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苏教版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0 第4单元 课时分层训练32 定量实验和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二) 定量实验和化学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A组专项根底达标
(建议用时:30分钟)
1.“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的实验新方法,以减少污染,防止浪费等。
以下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是()
【导学号:37742301】A.用铜与浓硫酸反响制取CuSO4,并用少量品红溶液吸收尾气
B.将CO复原Fe2O3后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
C.用CCl4完成萃取操作练习时,将溴水改成碘水
D.将Zn和稀硫酸制H2后的废液倒入水槽后再清洗玻璃仪器
C[少量品红溶液可以用来检验SO2气体,但不能用来吸收尾气,A项错误;CO复原Fe2O3后的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B项错误;溴易挥发,而碘不易挥发,C项正确;锌与稀硫酸制氢气后的废液倒入水槽会污染环境,D项错误。
]
2.(2021·武汉调研)现有Na2SO3和Na2SO4混合物样品a g,为了测定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A.将样品配制成溶液V1 mL,取其中25.00 mL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标准KMnO4溶液V2 mL
B.向样品中加足量H2O2,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枯燥,称量其质量为b g
C.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响后,再参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枯燥,称量其质量为c g
D.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响,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HSO3的洗气瓶、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盛有碱石灰的枯燥管Ⅰ、盛有碱石
灰的枯燥管Ⅱ,测得枯燥管Ⅰ增加d g
D[D项设计的方案中,因装置中的SO2不能全部排出而残留,造成所测盛放碱石灰的枯燥管Ⅰ质量增加值偏小,故不合理。
]
3.(2021·陕西九校联考)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常用于创面、溃疡面及痔疮的镇痛。
合成该有机物的反响原理、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图如下:
相对分子质
量密度/(g·cm-
3)
熔点/℃沸点/℃水中溶解度
乙醇46 与水任意比
互溶
对氨基
苯甲酸
137 188 微溶于水对氨基苯
甲酸乙酯165 90 172
难溶于水易
溶于醇、醚
类
合成反响:如下图,在圆底烧瓶中参加0.4 g(约0.002 9 mol)对氨基
苯甲酸和0.082 mol乙醇,振荡溶解,将烧瓶置于冰水浴并参加0.22 mL
浓硫酸(0.004 mol),将反响混合物在水浴中加热回流1 h,并不时振荡。
别离提纯:冷却后,分批参加10%NaHCO3溶液直至无明显气泡产
生,再加少量NaHCO3溶液至pH≈9,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分两次萃取,并向醚层参加无水硫酸钠,蒸出醚层,冷却结晶,最终得到产物0.2 g。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合成反响的实验步骤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合成反响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宜的是________。
A .10 mL
B .25 mL
C .50 mL
(4)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必须进展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乙醚层位于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别离提纯操作参加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合成反响中参加过量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别离提纯过程中参加10% NaHCO 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苯佐卡因的产率为________(保存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仪器A 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的原因是有利于浓硫酸稀释时热量的散发。
(2)用圆底烧瓶或蒸馏烧瓶对液体加热时必须参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故合成反响的实验步骤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参加沸石或碎瓷片。
(3)0.082 mol 乙醇的质量为0.082 mol ×46 g·mol -1=3.772 g ;乙醇的
体积V =m ρ= 3.772 g 0.79 g·cm -3
=4.77 cm 3;对氨基苯甲酸的熔点为188 ℃,常温下对氨基苯甲酸为固体;浓硫酸的体积0.22 mL ,三者混合后溶液体积约为5 mL ,根据圆底烧瓶的选取规那么,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2,应选取10 mL 圆底烧瓶,A 项正确。
(4)分液漏斗在使用之前必须进展的操作是检漏,乙醚的密度比水小,乙醚层位于上层;别离提纯操作参加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吸水,作枯燥剂。
(5)合成反响中参加过量乙醇,促进反响正向进展,提高对氨基苯甲酸的转化率;在反响中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故参加10% NaHCO 3溶液的作用就是中和过量的硫酸,调节pH 。
(6)由化学方程式知乙醇过量,故0.002 9 mol 对氨基苯甲酸生成0.002 9 mol 苯佐卡因(C 9H 11NO 2),苯佐卡因的质量为0.002 9 mol ×165 g·mol -1×100%≈41.8%。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有利于热量的散发
(2)参加沸石(或碎瓷片)
(3)A
(4)检漏 上层 作枯燥剂
(5)提高对氨基苯甲酸的转化率 中和过量的浓硫酸和调节pH
(6)41.8%
4.(2021·山西四校联考)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响,某化学兴趣小组进展如下实验。
实验Ⅰ:反响产物的定性探究
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展实验:
(1)F 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装置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毕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后,证明A 装置试管中反响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反响产物的定量探究
(5)在铜与浓硫酸反响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且黑色物质为Cu 2S 。
产生Cu 2S 的反响为a Cu +b H 2SO 4=====△c Cu 2S +d CuSO 4+e H 2O 。
那么a ∶b =
________。
(6)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响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 mL 溶液,取该溶液25.00 mL 参加足量KI 溶液中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0.36 mol·L
-1的Na 2S 2O 3溶液滴定生成的I 2,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Na 2S 2O 3溶液25.00 mL 。
假设反响消耗铜的质量为 6.4 g ,那么硫酸铜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
(:2Cu 2+
+4I -===2CuI ↓+I 2,2S 2O 2-3+I 2===S 4O 2-6+2I -)
[解析] (1)F 装置中NaOH 溶液吸收产生的SO 2气体,该气体与过量NaOH 溶液反响生成Na 2SO 3;铜与浓硫酸反响有水生成,故B 装置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的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铜。
(2)浓硫酸与铜的反响中,一局部+6价硫元素被复原为+4价硫元素,生成SO 2,而反响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故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大于氢元素的氧化性,实验过程中通过检验有无氢气和SO 2生成来比拟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与氢元素的氧化性的强弱。
(3)撤掉所有酒精灯之前,需要使铜丝脱离浓硫酸,停顿浓硫酸与铜的反响,同时关闭K 1、K 2,防止溶液倒吸。
(4)将A 装置中试管内冷却后的混合物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稀释,边倒边搅拌,观察是否有蓝色出现。
(5)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元素守恒可列等式:a =2c +d ①,2b =2e ②,b =c +d ③,4b =4d +e
④,联立①②③④解得a =54e ,b =e ,c =14e ,d =34e ,故a ∶b =5∶4。
(6)根据给
出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关系式:2Cu 2+~I 2~2S 2O 2-3,即Cu 2+~S 2O 2-3,因此n (Cu
2+)=n (S 2O 2-3)=0.36 mol·
L -1××10-3 L ×250.00 mL 25.00 mL =0.09 mol ,故硫酸铜的产率为0.09 mol ×64 g·mol -1
6.4 g
×100%=90%。
[答案] (1)SO 2+2OH -===SO 2-3+H 2O 白色粉末变蓝色 (2)D 装置中黑色
固体无明显变化,E 装置中溶液的红色褪去 (3)拉起铜丝,关闭K 1、K 2 (4)将A 装置中试管内冷却后的混合物沿杯壁(或玻璃棒)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观察是否有蓝色出现
(5)5∶4(或1.25) (6)90%
5.(2021·石家庄模拟)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列装置(固定装置略)验证CO 能复原CuO ,并探究其复原产物的组成。
请答复:
【导学号:37742302】
(1)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i→()()→()()→()()→()()→()()→尾气处理(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说明CO能复原CuO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处理尾气的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去掉B装置,那么可能产生的影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各装置按正确的顺序连接后进展实验。
当反响完毕后,F处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全部变为红色。
[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Cu2O在酸性溶液中能生成Cu和Cu2+。
[提出猜测]红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①Cu;②Cu2O;
③________。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猜测,分别取少量红色固体放入试管中,进展如下实验。
编号),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1)装置E用来制备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也生成水,需要用装置B中的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装置D中二氧化碳与碳粉反
响生成CO,从装置D中出来的CO中含有二氧化碳,需要用装置A中的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装置F中进展CO复原CuO的反响,装置C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i→cd→gh(或hg)→ab→jk(或kj)→fe→尾气处理。
(2)CO复原CuO时生成红色的单质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该实验尾气中主要含有CO2和有毒的CO,CO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后转化为无毒的CO2。
(4)水蒸气与炽热的碳反响时,生成的氢气也具有复原性,干扰了CO复原CuO的探究。
(5)CO复原CuO后的固体产物为红色,而Cu、Cu2O 均为红色,故产物中可能含有两者之一或两者都有。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Cu、Cu2O都氧化,故用稀硝酸不能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
常温下,稀硫酸与Cu 不反响;Cu2O在酸性溶液中能生成Cu和Cu2+。
[答案](1)c d g h(或h g)a b j k(或k j)f e(2)F处硬质玻璃管的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出一点即可)(3)点燃烧掉或用气囊收集
(4)NaHCO3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在高温下能与碳粉反响生成H2,对实验产生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5)Cu和Cu2O的混合物a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Cu2O+14HNO3(稀)===6Cu(NO3)2+2NO↑+7H2O Cu
B组专项能力提升
(建议用时:20分钟)
6.亚硝酸钙[Ca(NO2)2]是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原料,可配制成混凝土防冻剂、钢筋阻锈剂等。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亚硝酸钙,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装置略去)。
【导学号:37742303】
:2NO+CaO2===Ca(NO2)2;2NO2+CaO2===Ca(NO3)2。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向三颈烧瓶中参加稀硝酸之前,应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3)装置F中,酸性K2Cr2O7溶液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3,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Cr3+),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可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响,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反响原理为Ca(OH)2+NO+NO2===Ca(NO2)2+H2O。
其局部工艺流程如下:
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
①假设n(NO)∶n(NO2)>1∶1,那么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n(NO)∶n(NO2)<1∶1,那么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a(NO2)2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因为其遇酸会发生分解,产生NO气体。
取a g某样品参加过量的稀硫酸中,发生反响产生b L(标准状况)气体,那么该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解析](1)向三颈烧瓶中参加稀硝酸之前,应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除装置中的O2,防止生成的NO被氧化为NO2,发生反响2NO2+CaO2===Ca(NO3)2,造成产品纯度降低。
(2)由于硝酸具有挥发性,同时可能产生少量NO2,这样会干扰实验结果,可以在B洗气瓶中盛放蒸馏水,除去硝酸蒸气和NO2。
(3)装置F中,剩余的NO被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成NO-3,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Cr3+),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2-7+2NO+6H+===2Cr3++2NO-3+3H2O。
(4)控制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与石灰乳发生反响:Ca(OH)2+NO+NO2===Ca(NO2)2+H2O。
假设n(NO)∶n(NO2)>1∶1,混合气体
发生上述反响后,NO有剩余且不能被石灰乳吸收,导致排放的气体中NO含量升高。
假设n(NO)∶n(NO2)<1∶1,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响后,NO2有剩余,可与Ca(OH)2发生反响生成Ca(NO3)2,导致产品中Ca(NO3)2含量升高。
(5)由题干信息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3Ca(NO2)2+2H2SO4===Ca(NO3)2+2CaSO4+4NO↑+2H2O,由生成b
22.4mol NO知,消耗Ca(NO2)2b g,那么该样品的纯度为错误!
×100%=442b a%。
[答案](1)排除装置中的O2,防止其将生成的NO氧化为NO2(2)U形枯燥管蒸馏水(3)Cr2O2-7+2NO+6H+===2Cr3++2NO-3+3H2O(4)①排放气体
中NO含量升高②产品中Ca(NO3)2含量升高(5)442b a%
7.(2021·郑州模拟)碱式碳酸铜是一种化工原料,化学式用m Cu(OH)2·n CuCO3表示。
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的步骤如下:Ⅰ.废铜屑制硫酸铜
方案1:将浓硫酸参加到盛有废铜屑的大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响后过滤得到硫酸铜溶液。
方案2:将铜屑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残留固体溶于稀硫酸。
Ⅱ.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①向大试管中参加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
②水浴加热到70 ℃左右;
③用0.4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5,振荡、静置、过滤;
④用热水洗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制备硫酸铜的最正确方案为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过滤后,滤液中有SO2-4,检验SO2-4的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用热水洗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如下方法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取34.6 g纯洁物m Cu(OH)2·n CuCO3,在硬质试管中充分灼烧,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足量的碱石灰,完全吸收后浓硫酸增加1.8 g,碱石灰增加8.8 g。
利用上述数据推算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方案1和方案2相比拟,方案1产生污染气体,且生成一样物质的量的硫酸铜,方案1消耗原料多。
(2)检验硫酸根应先参加盐酸,排除CO2-3的干扰,再参加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那么含有SO2-4。
(3)用热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沉淀外表附有的可溶性离子。
(4)浓硫酸吸收水,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
根
据n(H2O)=
1.8 g
18 g/mol=0.1 mol、n(CO2)=
8.8 g
44 g/mol=0.2 mol,可得
m
n=
1
2,故该碱
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OH)2·2CuCO3。
[答案](1)方案2无污染、节约原料
(2)取滤液少许,参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参加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
(3)除去产品外表杂质
(4)Cu(OH)2·2Cu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