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腕典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士断腕典故
壮士断腕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唐·窦皐的《述书赋下》,后来在《三国志·魏志·陈泰传》中也有所记载。
意思是指壮士在危急关头,不惜当机立断,斩断自己的手腕,以保全大局。
故事说的是蜀国大将姜维和夏侯霸突然带领大队人马进犯魏国边境。
姜维率领几万人马,向狄道发动进攻,打算夺取狄道,以此灭灭魏军的气焰。
陈泰命令雍州刺史王经领兵去阻挡姜维。
王经领兵与姜维交战,结果吃了败仗,只剩下一万多兵马,退到狄道据守。
姜维率领大军把狄道城围得水泄不通,王经只能龟缩在城中等待援兵来救。
陈泰得到前线战败的消息,急忙领兵去救援,在途中与同邓艾大军相遇,于是他们一同赶往陇西。
邓艾见局势危急,打算放弃狄道坚守其他城池。
他对陈泰说:“姜维刚刚获得大胜,军队士气正旺。
王经大败,手下人马不足,我们贸然进攻很难取胜。
不如等到姜维的军队松懈下来后再想办法救援狄道。
古人曾说,毒蛇咬手,壮士就把手腕子砍下去,来保存性命。
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我的意见。
” 必须速战,要像迅雷不及掩耳那样袭击他。
”
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在危急关头能够果断地作出决策或行动的勇气和决心。
现在,“壮士断腕”已经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勇于放弃、果敢决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