should be higher than P6 and should not be lower than the original design requirements。
On roads that use snow removal agents。
the n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the waterproof concrete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0.8.It is strictly prohibited to use ordinary ned concrete instead of waterproof concrete。
Regarding the repair of guardrails。
when the protective guardrails have us fading or surface peeling。
they should be removed and repair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int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the surface coating should be uniform。
not leaking。
and not flowing。
When the guardrail is usly deformed。
broken。
or damaged due to n。
it should be restored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structure and installed
neatly and firmly。
The guardrail or fence at the n device should meet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bridge due to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the n device or sleeve mechanism should not be welded。
Temporary prot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firm and conspicuous。
and should not be used for more than two weeks。
Regarding the bridge head scaffolding。
it should be intact。
and the sinking amount should not be greater than the specified value in the ns。
When there are local pits or loose areas。
they should be repaired。
Regarding the rced concrete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
structural cracks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cracks should be observed once a year。
Structural cracks should be checked in areas under n and shear。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cracks should be checked in areas with larger components.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处理方法应根据裂缝类型和构件抗裂等级而定。
同时,恒载裂缝的最大限值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对于表面温度裂缝,可采用封闭处理。
对于结构裂缝,应根据抗裂等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查明开
裂原因、进行裂缝危害评估并确定处理措施。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压区的裂缝,应立即委托检测部门进行结构可靠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受拉区的结构性裂缝,应进行裂缝危害性评估并确定处理措施。
当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出现混凝土剥落或露筋等现象时,应及时清除钢筋锈迹并凿去表面松动的混凝土,然后进行修补。
对于损坏面积较大的结构,凿除混凝土后不得明显降低结构的承载力,必要时宜采用分批修补。
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锚固端的封端混凝土出现裂缝、剥落、渗漏、穿孔或预应力锚具暴露时,应及时对预应力锚具刷防锈漆并重做封端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构件出现明显的损伤、变形或移位时,应进行特殊检测评估并进行修复或加固。
当主梁挠度超过规定允许值时,应进行结构评估并提出加固措施。
加固可采用横向联系损伤、桥梁各构件不能共同受力的板梁桥的桥面补强或修复加固横向联系。
对于梁的刚度、强度、稳定性
及抗裂性不足的情况,可以采用加大结构断面尺寸或增加钢筋数等方法进行加固。
下部结构包括桥梁支座、桥台、桥墩、墩台和基础。
桥梁支座是桥梁上下部结构的结合点,一旦损坏将严重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应经常养护,保证其处于正常的传递功能状态。
支座的养护工作应保持各部位完整、清洁、不积水,涂上润滑油,并确保固定支座的锚栓坚固,支承垫板平整和紧密,接合螺栓紧密牢固。
如果支座出现缺陷或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1.滑动面出现不平整、裂纹和切口时,需要更换。
梁的支点承压不均匀时,应进行调整。
支座板翘起、扭曲或断裂时,需要更换或补充,焊缝开裂时需要修复。
橡胶支座老化变质时需要更换。
2.墩台表面需要保持清洁,及时清除青苔、杂草、荆棘和污秽物。
如果水泥混凝土表面发生侵蚀剥落、蜂窝、麻面等病害,应及时将周围凿毛洗净,并用水泥砂浆抹平。
3.经常检查桥台的位移及下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墩、柱、基础应无裂纹、无破损;护坡应无错台、无鼓包、无断裂,外表保持混凝土本色。
在交叉工程中,部分
墩、柱位于中间分隔带或路缘石附近,需要密切注意其护墩圬工是否被车辆撞坏,若有应立即修复。
4.伸缩装置的一般养护应符合以下规定:伸缩装置应平整、直顺、伸缩自如,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有堵塞时应及时清除,出现渗漏、变形、开裂、行车有异常响声或跳车时应及时维修。
保养周期每年应2次。
橡胶带(止水带)损坏后应及时更换。
密封橡胶带的选择应满足原设计的规格和性能要求。
减震橡胶块老化时应及时更换。
滑动机构异常变形应及时维修更换。
5.当伸缩装置出现损坏而无法修复时,应选用原型号伸缩
装置产品进行整体更换。
选用其他类型(型号)伸缩装置产品时,应符合以下规定:新型伸缩装置的伸缩量和承载能力应满足原设计要求,并应满足防水要求。
伸缩装置的安装高度应小于桥面板至桥面层表面间的高度差。
应对伸缩量值进行重新计算。
6.伸缩装置的更换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伸缩装置的安装
宽度应根据施工时的气温计算确定;安装放线时间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差变化最小的时间段内。
应满足新伸缩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
在安装连接点处,桥面板(梁)的锚固预埋件有缺损时,应打孔补植连接锚筋。
伸缩装置在安装焊接时,连接筋与锚盘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焊接要求,严禁点焊连接。
安装伸缩装置所
使用的水泥混凝土保护带,其设计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得小于C40,且应具有早强性能;保护带宜采用钢纤维混凝土。
应保证伸缩装置中间和梁头与桥台(梁端头)之间充分隔离、封闭,宜采用硬塑料泡沫板进行充填;伸缩装置的型钢下部和后部,应保证混凝土完全充满。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且伸缩装置全部安装完好后,方可恢复交通。
特殊检查和养护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解决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
内容包括对桥梁的结构、材料、设备、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维修、加固、改造方案,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5.2专门检查
专门检查是指对桥梁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和评估,包括结构安全评估、材料性能评估、设备状态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
检查结果将作为制定桥梁养护计划和维修方案的重要依据。
5.3应急检查
应急检查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对桥梁进行的检查和评估,目的是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出现的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应急检查需要迅速响应,采用快速、有效的方法进行,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4特殊养护
特殊养护是指针对桥梁特殊问题或特殊需求进行的养护措施,包括加固、改造、修缮、保养等方面。
特殊养护需要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和养护需求进行制定和实施,确保养护效果和安全运行。
特殊检查是通过采用仪器、设备等特殊手段和科学方法来查清桥梁的病害原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抗灾能力,从而确定桥梁的技术状况。
特殊检查的条件包括桥梁遭受洪水冲刷、流水、漂流物、船舶或车辆撞击、滑坡、地震、风灾、化学剂腐蚀、车辆荷载超过桥梁限载得车辆通过等特殊灾害造成结构损伤,以及常规定期检测中难以判明是否安全的桥梁等。
此外,为提高或达到设计承载等级而需要进行修复加固、改建、扩建的桥梁、超过设计年限,需延长适用的桥梁、常规定期检测中桥梁技术状况被评定为不合格级的桥梁以及常规定期检测发现加速退化的桥梁构件需要补充检测的桥梁也需要进行特殊检查。
特殊检查的过程包括在实施特殊检测前,检测单位需搜集竣工资料、识别和鉴定桥梁结构的主要材料以及它们的强度、特殊检测的原因、影响桥梁承载能力的因素、历次桥梁定期检测和特殊检测报告、历次维修资料以及交通量统计资料等资料。
随后进行桥梁特殊检测,包括结构材料缺损状况诊断和结构整体性能、功能状况评估。
最后,编写特殊检测报告。
特殊检查的方法应根据材料缺损的类型、位置和检测的要求,选择表面测量、无损检测技术和局部取试样等方法。
试样宜在有代表性构件的次要部位获取。
检测与评估应依照相应的试验标准进行。
结构整体性能、功能状况评估应根据诊断的构件材料质量及其在结构中的实际功能,用计算分析评估结构承载能力。
当计算分析评估不满足或难以确定时,用静力荷载方法鉴定结构承载能力,用动力荷载方法测定结构力学性能参数和震动参数。
结构计算、荷载试验和评估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桥梁技术状况等级及维修等级评定方法包括一般评定和适应性评定。
一般评定是根据桥梁定期检查资料,通过对桥梁各
部件技术状况的综合评定,确定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提出各类桥梁的养护措施。
一般评定由负责定期检查者完成。
根据规范,全桥总体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宜采用考虑桥梁各部件权重的综合评定方法。
也可按重要部件最差的缺损状况评定,或对照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详见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进行评定。
桥梁适应性评定是根据桥梁定期和特殊检查的资料,结合试验和结构受力分析,评定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通行能力和抗洪能力,提出桥梁养护和改造方案的工作。
委托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进行评定工作,并可与桥梁的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结合进行。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分为一、二、三、四类四个等级。
一类为完好或良好状态,二类为较好状态,三类为较差状态,四类为很差或危险状态。
四类桥梁中,重要部件出现严重功能性病害,并继续扩展,实际承载能力比设计承载能力降低25%以上,影响通行安全,被称为危桥。
桥梁荷载试验一般包括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两部分。
桥梁结构试验可分为试验计划、试验准备、加载试验与观测以及试验资料整理分析与总结四个阶段。
桥梁的养护包括桥梁及其附属设施的检测评估、养护工程以及建立档案背资料。
桥梁的养护工程宜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加固和改扩建工程。
其中保养和小修是对管辖范围内的桥梁进行日常围护和小修作业;中修工程是对桥梁的一般性损坏进行修理,恢复桥梁原有的技术水平和标准的工程;大修工程是对桥梁的较大的损坏进行综合治理,全面恢复到原有技术水平和标准的工程及对桥梁结构维修改造的工程;加固和改扩建工程是对桥梁因不适应现有的交通量、载重量增长的需要及桥梁结构严重损坏,需恢复和提高技术等级标准,显著提高其运行能力的工程。
桥梁养护部门应建立养护档案,以一座桥梁为单位建档。
养护档案应包括桥梁主要技术资料、施工竣工资料、养护技术文件、巡检、检测、测试资料、桥梁自振频率、桥上架设管线等技术文件及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