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第二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第二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物体在同一平面内受F1、F2、F3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当把
F3的方向在同平面内旋转时(F3大小不变,F1、F2大小方向都不变),则三力的合力大小为()
A.0 B.F3 C. F D.2F3
参考答案:
B
2.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F3
B、F3>F1>F2
C、F2>F1>F3
D、F3>F2>F1
参考答案:
B
3. (单选)甲、乙、丙三个物体,甲静止地放在北京,乙静止地放在上海,丙静止地放在温州。
当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则()
A.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线速度最小
B.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线速度最大
C.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
D.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丙的线速度最大
参考答案:
D
4. (多选)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向心力只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其所受的合力
D.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是恒力
参考答案:
BC
5. 如图所示,重10N的滑块在倾角为30o的斜面上,从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接触到一个轻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c点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点,已知,ab=1m,bc=0.2 m,那么在整个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滑块动能的最大值是6J
B.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6J
C.从c到b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的功是6J
D.整个过程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参考答案:
A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甲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 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烛做的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在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假设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 s上升的距离都是10 cm,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每1 s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 cm、
7.5 cm、12.5 cm、17.5 cm.图乙中y轴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轴表示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
(1)请在图乙中画出蜡块4 s内的轨迹;
(2)玻璃管向右平移的加速度a=________;
(3)t=2 s时蜡块的速度v2=________.
参考答案:
(1)(3分)
(2)5×10-2 m/s2 (3分)
(3)0.1414 m/s 或
7. 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小球运动途中的A、B、C三点的位置,取A点为坐标原点,则各点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则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
(以cm为单位,答案不用写出,注意正负号);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参考答案:
(-10 , -5) ; 1
试题分析:根据可求间隔时间为,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即v0=1m/s;从抛出点到达B点,B点竖直方向的速度为AC的平均速度即2m/s,说明抛出点经过0.2秒到达B即经过0.1s
到达A,根据可以求得抛出点坐标,即(-10 , -5)
考点:平抛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抛运动知识: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根据规律列式求解。
8. 如图所示,以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倾角θ
为
参考答案:
C
9.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用刻度尺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
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 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间的水平距离x2。
(1)(4分)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在滑槽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3分)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多选)
A.h的测量B.H的测量
C.l的测量D.x2的测量
(3)(3分)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BCD(3)0.5
10. 如图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x为40.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 C
为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参考答案:
2.0;4.0.
【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分析】根据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y1=gt12 …①
y2=gt22 …②
水平方向的速度,即平抛小球的初速度为:v0=…③
联立①②③代入数据解得:v0=2.0m/s
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对应速度v C:
据公式可得:v y2=2gh,代入数据解得:v y===2m/s,
所以C点的速度为:v c===4.0m/s;
故答案为:2.0;4.0.
11. 用光电门系统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图所示,当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
△t
1和△t
2
.A、B开始挡光时刻的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a= .
参考答案:
12. 将18 N的竖直向下的力F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沿水平方向,另一个沿竖直方向成30°角,那么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__________N,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N。
参考答案:
13. 一圆环,其圆心为O,若以它的直径AB为轴做匀速转动,如下图所示,(1)圆环上P、Q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是____ ;(2)若圆环的半径是20cm,绕AB轴转动的周期是πs,环上Q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m/s2。
参考答案:
0.4 m/s2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在一次实验中用方格纸,方格边长L=20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c)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m/s(g取10m/s2)。
参考答案:
3 4
在竖直方向上,由得,
解得:
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B点竖直方向上分速度为:
15. 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让重物通过轻绳拖动小车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中小车质量用M表示,重物质量用m
表示,加速度用a表示。
(1)实验时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这样做是为了消除______的影响,使小车所受合外力F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
(2)实验中由于绳对小车的拉力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差。
为减小此误差,实验中要对小车质量M和重物质量m进行选取,以下四组数据中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
(填写相应序号)
①M=200g,m=40g、60g、80g、100g、120g、140g
②M=200g,m=30g、35g、40g、45g、50g、55g
③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④M=400g,m=10g、15g、20g、25g、30g、35g
(3)实验中某同学先保持重物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测出了相应的加速度a。
为便于得到a与M的关系,他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你建议他做a与_____的图像。
(4)甲、乙两同学用同一种方法做实验,即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重物质量m,测出了相应的加速度a。
正确操作后,他们根据各自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a-F图像。
他们得到图像不同,其原因是他们选取的_______不同,但他们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此结论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 1分
(2)小于 1分
④ 1分
(3)1/M 1分
小车质量 1分
(4)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1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一辆长途客车正在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34 m处有一只小狗,如图甲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
若从司机看见小狗开始计时(t=0),客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客车从司机发现小狗到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
(3)若小狗正以的速度与长途客车同向奔跑,问小狗能否摆脱被撞的噩运?
参考答案:
(1)50m(2)(3)狗不会被撞上
【详解】(1)由图像可知,长途客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长途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
(3)当客车由减速到时,
需要的时间
司机从看到狗到速度减为
所通过的位移为
而狗通过的位移为
,
因为,所以狗不会被撞上。
17. 如图所示,物体从长为16m,倾角为370的斜面顶端C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斜面底端D用一段光滑的小圆弧滑上输送带AB上的A时速度的大小不变,物体与斜面、物体与输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输送带以2m/s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运动,输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370,输送带足够长,(sin370=0.6,cos370=0.8)g取10m/s2。
求
⑴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D时速度的大小;
⑵物体在输送带上运动到离A点的最远距离;
⑶物体第一次在输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⑷物体回到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
参考答案:
(1)a=2m/s2、v=8m/s;
(2)a=10m/s2、x=3.2m;
(3)t1=0.8s、a2=10m/s2、t2=0.2s、x2=0.2m、a3=2m/s2、x3=3m、t3=1s、t=2s
(4)v=4m/s、a=10m/s、x=0.8m、h=0.48m
18. 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求:(1)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
(2)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在y轴方向上
得:
在x轴方向上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