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管理推进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文化管理推进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01T07:50:38.94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33卷3月第6期作者:郑波[导读] 文化管理永远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主旋律。
油田企业在原油生产建设中,
郑波
长庆油田公司技术监测中心陕西,西安 7100160
【摘要】:文化管理永远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主旋律。
油田企业在原油生产建设中,以科学牵引、人本关爱、文化打造、创建和谐为工作思路,不断加强机制建设,持续深化人本管理,坚持开展文化打造,稳步推进企业健康发展步伐,努力实现油区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全面确保采油组织机构基层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文化力;文化管理;生产力
随着油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油开采企业作为长久发展的能源型组织机构,如何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稳定化的长效发展机制,是必须面临的问题。
本文以原油生产一线单元为例,浅谈到文化力如何助推生产力。
一、油田企业文化管理的背景分析
在探求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影响企业管理的三大重要因素:机制建设、人本管理和文化打造。
其中文化打造,是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通过领导层提出或倡导,并由企业大多数员工认同并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理念、行为模式、精神氛围以及企业形象总和的过程。
它是企业管理深化到精神管理的一种形式,深层次的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有价值、有纪律、有精神的一种企业内涵,作为企业一种无形的内在力量,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油田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油田生产特殊性质需要文化引领。
文化对于企业,就如同思想对于人,是企业的灵魂。
油田生产一线近千座站点,近万口油水井,生产区域点多、线长、面广,油田特别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特殊的工作性质,需要文化发挥管理基础、行为准则、发展动力等重要作用,丰富在没有围墙工厂中的管理方式和管理途径。
2.单调乏味工作环境需要文化带动。
油田生产一线员工常年驻守在野外,地处偏远,远离都市,人烟稀少,生活不便,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与大山为伍,与井站为伴,单调乏味的工作生活环境需要文化“滋润”,通过文化建设形成拴心留人的美庐和温馨和谐的港湾,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员工幸福指数。
3.多元价值观念取向需要文化承载。
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冲击,部分员工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加之90后、00后员工日益增多,个性需求、价值取向与传统行为习惯、石油文化特征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此,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更好发挥引领、示范、培育、锻造作用,统领思想信念,弘扬精神理念,形成文化合力。
三、油田企业文化管理的实施路径
1.树立企业形象,夯实文化根基
在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及时订立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根据目标,设置企业发展计划,从计划中去寻找企业的最终定位,使企业树立自身的形象。
通过外树形象,内强管理,引导员工更好的、更清晰、更正确的看待企业。
让企业的形象去影响员工、感召员工,从而有效地夯实企业文化的根基。
2.加强文化引导,确保整体推进
企业的根本目标在于发展,企业的发展可以给员工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同时员工的发展又能促进企业的进步。
企业通过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逐步极强对企业员工的文化引导,不断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
尤其对于常年身居野外作业的石油开采企业,员工日常生活格调单一,更可以有效利用文化平台的建设,给员工单调的生活进行精神上的丰富,充分利用文化引导,让员工更加坚定自己为岗位奉献,为企业奉献的决心,切实围绕企业“管人先关心,文化要先行”的管理理念,让文化更好的发挥引领的作用,确保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3.深化文化氛围,构筑长效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强化企业管理的经营策略,必需建立在浓厚的企业价值体系氛围中。
打造企业文化,就是围绕“价值理念”、“核心理念”、“发展理念”、“管理理念”、“创新理念”、“学习理念”、“团队理念”、“品牌理念”等一系列企业的深层理念的塑造过程。
通过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不断地加强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员工全面深刻的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让企业员工乃至外界社会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价值体系给与认同,使企业处于积极发展的状态中,从而为建立长效的企业文化发展机制奠定基础。
四、油田企业文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1.弘扬石油精神,用好石油工业传家宝。
石油精神是历代石油人接力传承形成的精神文化积淀,是石油行业全部优秀精神和优良作风的总和,是石油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长庆安塞油田,采油工人为了保障11口油井的正常生产,无惧艰险、勇攀高峰,每天爬海拔约1300米,70度的陡坡,硬生生将老乡口中的“阎王坡”踩成了石油人脚下的“好汉坡”,成为了长庆人克服艰苦自然环境、艰难地质条件,在“不能效益开发”的“磨刀石”上创造享誉全国“安塞模式”的时代缩影。
在建设西部大庆的实践中,长庆人继承弘扬大庆精神,不断赋予大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铸就形成了以“攻坚啃硬、拼搏进取”为核心的长庆“磨刀石”精神文化体系,其主要内涵包括: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好汉坡”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苏里格”精神;忠诚敬业、坚韧奉献的“山丹丹”精神;不甘人后、永争第一的长庆作风。
多年来,油田一线企业始终坚持开展石油精神宣传教育,加大典型培育、选树、宣传、激励力度,积极引导他们扎根一线、珍爱岗位、感恩长庆、岗位成材、建功立业。
2.打造文化阵地,激发油田发展内动力。
油田企业把文化阵地作为员工入厂教育的必修课,作为传播企业精神的重要媒介,在“五四”、“七一”前夕,由油田企业党委、团委组织新入党、入团青年在文化阵地重温入党誓词,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员工了解“风雨发展史、创业艰辛路”的油田历程,感受攻坚克难、奋发图强的奋进征程,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围绕油气上产开展主题劳动竞赛,适时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员工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激励员工队伍奋发向上的斗志,为生产建设注入强劲的活力和动力。
3.拓展文化内涵,积聚油田发展创造力。
紧紧围绕油田发展实际,不断拓展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精心培育工匠文化,成立员工创新工作室,争当创新达人;积极创建廉洁文化,把“单位倡廉、岗位树廉、家庭助廉”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主题,使企业内部形成清正、诚信、守法、廉洁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安全文化,通过“真情留言”、“平安寄语”、“经验分享”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员工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基层为主、参与为主、业余为主”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了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发挥企业文化促进基层建设、促进企业管理的作用,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五、结语
“百年企业靠文化”。
具有长庆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熏陶、融合、渗透、影响着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认识,也在不断地引导和改变着干部员工的行为和习惯,文化管理的新趋势已经开始进入企业管理的各环节,企业的生命力得到增强。
通过对石油企业基层单位管理的深入分析,让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是激活企业发展内力的力量源泉,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是否实现了企业的根本价值,是否满足了员工的根本需求。
如果达到了这个要求,企业内部的制度就会构成一个严密的管理机制,集中体现企业的文化理念,并与企业精神有机的统一起来,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推动企业发展,创造企业和谐。
参考文献:
[1]宋光华,王文臣.企业管理与中华文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
[2]范静,秦霖.跨国公司文化管理[J].商业研究.2004(1).
[3]杨晓玲.21世纪企业管理的创新——跨文化管理[J].企业经济.2004(9).
[4]李锋.传承石油精神打造服务文化——企业文化[J].石油政工研究.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