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配套精品课件 专题五《课时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人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钢铁时代”出现在第二
次工业革命时期,煤炭开采业在此之前就已产生,机器制 造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因此,①④不符合题
意,故选B。
答案 B
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
热点背景 究竟是什么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声长鸣的蒸汽火车,还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中不断闪烁的电火花,亦或是成就了我们现
角度
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角度突破
【示范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从一个侧面折
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不断紧密,下面四幅图中与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无关的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C.瓦特及其发明的蒸汽机 解析
D.贝尔试用电话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新航路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使用 技师和工人 棉纺织业(轻工业)
角度 是
从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角度突破 ( )。
【示范2】►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④
C.①④
B.①②③
瓜分世界的狂潮
2.19世纪末,美国声称它享有“西半球安全的唯一保护人 的特殊地位”,其海军开始向英国“统治着海洋”的观念
提出挑战。这说明了美国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提示 试图建立西半球的霸权地位。
世界连接为一体
3.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H· 邓宁:“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 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
“创新”这两个字重新定义了。
请思考:爱迪生能够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创新者,关键 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什么时代?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课标分解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及成就。 2.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与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 关系。 3.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资
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
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 的影响不包括 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 )。
B.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C.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促使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产生 解析 答案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选C。 C
在生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三次工业革命都离不开创 新这一人类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典例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
B.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思路导图
答案
C
【考向2】►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
爱迪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炭粒话筒、电影放映机等
1 093种发明专利权。
【典例1】 1879年,一条新科技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 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 ( )。
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C.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思路导图
B.本茨研制的汽车
D.贝尔发明的电话
答案
C
【考向1】► 钢铁工业的发展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 线上升,这个时代史称“钢铁时代”。在这个时代,同时 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还有 ①煤炭开采业 A.①②③ C.①④ ②电讯事业 ③塑料生产 B.②③ D.②③④ ( )。 ④机器制造业
时间
原因
结果
主要途径
影响 1.对西欧:促进 了西欧资本主义 的发展 2.对殖民地半殖 民地:给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带 来了贫穷和落后 3.对世界:促进 了世界一体化程 度的加强,有利 于人类社会的交 流、发展和进步
15世纪末 新航路的 世界市场雏 赤裸裸的 16世纪初 开辟 形形成 殖民扩张 荷英法殖 和掠夺(暴 16~18 世界市场进 民扩张掠 力手段) 世纪 一步扩大 夺 世界市场初 商品输出 工业革命 步形成 以及后来 的资本输 19世纪末 第二次工 世界市场最 出(经济手 20世纪初 业革命 终确立 段) 19世纪 中期
D.②③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电力、石油化工等属于基础工
业和重工业,故①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真 正结合,故②正确;垄断资本主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 物,故③正确。而确立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是第一次工 业革命的结果。
答案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热点背景 2012年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逝世81周年纪念。 1931年10月18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逝世,享年84岁。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举一“人祸”阻碍“全球化”的表现。 提示 (1)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生产的国际化程度 提高,国际经济的互补性增强,国际经济交流的加 强,人口和资本的流动等。
(2)第一次世界大战或“冷战”。
考点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历程
突破依据:本考点是课程标准要求认识的内容
开辟,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形成,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则与之无关。
答案
B
考点二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突破依据:本考点是考试考查的重点
显著标志 发明者 起始部门 科技含量 重要国家 生产组织 社会结构 世界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科学家、工程师 重工业 科学指导,与生产紧 科学未与技术真正结合 密结合 英国 德国、美国 工厂取代工场 垄断组织产生 两大阶级的对立更趋 出现两大对立阶级 激烈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课时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
根据一项美国最新的调查统计显
示,在1 010名16~25岁接受调查的年
轻人中,有52%的人选择了爱迪生为有 史以来最大的创新者,比较让人意外的 是第二名是乔布斯,受到了24%年轻人 的认可。而第三名和第四名是贝尔和居
里夫人,第五名是FB脸谱网的创始人
祖克伯格,社交网络也可以算上一种发明了,或许时代真的把
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电气时代的来临
生
1.右图是美国画家约瑟夫· 克普勒于 1890年前后作的一幅漫画,原名 《参议院的老板们》,它在当时的
一份通俗幽默杂志《顽童》上发
表。这幅漫画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 掌握经济实权的垄断资本家
牢牢地控制着议员的政治决策,本
质上反映了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 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