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20高二上·柯桥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把握中国思想文化的荦荦大端,从中汲取精髓并加以淬炼,一定能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丰厚底蕴和淋漓原气。

B . 玛丽·居里在《我的信念》中袒露了心声:“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而当他溘然长逝之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C . 在遵规守纪者心目中,“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什么鬼域伎俩都无所遁形。

而不知腐者如果“自蒙双目”,自欺欺人,终将身陷囹圄悔当初。

D . 不知荣枯了几世几劫的骆驼刺、梭梭草突然间兴奋了起来,它们疯狂地挥舞着干瘪的臂膀,如癫如狂;它们歇斯底里地向着苍穹呐喊着,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渲泄着桎梏了一冬的郁闷,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2. (2分)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第一声。

A . 落红满地乳鸦啼
B . 柳梢听得黄鹂语
C . 春山一路鸟空啼
D . 楼阁新成花欲语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煤窑发生瓦斯爆炸,少数不法之徒不事救援,却趁火打劫,火中取栗,大发灾难之财。

B . 繁华的街市上,一名乞丐衣衫褴褛,捉襟见肘,在寒风中发抖着行进。

C . 从筹备到制作完成,《赵氏孤儿》历时整整三年方才出炉,导演陈凯歌为了本片的成功可谓处心积虑。

D . 眼下,高消费群体渐渐扩大到了高校的学生,他们对奢侈品的追求正悄然改变着大学校园应有的质朴风气,
甚至有的学生公开宣称自己物欲横流,拜金至上。

4. (2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将自10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传播、制作、发布侵害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的信息。

B . 浙江秉承着“浙江精神”,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撬动各领域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全方位地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速度。

C . 2019年,惠民政策再登高峰:就业优先政策首次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被纳入医保报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也得到进一步保障。

D . 《我和我的祖国》持续高票房的原因是,由于七位导演用七个故事讲述了建国70年来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中普通人与国家之间动人故事,唤醒了全球华人共同的回忆。

5. (2分)选出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
A . 以子之道//各各竦立以听
B . 青麻头伏焉//裘马过世家焉
C .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岂意其至此哉
D . 既泣之三日//东曦既驾
6. (2分) (2017高一·龙江月考) 下列句子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⑥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⑦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⑧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⑨见燕使者咸阳宫
⑩甚矣,汝之不惠
A . ①/②/③⑦/④⑥⑨/⑤/⑧/⑩
B . ①⑨/②/③④⑦/⑤/⑥/⑧/⑩
C . ①③/②⑩/④⑥/⑤⑦/⑧⑨
D . ①/②/③⑦/④⑤⑥/⑧⑨/⑩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7. (12分) (2020高一下·珠海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姿
刘醒龙
①沿着巴河水岸边雪一样洁白的细沙,一程程逆流向上。

将武汉街头的尘嚣丢在汽车的尾气里,再从纷乱如麻的通途中,选择一条用忧郁藏起残花的平常道路,远望大别山,伫对大别水,抢在偌大的北风到来之前,寻一寻温柔过往。

直到那些像细沙一样多的传说,变成天堂寨下坚冰般纯情的巨石。

②那个名叫罗田的小县,大小如同一朵花苞。

此刻,因为秋已深,因为霜已近,又变得如同一片向着天空瑟瑟的红叶。

不是没有对乡村新意的渴望,更加埋没不了的是从头到脚的骨缝与肌腱中,那些作为神经的古朴实诚。

无论如何,乡村该是这样,一眼望去就能抵达灵魂。

③清风缕缕掠过,丝丝情意分不清是微寒或者稍暖,悄然颤抖只在心中,谁让她变成参天大树摇晃?留下落叶漫天飘散,细叶飞天幻化险峰莽然。

青山座座扑来,重重喟叹想必是为着前世与来生,环顾求索才上眉梢,恍惚流泉飞溅白云横渡,任凭薄雾浓霞搂去,丰腴山坳舒展高挑峰峦。

④五角枫红,刺毛栗红,鸡爪槭红,茅草葛藤灌木林,一丛丛,一片片,艳丽到极致。

小树迷人、大树惊天的却是山山之间,道道田埂上,处处土岸边,用一棵棵孤独聚集而成的乌桕林海。

奔着秋色而来,可是为了追究人生某个元素?是少年用竹筢将太多太多的乌桕红叶收拢来,铺在自家门前晒成过日子的薪火?是青春将太艳太艳的木梓叶铺陈开来,陶醉成对所有岁月的倾情浪漫?那样的红叶,是一棵树平平常常从年头劳累到年尾,忽然爆发的火热之心。

那样的红叶,是一个人摸摸索索从黄昏奔波到黎明,终于点燃的蜡烛青灯。

那样的红叶是藏得太久的痴心
在轮回,那样的红叶是爱意太多的秀目在凝眸。

⑤是昨日晚霞的宿醉,还是今朝晨露的浓妆?或者是二者合谋将天堂迷倒,摔落银河里的许多星斗,暂且栖身乌桕树梢。

风不来时,绵绵红叶岂不感动。

雨不落时,磅礴红叶犹胜雨声。

片片只只,层层叠叠,团团簇簇。

终于能够不必相信灿烂等于匆匆,匆匆过后还有撼动心魄的重逢。

终于可以用夏天偶尔可忆春花,来明白冬日永远记得秋色。

⑥无所谓欢乐,欢乐再多,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心情而特别热烈。

也不必矜持,含蓄再美,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性格而改变明艳。

普普通通踏踏实实就行,用挤满水稻酽香的沃土铺路,款款地走向用红叶燃烧的山野。

轻轻松松明明白白亦可,受野草芳菲的季节拥戴,悠悠然迈向红叶拥抱的胸怀。

没有忍耐,也不需要急躁。

没有伤感,也不需要快乐。

唯独不能缺席的是记忆中的怀念,或者是怀念中的记忆。

红叶是情怀中的一颗心,红叶是一颗心中的情怀。

记住了红叶,就不会有对赤诚的遗忘。

⑦多情之秋,不用盼望,明年,明年的明年,还会在这里;也不用纪念,去年,去年的去年,怎么会离去?红叶让春花的来世提前,又让其前缘重现。

百年乌桕将一切愁苦尽数冬眠在斑驳的树干上,又将红叶高擎于天,就像人世间总是需要坚忍不拔,以及沿着蜿蜒小路前行的信念。

⑧秋叶一树,正如大别山的掌心红痣!
⑨红叶一片,唯写天姿!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面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作者的心目中,乡村应该是“一眼望去就能抵达灵魂”的,而能够“抵达灵魂”的应该是乡村的古朴实诚。

B . 乌桕林海是由山间田埂上、土岸边的一棵棵大大小小的孤独的乌桕树聚集而成的,到了深秋时节景色迷人。

C . 作者想象丰富,思绪飘飞,由眼前艳丽到极致的大别山红叶,联想到红叶是一年到头忽然爆发的火热之心及其可贵的精神品质,继而写到人的品性和追求。

D . 本文以游踪为线索,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大别山红叶的美丽景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对大别山红叶的喜爱之情。

(2)本文在运用修辞手法方面有独到之处,请选其中三种并结合原文语句作简要赏析。

(3)“百年乌桕将一切愁苦尽数冬眠在斑驳的树干上,又将红叶高擎于天,就像人世间总是需要坚忍不拔,
以及沿着蜿蜒小路前行的信念。

” 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从这句话中获得哪些启示?
8. (13分) (2015高一上·西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

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④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

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

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飞扬的灵魂。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

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如果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

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

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

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

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
林徽因的精神境界。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

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 .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和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C . 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 .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并不看重。

E . 张爱玲的文学才能深得人们的喜爱,但林徽因家的文学沙龙里也曾高朋满座,群星璀璨。

(2)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她的?试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3)文中将林徽因与张爱玲对比,她们之间有哪些不同?试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9. (18分) (2016高一上·柘荣期中)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各题。

老街剃家
刘建超
老街把一些手艺活做得精湛的人称为家。

你字写得好,写家;你戏唱得好,唱家;你头剃得好,剃家……被称为家的就是最高赞誉了,你手艺好,还德行高。

在老街东关开理发店的老陆就是个剃家。

小说故事里写剃头匠的传奇多了,老陆却是个没有传奇故事的人。

论长相,普通得没有任何特点,扔在人堆里就找不着了。

论身世,从小在老街流浪,十几岁跟着个剃头师傅打杂,师傅过世,他就接了理发店,平平淡淡。

非要说出点绝活,那就是老陆左右手都会用剃刀,使推子,能给自己理发,那得有多么好的手感啊。

有一年夏天,老街许多人得了角膜炎,老陆也染上了。

生意不能停,不能传染给客户,客户找上门来也不能怠慢。

老陆就用毛巾捂着双眼,凭着经验和感觉给客户做活,发茬齐整,与平时手艺没有什么两样,惊得客户啧啧称奇。

剃家的名声由此传开。

老陆几十年在老街开着理发铺,童叟无欺,随叫随到。

有的客户半夜要外出进货,需要打理,会去敲老陆的门。

老陆屋里的灯就会亮起,他一丝不苟给客户理发刮脸梳洗干净,不多收一分钱。

有时客户过意不去,多放下几块钱,老陆也会记在心里,下次你来理发就不会收钱。

老街的买卖更新换代快,就是理发剃头的行当,没出几年也都换了门面,大大的霓虹灯映衬着美发厅、发型设计中心、美发会所,门口站立着的都是年轻的孩子,发型古里古怪的还染着各种颜色。

老陆的招牌没换。

老街人,尤其是上了些年纪的人还是喜欢来老陆店里理发剃头刮脸。

老街人还是愿意听理发推子咔吃咔吃的质感声音,还是享受剃刀在脸颊上游龙走蛇的舒坦感觉。

老街人理发爱扎堆,越是人多越来凑热闹,在等候当中抽烟喝茶,便把老街近几天发生的奇人怪事数落一遍,评论一番。

有人说,老陆啊,你也招个小姑娘来给撑撑门面啊,洗个头什么的,你没有见几个老主顾都被有妹子的发廊给拉走了。

那双嫩白的小手在头上抓搓着,比你这老爪子可舒坦多了。

老陆只会憨憨地笑,说,我可雇不起。

要享受,你们也去。

临近过年,老街热闹起来,大商场小店铺生意也多了。

西大街一家大商场忽然失火了,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几十号人逃生不及,在火烟中丧生。

老街一下子就冷清了,被巨大的伤痛所笼罩。

西街上处理事故的人找了几家理发店,请去给过世的几十个人修面整容,打理干净了好让死者家里人来认领。

给死人理发梳头,没有一家发廊愿意干,这种晦气的事情会影响生意的。

西街人找到了老陆。

老陆闷头吧嗒吧嗒地抽烟,烟雾弥漫着老陆没有表情的脸。

西街人很着急,说:“价钱好商量,价钱好商量啊。


几个老客户说:“老陆啊,你这招牌立起来几十年,能做成剃家可是不容易啊。

想好了,接了这趟活,你的店就开到头喽。

老街人都讲究个运气,谁还来你这店里找晦气啊?”
老陆看看门店的招牌,说:“死者为大啊。

咱不能让这些不幸的人,走了也憋憋屈屈的吧。


老陆烟抽足,收拾好工具,说:“走吧,做活。


老街人后来说:“当时夕阳西下,老陆离去的背影很是悲壮呢。


老陆跟随西街的人,走进了一个大仓库,火灾遇难的人并排躺了一地。

老陆就从眼前的第一个人做起,烧热水,洗脸,洗头,修面,理发,一丝也不马虎。

老陆把一个一个的逝者抱在怀中,禁不住泪流满面,实在不忍观之,他索性闭着眼睛,用盲剃的技艺给逝去的生命细细打理。

一个女孩,头发烧焦了,纠结在一起,如果梳理就会掉光了。

老陆第一次给女孩做起了发型,那发型做得和女孩的仪态非常熨帖,西街的人都禁不住打出敬佩的手势。

所有的活计做停当了,老街已经迎来了第一缕曙光。

老陆收拾好工具,推辞了西街人递给的报酬,踉跄着走出仓库。

老陆的事在老街流传着,人们敬佩老陆,可是却没有人愿意来老陆的店里理发刮脸了。

老陆索性关掉了店铺,摘掉了招牌,去丽景门下看看别人下棋,到茶馆里泡壶茶,听听戏。

老陆每次路过发廊,总是禁不住停下脚步,伸长脖子往店里瞅瞅,看着年轻孩子们在店里忙活,他的手就不由自主地活动着,仿佛手中还拿着理发推子。

春节过后,老陆不见了,老街的巷头街尾再也没人见到过老陆。

后来有人说,在新疆某个牧场见到过老陆,老陆正兴高采烈地剪羊毛呢。

老街再无剃家。

《小说选刊》2016年第8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文章开头写老陆长相普通,生活平平淡淡,写出了老陆的平凡。

作者欲扬先抑,突出了后文老陆选择给几十个去世的人理发梳头的高大形象。

B . 文章采用顺叙的方式,作者娓娓道来,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式,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老街剃家的形象。

C . “当时夕阳西下,老陆离去的背影很是悲壮”,“夕阳西下”的景象渲染了悲壮的氛围,老陆离去时悲壮的背影暗示了后文老街再无剃家的结局。

D . 老街流传着老陆的事,人们都敬佩老陆,可是却没有人愿意来老陆的店里理发刮脸了,这一情节可以看出人们的不可理喻以及对老陆的敬佩是虚伪的。

E . 老街的买卖更新换代快,理发剃头的行当都换了门面,老陆没换招牌,并拒绝了招个小姑娘撑门面的建议,由此可看出老陆是个固执的人。

(2)“剃家”老陆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3)文章划线部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章最后写“老陆正兴高采烈地剪羊毛”和“老街再无剃家”,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默写 (共1题;共2分)
10. (2分) ________,________。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1. (8分) (2017高二下·涞水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①
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②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

美人③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注】①干誉、才卿:叶梦得友人。

来禽: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

②罥(juàn):缠绕。

③美人:古代文人雅士饮酒常有侍女、歌妓捧觞。

(1)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上片写一场风雨过后,落花无数,清晨天气转晴,庭院中半是残花,只有游丝飘荡,写得富有层次,意境凄清迷蒙。

B . 上片写景的重点从时间上来看是在清晨,即“晓来”之际,是实写;而前两句是回忆昨日风雨落花的景象,是虚写。

C . “落花”两句用了比拟的修辞,一个“舞”字,写出落花随风飘舞的景象,一个“送”字,赋予落花人的情态,创意新奇。

D . 词的最后两句表面上是在用“我亦多情”劝慰美人不必悲伤,实际上表达了词人与情人分别时内心的伤感与无奈。

E . 全词既有“落花、风雨”的哀景,又有“游丝千丈罥晴空”的高旷清新,婉约中有豪放之气,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

(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7高二下·承德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的第五期,影视演员王学圻朗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的形象和他为了理想而努力的精神一直影响着王学圻的影视创作;第六期斯琴高娃深情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不仅感动了现场的听众,更是让屏幕前的观众潸然泪下。

你曾读到过打动你、激励你甚至改变你的作品吗?你认为读书的意义何在?
请以“阅读经典,品味人生”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完成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7-1、
7-2、
7-3、
8-1、
8-2、
8-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9-1、
9-2、
9-3、
9-4、
四、默写 (共1题;共2分)
10-1、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1-1、
11-2、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