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1第4单元 多彩多姿的地表形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图示景观演变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1.(2)图中Ⅰ、Ⅱ所示的演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搬运作用
B. 侵蚀作用
C. 风力作用
D. 堆积作用
【答案】C
【解析】(1)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影响下地表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故选C
【答案】C
【解析】(2)图中白天岩石表面温度高于内部夜晚岩石内部温度高于表面温度的变化是Ⅰ、Ⅱ所示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的主要原因
故选C
2.(1)图中所示外力作用是()
2.(2)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2.(3)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
A. 风蚀作用
B. 水蚀作用
C. 溶蚀作用
D. 风化作用
【答案】D
【解析】图中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崩解破碎并在原地形成松散的堆积物是风化作用故D对
风蚀指地表松散物质被风吹扬或搬运的过程以及地表受到风吹起颗粒的磨蚀作用但该岩石并没有被搬运走故A错
该图看不到水蚀作用和溶蚀作用可排除BC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以物体的热胀冷缩为主昼夜温差大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膨胀和收缩导致岩石崩解破碎岩石变化是由整体坚硬岩石变为松散堆积物故选项C 正确
故选 C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图中岩石在阳光的暴晒下发生干裂故位于降水稀少的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3.(1)组成“猴子”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右图中的()
3.(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猴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1)花岗岩是岩浆岩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变质作用的指向可知甲是岩浆乙是岩浆岩丙是沉积岩丁是变质岩
故选B
【答案】D
【解析】(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猴子”的地质作用是典型的花岗岩球状风化作用
故选D
4.(1)从整体上看 Z公园东南部的地貌类型为()
4.(2)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Z 公园东南部峡谷群中Z峡谷的发育主要受控于两组节理(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的影响此两组节理走向的方位角分别约为()
4.(3)有关乙公园地质作用、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4.(4)中生代红色岩层广泛分布岩层巨厚岩性为细砂—粉砂岩据此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及主要地质过程是()
A. 高山—峡谷型地貌
B. 喀斯特峰林和峡谷地貌
C. 高原—峡谷型地貌
D. 风蚀城堡和沟谷地貌
【答案】C
【解析】(1)从整体上看该地海拔高度多在1400-2100米左右相对高度多在200-300米左右可以确定该地为高原从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这里有很多近于南北向的峡谷
故选C
【答案】A
【解析】(2)该峡谷群的发育主要受控于两组节理的影响不考虑褶皱和断层的影响从地形剖面图和地图可以看出这里有很多近于南北向的峡谷该地最主要的一个峡谷——Z峡谷其走向的方位角大致是350°及20°
故选A
【答案】D
【解析】(3)分析可知该地峡谷群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方位角大致是350°及20°两组节理的影响因此容易形成连续的台地从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到这里多方山大型的尖山很少Z峡谷下游除了下切侵蚀还有明显的侧蚀 Z峡谷中、下游以西地区的切割侵蚀较以东地区深
故选D
【答案】B
【解析】(4)该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是一个内陆盆地气候干旱长期的风力堆积形成巨厚的中生代红层该地位于美国西部虽是内陆地区但距海并不遥远河流入海口处多形成三角洲堆积物颗粒比细砂和粉砂要细这里地处中纬度地区出现流水堆积和海岸堆积的地区应该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故选B
5.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陡崖的高差可能有1190米
B. 乙处地层中可能找到化石
C. 丙处可能发育河流
D. 丁处为天然大理石最佳开采点
【答案】A
【解析】
6.(1)D点的海拔可能为()
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5m
B. 145m
C. 190m
D. 290m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与D点相邻等高线的海拔为150米结合图中河流和等高线海拔的关系可推断D点海拔应该在150-200米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
【答案】B
【解析】A、图中A处等高线稀疏地势落差小水能资源贫乏不宜建水电站不符合题意
B、该地是低山丘陵适于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故正确
C、图中的湖泊水既能流入也能流出是外流湖、淡水湖不符合题意
D、B到C处的连线属于凸坡视线不通透观察者在B处不能直接观察到C处不符合题意
7.(1)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主要有()
①甘、新多戈壁沙漠藏多湖泊②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③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④青藏高寒甘肃干旱
7.(2)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答案】B
【解析】
8.(1)对图中各地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8.(2)下列气候图中与甲地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A. 甲地盛行上升气流
B. 乙地有暖流经过
C. 丙地常年吹西南风
D. 丁地多锋面雨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9.(1)下列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9.(2)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
A. 甲位于向斜的槽部
B. 隧道沿线地质条件稳定
C. 图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构造之中
D. F₁断层形成早于F₂断层
【答案】C
【解析】(1)根据岩层弯曲形态甲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甲位于背斜的顶部 A
错
隧道沿线有两处穿过断层地质条件不稳定 B错
图中的河谷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均位于背斜构造之中 C对
F₁断层形成可能与F₂断层在同一时期 D错
故选C
【答案】A
【解析】(2)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该地岩层以碳酸盐岩为主碳酸盐岩具有可溶性 A对植被稀疏、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地势起伏较小不是岩溶地貌分布的主要原因 B、C、D错
故选A
10.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流水侵蚀作用
B. 风化和风蚀作用
C. 喀斯特作用
D. 海蚀作用
【答案】B
【解析】1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1.(1)说明澳大利亚东部山火集中分布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11.(2)分析澳大利亚山火形成和蔓延的气候原因
11.(3)澳大利亚山火被世界各国高度关注请说明理由
【答案】(1)地形以山地为主植被以森林为主河流以短促为主
【解析】(1)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可知澳大利亚东部山火集中分布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植被以森林为主河流以短促为主
【答案】(2)正值炎热的夏季高温天气较多空气湿度小干旱时间较长大风日数多山火蔓延较快等
【解析】(2)根据材料可知 2019年9月初至2020年1月12日大部分时间为南半球的夏半年正值炎热的夏季高温天气较多空气湿度小干旱时间较长再加上在此时间段内几乎天天有大风大风日数多山火蔓延较快等
【答案】(3)澳大利亚山火过火面积大山火燃烧时间长较为罕见山火对生物多样性破坏性强山火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烟尘和二氧化碳释放量大对全球气候影响深刻等
【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澳大利亚“致命”山火过火面积超过5.25万平方千米过火面积大燃烧时间持续了四个多月燃烧时间长较为罕见 5亿动物葬身火海山火对生物多样性破坏性强造成数十人死亡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再加上烟尘和二氧化碳释放量大影响了全球气候
12.(1)说出沙坝东西两侧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
12.(2)指出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12.(3)与50年前相比分析近50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
12.(4)沙坝面积缩小影响小镇居民的居住安全有人建议将居民全部搬迁到大陆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西侧海水侵蚀为主(海浪、潮汐)东侧河水侵蚀为主
【解析】(1)由图可知西侧海水侵蚀为主(海浪、潮汐)东侧河水侵蚀为主
【答案】(2)夏季理由海冰融化沙坝受海水侵蚀强降雨多冰雪融量大河流流量大沙坝东侧受河水侵蚀强冻土融化土层松软易被侵蚀
【解析】(2)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是夏季理由是海冰融化沙坝受海水侵蚀强降雨多冰雪融量大河流流量大沙坝东侧受河水侵蚀强冻土融化土层松软易被侵蚀【答案】(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不断淹没沙坝海水结冰期缩短侵蚀时间变长沙坝边缘坍塌严重沙坝地表径流和大陆河流流量增大流水侵蚀增强沙坝永久冻土层变薄易被侵蚀
【解析】(3)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不断淹没沙
坝海水结冰期缩短侵蚀时间变长沙坝边缘坍塌严重沙坝地表径流和大陆河流流量增大流水侵蚀增强沙坝永久冻土层变薄易被侵蚀
【答案】(4)赞同全球变暖是长期变化趋势沙坝海拔低随着海水侵蚀加强和海平面不断上升海水将吞噬沙坝沙坝沿岸建设海堤费用很高且效果差
不赞同离大陆较远海水阻隔举镇搬迁不便搬迁费用很高对居民心理和生活方式影响大阻力大
【解析】(4)若赞同可答全球变暖是长期变化趋势沙坝海拔低随着海水侵蚀加强和海平面不断上升海水将吞噬沙坝沙坝沿岸建设海堤费用很高且效果差若不赞同可答小镇离大陆较远海水阻隔举镇搬迁不便搬迁费用很高对居民心理和生活方式影响大阻力大
13.(1)指出勘察加半岛的地形特征
13.(2)简述人口多集中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原因
13.(3)勘察加半岛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总体上中部地势较高四周较低西部地区较为平坦东部地势较陡
【解析】(1)地形特征主要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从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及数值可知勘察加半岛总体上中部地势较高四周较低西部地区较为平坦东部地势较陡
【答案】(2)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距离最高的火山相对较远受火山影响较小地方首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等
【解析】(2)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勘察加半岛的南部沿海地区该地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生活较为舒适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距离最高的火山相对较远受火山影响较小地方首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等故吸引人口聚集
【答案】(3)纬度高气候严寒半岛上多火山活动以及地震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对外吸引力不强资源开发难度大地理位置过于偏远
【解析】(3)从题中所给材料可知勘察加半岛是世界上地震与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从图中可看出该半岛所处的纬度位置高气候严寒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对外吸引力不强资源开发难度大地理位置过于偏远故勘察加半岛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
14.(1)据图判断法国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14.(2)简述图中甲地周边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归纳其生产特征
14.(3)从图中乙地到甲地过程中植被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该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14.(4)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说明中法两国加强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出可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材料中所提到的全球气候问题【答案】(1)该国地势总体为东南高西北低图中河流多发源于东南地区向西北注入大西洋从地形图图例的高度表上可判断地势高低的分布
【解析】(1)根据国家轮廓图可知该国为法国图中河流多发源于东南地区向西北注入大西洋从地形图图例的高度表上可以看出其东南侧海拔在2000米以上向西北逐渐降低到200米以下所以可以判断该国地势总体为东南高西北低
【答案】(2)甲地周边为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其生产特征为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
【解析】(2)读图可知该国为法国其工农业都比较发达则图中甲地大致为巴黎盆地其周边为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主要的农作物为小麦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其地形平坦广阔适于机械化生产产品主要供出口商品率高大面积从事一种或几种作物种植说明其专业化高因此其生产特征为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
【答案】(3)乙地植被多为常绿硬叶林而甲地则多为落叶阔叶林体现了纬度地带性规律
【解析】(3)根据图乙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可知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其植被多为常绿硬叶林根据甲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结合可知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植被多为落叶阔叶林所以从图中乙地到甲地过程中主要由亚热带变化为温带为热量条件的变化体现了纬度地带性规律分异规律
【答案】(4)全球变暖带来的问题会对中、法两国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沿海城市安全、农业生产)等方面带来严重危害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主要对策在出行中多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等
【解析】(4)全球变暖属于全球性问题从国家来说其带来的问题会对中、法两国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尤其是沿海城市安全、农业生产等方面带来严重危害所以要求全球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主要对策从个人参与看如积极宣传全球变暖的危害在在出行中多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物品短信拜年不用纸质贺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