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吸附”操作中去除色素和异味,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D.水的净化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小问2详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CH4或甲烷。
【小问3详解】
玻璃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塑料盆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不锈钢由金属材料制成,则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塑料盆,故填:塑料盆。
14.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图:
(1)自来水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反应为 ,HCl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液体,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弄破滤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蒸发滤液时,有将多固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然后利用余热加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用固体配制溶液的流程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则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不需要酒精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分别取样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______。
(3)水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答案】(1)O(2)2H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
发生了乳化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K2CO3)
K2CO3属于复合肥料
D
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食醋的pH>7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成小油滴除去,发生了乳化,正确。
【小问2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则加入的物质是活性炭,故填:活性炭。
【小问3详解】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3个原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pH
C.蒸发食盐水 D.滴加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错误;
B、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受热不均,引起液滴飞溅,正确;
故选:A。
10.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 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B.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将铜丝浸入,观察是否有气泡
C.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分别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
D.区分固态化肥氯化铵和硝酸钾,分别取样于研钵中,加入熟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磨,闻气味
根据元素周期表标签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如图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故填:40.08;
根据元素周期表标签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如图可知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故填:20;
【小问2详解】
牛奶、豆类等食物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钙元素,故填:元素;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中,错误。
故选C。
5.从微观角度认识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间间隔变大
C.水分子质量不变D.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故选项正确;
(2)家用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3)玻璃杯、塑料盆、不锈钢餐具是厨房日用品,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CH4##甲烷(3)塑料盆
【解析】
【小问1详解】
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所以厨房炒菜时,在客厅能闻到菜香味,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模型与推理: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原子核是带电的微粒,选项说法错误;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与探究: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仅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还必须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D、由前面分析可知,配制溶液时要经过的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为减少“温室效应”的危害,可将废气中的CO2进行“捕获”并生产甲醇,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C、工业污水中含有重金属等,任意排放工业污水,会造成水污染,故C符合题意。
故填:C。
15.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1)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于炼铁。Fe2O3中铁、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
(2)钢是一种铁合金。钢和纯铁相比硬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
C.物质丙由6个原子构成D.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化学方程式 。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正确。
B、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2×3)=22:3,错误。
C、物质丙由分子构成,错误。
D、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错误。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水的净化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填:AC。
【小问4详解】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造成水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粮食酿酒制醋,有新物质醋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地动仪预报地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N2B.CO2C.稀有气体D.O2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且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A。
农安县202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网上阅卷模拟练习(一)
化学试题
温馨提示: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Fe-56Na-23
3.若用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则用来表示3个氧分子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图表示3个分子,且1个分子中含有2个相同的原子,则可表示3个氧分子,该选项符号题意;
B、该图表示3个分子,但其中1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而1个氧分子中只含有2个原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3个分子,但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变为水蒸气,同一物质的分子在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故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正确;
C、水变为水蒸气,只是水的状态改变,物质本身没变,水分子没有改变因此水分子的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D、水变为水蒸气,只是水的状态改变,物质本身没变,水分子没有改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D。
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小问3详解】
①人体的骨骼主要含钙元素,故人体缺钙儿童会引起佝偻病,成年人会引起骨质疏松,故填:骨质疏松;
②碳酸钙和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13.在厨房中,既能制作美食又可从中体验乐趣,同时也蕴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厨房炒菜时,在客厅能闻到菜香味,用微粒观点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答案】(1)+1(2)活性炭(3)AC(4)C
【解析】
【小问1详解】
HCl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 ,则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填:+1。
(3)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元素的符号为O。
【小问2详解】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个氢原子的符号为2H。
【小问3详解】
水的化学式为H2O。
12.钙是人体必需元素。
(1)下图为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2)牛奶、豆类等食物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B.模型与推理: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实验与探究:证明CuO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只需验证CuO能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变化与守恒:在反应X+2O2=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已知反应前:4个氧原子;反应后: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则反应前X中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2H4O2,选项说法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古代 下列发明创造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打磨磁石制指南针B.刻甲骨文占卜记事
C.用粮食酿酒制醋D.地动仪预报地震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刻甲骨文占卜记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故选C。
8.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提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
D.配制溶液时要经过的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3)将打磨后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_(填“强”或“弱”)。
【答案】(1)7:3(2)钢(3)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Fe2O3中铁、氧元素质量比为(56×2):(16×3)=:7:3;
B.通入空气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但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
C.碳酸钾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是钾肥。错误。
D.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是因为食醋pH<7,呈酸性,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反应。错误。
故选:A。
7.学习化学要用化学观念认识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X+2O2=2CO2+2H2O可知,X是C2H4O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碳酸钠溶液,酚酞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别取稀盐酸和稀硫酸于试管中,将铜丝浸入,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B符合题意;
C、分别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固体,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
(3)人体若缺钙,可服用补钙剂。
①缺钙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是_______(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②服用主要成分为CaCO3的某钙片,与胃酸(含有HCl)反应后钙才能被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①.40.08②.20
(2)元素(3)①.骨质疏松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3)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D.水的净化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小问2详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CH4或甲烷。
【小问3详解】
玻璃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塑料盆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不锈钢由金属材料制成,则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塑料盆,故填:塑料盆。
14.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图:
(1)自来水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反应为 ,HCl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液体,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弄破滤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蒸发滤液时,有将多固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然后利用余热加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用固体配制溶液的流程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则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不需要酒精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分别取样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______。
(3)水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答案】(1)O(2)2H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
发生了乳化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K2CO3)
K2CO3属于复合肥料
D
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食醋的pH>7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成小油滴除去,发生了乳化,正确。
【小问2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则加入的物质是活性炭,故填:活性炭。
【小问3详解】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3个原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pH
C.蒸发食盐水 D.滴加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错误;
B、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受热不均,引起液滴飞溅,正确;
故选:A。
10.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 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B.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将铜丝浸入,观察是否有气泡
C.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分别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
D.区分固态化肥氯化铵和硝酸钾,分别取样于研钵中,加入熟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磨,闻气味
根据元素周期表标签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如图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故填:40.08;
根据元素周期表标签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如图可知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故填:20;
【小问2详解】
牛奶、豆类等食物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钙元素,故填:元素;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中,错误。
故选C。
5.从微观角度认识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间间隔变大
C.水分子质量不变D.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故选项正确;
(2)家用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3)玻璃杯、塑料盆、不锈钢餐具是厨房日用品,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CH4##甲烷(3)塑料盆
【解析】
【小问1详解】
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所以厨房炒菜时,在客厅能闻到菜香味,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模型与推理: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原子核是带电的微粒,选项说法错误;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与探究: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仅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还必须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D、由前面分析可知,配制溶液时要经过的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为减少“温室效应”的危害,可将废气中的CO2进行“捕获”并生产甲醇,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C、工业污水中含有重金属等,任意排放工业污水,会造成水污染,故C符合题意。
故填:C。
15.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1)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于炼铁。Fe2O3中铁、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
(2)钢是一种铁合金。钢和纯铁相比硬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
C.物质丙由6个原子构成D.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化学方程式 。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正确。
B、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2×3)=22:3,错误。
C、物质丙由分子构成,错误。
D、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错误。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水的净化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填:AC。
【小问4详解】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造成水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粮食酿酒制醋,有新物质醋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地动仪预报地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N2B.CO2C.稀有气体D.O2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且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A。
农安县202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网上阅卷模拟练习(一)
化学试题
温馨提示: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Fe-56Na-23
3.若用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则用来表示3个氧分子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图表示3个分子,且1个分子中含有2个相同的原子,则可表示3个氧分子,该选项符号题意;
B、该图表示3个分子,但其中1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而1个氧分子中只含有2个原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3个分子,但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变为水蒸气,同一物质的分子在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故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正确;
C、水变为水蒸气,只是水的状态改变,物质本身没变,水分子没有改变因此水分子的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
D、水变为水蒸气,只是水的状态改变,物质本身没变,水分子没有改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D。
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小问3详解】
①人体的骨骼主要含钙元素,故人体缺钙儿童会引起佝偻病,成年人会引起骨质疏松,故填:骨质疏松;
②碳酸钙和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13.在厨房中,既能制作美食又可从中体验乐趣,同时也蕴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厨房炒菜时,在客厅能闻到菜香味,用微粒观点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答案】(1)+1(2)活性炭(3)AC(4)C
【解析】
【小问1详解】
HCl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 ,则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填:+1。
(3)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元素的符号为O。
【小问2详解】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个氢原子的符号为2H。
【小问3详解】
水的化学式为H2O。
12.钙是人体必需元素。
(1)下图为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2)牛奶、豆类等食物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B.模型与推理: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实验与探究:证明CuO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只需验证CuO能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变化与守恒:在反应X+2O2=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已知反应前:4个氧原子;反应后: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则反应前X中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2H4O2,选项说法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古代 下列发明创造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打磨磁石制指南针B.刻甲骨文占卜记事
C.用粮食酿酒制醋D.地动仪预报地震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刻甲骨文占卜记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故选C。
8.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提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
D.配制溶液时要经过的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3)将打磨后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_(填“强”或“弱”)。
【答案】(1)7:3(2)钢(3)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Fe2O3中铁、氧元素质量比为(56×2):(16×3)=:7:3;
B.通入空气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但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
C.碳酸钾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是钾肥。错误。
D.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是因为食醋pH<7,呈酸性,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反应。错误。
故选:A。
7.学习化学要用化学观念认识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X+2O2=2CO2+2H2O可知,X是C2H4O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碳酸钠溶液,酚酞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别取稀盐酸和稀硫酸于试管中,将铜丝浸入,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B符合题意;
C、分别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固体,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
(3)人体若缺钙,可服用补钙剂。
①缺钙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是_______(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②服用主要成分为CaCO3的某钙片,与胃酸(含有HCl)反应后钙才能被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①.40.08②.20
(2)元素(3)①.骨质疏松②.
【解析】
【小问1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