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练习:1.6.2 垂直关系的性质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基础达标]
1.设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A.若l∥α,l∥β,则α∥β
B.若l∥α,l⊥β,则α⊥β
C.若α⊥β,l⊥α,则l⊥β
D.若α⊥β,l∥α,则l⊥β
解析:选B.若l∥α,l∥β,则α,β可能相交,故A错;若l∥α,则平面α内必存在一直线m与l平行,又l⊥β,则m⊥β,又mα,故α⊥β,故B对;若α⊥β,l⊥α,则l∥β或lβ,故C错;若α⊥β,l∥α,则l与β关系不确定,故D错.
2.直线l垂直于梯形ABCD的两腰AB和CD,直线m垂直于AD和BC,则l与m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B.平行
C.异面D.不确定
解析:选D.因为梯形的两腰AB和CD一定相交且l⊥AB,l⊥CD,所以l垂直于梯形ABCD.又因为直线m垂直于AD和BC,且AD∥BC。

所以m与平面ABCD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因此l与m的位置关系就不确定,故选D.
3.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α,m∥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m B.AC⊥m
C.AB∥βD.AC⊥β
解析:选D.如图所示.
AB∥l∥m;AC⊥l,m∥l⇒AC⊥m;AB∥l⇒AB∥β,故选D.
4. 三棱锥P。

ABC的所有棱长都相等,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则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A.BC∥平面PDF
B.DF⊥平面PAE
C.平面PDF⊥平面ABC
D.平面PAE⊥平面ABC
解析:选C。

由BC∥DF得BC∥平面PDF,故A正确;由BC⊥AE,BC⊥PE得BC⊥平面PAE,所以DF⊥平面PAE,平面PAE⊥平面ABC,故B、D都正确.排除A,B,D,故选C。

5.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的中线CD为棱,将△ABC 折叠,使平面ACD⊥平面BCD,则AC与BC的夹角为( )A.30°B.60°
C.90°D.不确定
解析:选B.
如图,令CD=AD=BD=1,则AC=BC=错误!。

因为平面ACD⊥平面BCD,AD⊥CD,且平面ACD∩平面BCD =CD,所以AD⊥BD,所以AB=2,所以∠ACB=60°.
6。

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中,平面ABD⊥平面BCD,∠BAD =90°,且AB=AD,则AD与平面BC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解析:过A
作AO⊥BD于O点,
因为平面ABD⊥平面BCD,
所以AO⊥平面BCD,则∠ADO即为AD与平面BCD所成的角.因为∠BAD=90°,AB=AD,
所以∠ADO=45°.
答案:45°
7. 如图,已知▱ADEF的边AF⊥平面ABCD,若AF=2,CD =3,则CE=________.
解析:因为AF⊥平面ABCD,AF∥DE,
所以DE⊥平面ABCD,CD平面ABCD.
所以DE⊥CD.
因为DE=AF=2,CD=3,
所以CE=错误!=错误!。

答案:错误!
8。

如图,在三棱锥P。

ABC内,侧面PAC⊥底面ABC,且∠PAC =90°,PA=1,AB=2,则PB=________.
解析:因为侧面PAC⊥底面ABC,交线为AC,∠PAC=90°(即PA⊥AC),
所以PA⊥平面ABC,
所以PA⊥AB,所以PB=错误!=错误!=错误!。

答案:错误!
9.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 =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
求证:(1)EF∥平面PCD;
(2)平面BEF⊥平面PAD.
证明:
(1)如图,在△PAD中,因为E,F分别为AP,AD的中点,所以EF∥P D.
又因为E F平面PCD,PD平面PCD,
所以EF∥平面PCD.
(2)连接BD.因为AB=AD,∠BAD=60°,所以△ABD为正三角形.
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BF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F⊥平面PAD.
又因为BF平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PAD.
10。

如图,在直四棱柱A1B1C1D1。

ABCD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什么条件时,有A1C⊥B1D1?(注: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
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
解:连接BD,AC,因为BD∥B1D1,所以要使A1C⊥B1D1,需A1C ⊥BD.
因为A1A⊥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A1A⊥BD,又因为A1A∩A1C=A1,所以BD⊥平面A1AC。

因为AC平面A1AC,所以AC⊥BD.
由以上分析知,要使A1C⊥B1D1,需使AC⊥BD,或任何能推导出AC⊥BD的条件,如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菱形等.
[B 能力提升]
1.在三棱锥P。

ABC中,平面PAC⊥平面ABC,∠PCA=90°,△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PC=4,M是AB边上的一动点,则PM的最小值为()
A。

错误!B.2错误!
C.3错误!D.2错误!
解析:选B.连接CM,
则由题意知PC⊥平面ABC,可得PC⊥CM,所以PM=错误!,要求PM的最小值只需求出CM的最小值即可,在△ABC中,当CM⊥AB时CM有最小值,此时有CM=4×错误!=2错误!,所以PM的最小值为2错误!.
2.已知平面α⊥平面β,在α,β的交线上取线段AB=4 cm,AC,BD 分别在平面α和β内,它们都垂直于AB,并且AC=3 cm,BD=12 cm,则CD的长为________cm。

解析:如图,连接AD,CD.在Rt△ABD中,AB=4,BD=12,
所以AD=错误!=4错误!(cm).
又因为α⊥β,CA⊥AB,CAα,
所以CA⊥β,CA⊥AD.
所以△CAD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CD=错误!=错误!=错误!=13(cm).
答案:13
3. 已知△BCD中,∠BCD=90°,BC=CD=1,AB⊥平面BCD,∠ADB=60°,E、F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且错误!=错误!=λ(0〈λ<1).
(1)求证: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平面ABC;
(2)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平面ACD?
解:(1)证明:因为AB⊥平面BCD,
所以AB⊥CD.
因为CD⊥BC且AB∩BC=B,
所以CD⊥平面ABC。

又因为错误!=错误!=λ(0<λ〈1),
所以不论λ为何值,恒有EF∥CD,
所以EF⊥平面ABC.
又EF平面BEF。

所以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平面ABC。

(2)由(1)知,EF⊥BE,
又平面BEF⊥平面ACD,
所以BE⊥平面ACD,
所以BE⊥AC。

因为BC=CD=1,∠BCD=90°,∠ADB=60°,AB⊥平面BCD,所以BD=错误!,AB=错误!tan 60°=错误!,
所以AC=错误!=错误!,
由AB2=AE·AC,得AE=错误!,
所以λ=AE
AC=错误!,
故当λ=错误!时,平面BEF⊥平面ACD.
4.(选做题)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DB=BC,DB⊥AC,点M是棱BB1上一点.
(1)求证:B1D1∥平面A1BD;
(2)求证:MD⊥AC;
(3)试确定点M的位置,使得平面DMC1⊥平面CC1D1D.
解:(1)证明:由ABCD。

A1B1C1D1是直四棱柱,得BB1∥DD1,且BB1=DD1,所以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1D1∥BD.
而BD平面A1BD,B1D1平面A1BD,所以B1D1∥平面A1BD.
(2)证明:因为BM⊥平面ABCD,AC平面ABCD,所以BM⊥AC。

又因为BD⊥AC,且BD∩BM=B,
所以AC⊥平面BMD.
而MD平面BMD,所以MD⊥AC。

(3)当点M为棱BB1的中点时,
平面DMC1⊥平面CC1D1D.
取DC的中点N,D1C1的中点N1,连接NN1交DC1于点O,连接OM,BN,
因为N是DC的中点,BD=BC,所以BN⊥DC。

又因为DC是平面ABCD与平面DCC1D1的交线,而平面ABCD⊥平面DCC1D1,
所以BN⊥平面DCC1D1。

又O是NN1的中点,
所以BM∥ON,且BM=ON,
即BMON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N∥OM。

所以OM⊥平面CC1D1D.
因为OM平面DMC1,
所以平面DMC1⊥平面CC1D1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