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处理5.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表面处理 待修补裂缝50~100mm宽范围内混凝土表面清洗干 净并干燥 (2)涂刷一层环氧浆液 (3)压抹环氧胶泥层 沿裂缝压抹一层宽20~40mm,厚1~2mm左 右的胶泥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36
5、环氧浆液粘贴玻璃丝布
一般采用环氧树脂 胶料或环氧焦油料, 粘贴1到2层玻璃丝 布
(1)表面处理 清洁干燥 (2)玻璃丝布选择与处理 (3)粘贴玻璃丝布胶料的配置 (4)打底和嵌刮腻子 (5)涂刷衬布料及粘贴玻璃丝布
墙: 墙中间部位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或伴有保护 层脱落 梁: (1)简支梁、连续梁跨中附近的地面出现横断 裂缝,其一侧向上延伸达1/2梁高以上,或其 上面出现多条明显的水平裂缝,保护层脱落、 下面伴有竖向裂缝 (2)梁支撑部位附近出现明显的斜裂缝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6
(3)连续梁支撑部位附近上面出现明显的横断 裂缝,其一侧向下延伸达1/3梁高以上或上面 出现竖向裂缝,同时下面出现水平裂缝。 (4)悬臂梁固定端附近出现明显的竖向裂缝或 斜裂缝 框架: (1)框架柱与框架梁上出现的与前述柱梁的危 险裂缝相同的裂缝 (2)框架转角附近出现的竖裂缝、斜裂缝或交 叉裂缝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7
板: (1)出现在受拉主筋方向垂直的横断裂缝,并 向受压区方向延伸 (2)悬臂板的固定端附近上面出现明显的裂缝, 其方向与受拉主筋方向垂直。 (3)现浇板上面周边产生明显裂缝,或下面产 生交叉裂缝 凡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范值的要认真对待处理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8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37
6、表面缝合
在裂缝两边钻孔或凿槽,将U形钢筋或金属板放入 孔或槽中,用环氧树脂砂浆等无收缩砂浆灌入孔或槽 中锚固,以达到缝合裂缝的目的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38
六、局部修复法 1、充填法
用钢钎、风镐或高速转动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 最终凿成V形或梯形槽,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 浆、或聚氯乙烯胶泥、或沥青油膏等材料封闭裂缝。 其中V形槽适用于一般裂缝修补;梯形槽用于渗水裂缝 修补;环氧砂浆适用于有结构强度要求的修补;聚氯 乙烯胶泥和沥青油膏仅适用于防渗漏的修补。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3
2、建筑和构造不良 平面布置不合理、结构构造措施不力,
变形缝设置不当,
构造钢筋不足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4
3、结构设计失误 受拉钢筋截面积太小或设计无抗裂要求, 抗剪强度不足(混凝土强度不足或抗剪钢筋少), 混凝土截面积太小, 抗扭能力不足, 抗冲切能力不足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5
4、地基变形 房屋一端沉降大 房屋两端沉降大于中间 地基局部沉降过大 地面荷载过大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6
5、施工工艺不当或质量差
混凝土配合比不良 模板变形 浇筑顺序或浇筑方法不当 浇筑速度过快
模板支撑沉陷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7
出现冷缝又不作适当处理 钢筋保护层太小
钢筋保护层过大
养护差,早期收缩过大 早期受震
3、部分凿除重新浇筑混凝土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40
4、局部增加钢筋后再浇混凝土
有的预制构件因施工不慎导致产生较宽的裂缝, 构件的受力钢筋应力可能超过屈服强度时,需要凿开 裂缝附近混凝土,增加钢筋后再重浇混凝土
5、局部外包型钢和钢板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41
七、化学灌浆法处理
用压送设备将化学浆液 灌入混凝土缝内,达到 补强加固和防渗堵漏的 目的,这种修补裂缝的 方法称为化学灌浆法
≥0.1mm
化学灌浆法 常用材料
环氧树脂类灌浆材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0.05mm
42
清缝
埋灌浆口
封缝
保压硬化
灌浆
试漏
(1)用丙酮或无水酒精擦洗裂缝表面,用皮鼓清缝。 (2)用封缝胶沿裂缝走向粘贴灌浆口,间距25~50cm。 (3)用无机封缝胶封闭裂缝表面。 (4)3h后在封缝表面涂抹洗洁精,用气泵供压,0.3~0.8MPa,接 通 灌浆口后,检查封缝是否漏气以及相邻灌浆口是否连通
处理目 的
美观 防渗漏 耐久性 承载能 力
√ √ √
△ △ △
√
√
31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五、表面修补法处理
裂缝、沉缩裂缝
1、压实抹平 针对混凝土硬化前出现的早期收缩
小于0.3mm,深度不大,条数较多的裂缝
2、涂刷环氧浆液 混凝土硬化后,表面出现宽度
先清洁需处理的表面,去除油渍污垢,然后用丙酮
三、裂缝处理的原则
①查清情况 ②鉴别裂缝性质 ③明确处理目的 ④确保结构安全 ⑤满足使用要求 ⑥保证一定的耐久性 ⑦确定合适的处理时间 ⑧防止不必要的损伤 ⑨改善结构使用条件 ⑩处理方法可行 ⑪ 满足设计要求,遵守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9
四、裂缝处理方法与选择
(一)处理方法类别 ①表面修补 ②局部修复 ③水泥压力灌浆(缝宽大于0.5mm ) ④化学灌浆(缝宽大于0.05mm) ⑤减小结构内力 ⑥结构补强 ⑦改变结构方案 ⑧其他方法 (二)处理方法选择 考虑因素:裂缝性质、大小、位置、环境、处理目的 及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停用情况。
1、材料质量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砂石级配差、砂太细,砂、石中含泥量 太大,使用了反应性骨料或分化岩,不适当地掺用氯盐,不按规 范要求设置钢筋
(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引起 混凝土内部自膨胀应力而开裂的现象.碱骨料反应给混凝土工程带来的危害是相 当严重的.因碱骨料反应时间较为缓慢,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才能被发现. )
常见处理方法
1、复位纠偏 2、表面处理 3、局部修复 4、水泥灌浆或化学灌浆 5、改变建筑或结构构件 6、卸载 7增设支点或支撑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
8、加固补强 9、利用后期强度 10、降级使用 11、改变用途 12、更换构件或重做 13、其他处理方法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
一、裂缝原因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43
八、减小结构内力法处理 1、结构卸载 减轻结构自重
改善建筑物使用条件
(1)减小结构荷载
改变建筑用途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44
在各建筑物之间 调整使用
(2)合理使用有缺陷的构件
在建筑物内合理 调整使用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45
2、增设支点,减小结构内力 原理:在梁、板等受弯构件中,增设 新的支柱后,缩减计算跨度,而使结构 内力明显减小,裂缝减轻。 3、增设卸荷结构 梁板常用型钢作卸荷结构,梁跨度较 大时,也可用框架作卸荷结构。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30
处理方法 分类 表面修 补 温度 收缩 荷载 地基变 形 <0.1 0.1~0.5 >0.5 √ √ √ √ √ 局部修 复 △ △ √ 灌浆 水泥 化学 △ △ √ △ △ √ △ √ △ √ 减少内 力 结构补 强
裂缝性 质
△ △
√
√ △
裂缝宽 度
√
√ △ △
△ △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8
早期受冻
过早加载或施工超载
构件运输吊装工艺不当 滑模工艺不当 混凝土达不到设计强度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9
6、温度影响
水泥水化热引起过大的温差 屋盖受热膨胀或降温收缩 高温作用 温度骤降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0
7、混凝土收缩 混凝土凝固后表面失水过快
硬化后收缩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4
2、危害严重的裂缝及其特征 结构或构件断裂有 弯曲断裂、剪切断裂、受压后劈裂、 锚固断裂、扭曲断裂及压杆失稳断裂
柱: (1)出现裂缝、保护层部分剥落,主筋外 露 (2)一侧产生明显的水平裂缝,另一侧混 凝土被压碎,主筋外露 (3)出现明显的交叉裂缝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5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6
(4)地基变形裂缝 其方向与地基变形所产生的主应力方向垂直, 在墙上多数是斜裂缝,在梁或板上多数出现垂直裂缝,柱上常 见的是水平裂缝,形状一般都是一端宽另一端细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7
(1)温度裂缝 宽度无定值,多数宽度不大,数量较多, 深度变化较大,表面、深层、贯穿都有 (2)收缩裂缝 早期的收缩裂缝尺寸,硬化后的收缩裂 缝一般数量多,宽度不大,深度一般不深 (3)荷载裂缝 尺寸一般都不大,缝宽从表面向内部逐 渐缩小 结构严重超载裂缝宽度一般较大 (4)地基变形裂缝 尺寸大小变化较多,接近剪切破话 或者出现较大沉降差裂缝尺寸较大
裂缝尺寸及数量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8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9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0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1
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类别、特征与鉴别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表面、内部、贯穿三类。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2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23
上述四类裂缝都可以通过理论计算而区分其原因。 荷载裂缝可用材料实际强度、结构实际尺寸、构造和 荷载,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验算。 温度裂缝可用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理论计算。 收缩裂缝可用收缩发展有关数据和结构力学方法计算 地基变形裂缝则可根据地基实际情况计算变形,然后 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应力 还可通过变形观测等方法鉴别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34
施加细石混凝土面层
①配置钢丝网片,一般钢丝直径为,双向间距为
@100~200mm ②配置低流动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振实,表面压光。
整体面层结束后要及时养护 增加整体面层前,应进行设计验算,防止因结构自重 增加产生新问题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35
4、压抹环氧胶泥
对于数量不多,又不集 中,பைடு நூலகம்宽大于0.1mm的 裂缝可采用此方法
最终达到清洁、平整、坚实、粗糙、
潮湿的要求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33
施加水泥砂浆面层 ①在潮湿的、需要处理的表面上压抹一层纯水泥灰浆,
厚约2mm,宜用铁抹子往返压抹3~4遍。
②在纯水泥灰浆初凝时,抹一层1:1~1:2的水泥砂浆层, 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后,用笤帚将表面扫成条纹状粗糙面。 ③在上述砂浆层凝固并具有一定强度后,适当浇水润湿, 再抹第二层水泥砂浆,配合比与②相同,表面压实抹光
或二甲苯或酒精擦洗,待干燥后用毛刷反复涂刷环氧 浆液,每隔3~5min涂一次,涂层厚度达1mm左右为
止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32
3、增加整体面层
混凝土表面裂缝数量较多,分布面较广时,常 采用增加一层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整体面层 的方法处理,多数情况下整体面层内应配置双 向钢丝网
混凝土表面凿毛,用钢丝刷配以高 表面 处理 压水清洗,并充分湿润,被处理表面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4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5
裂缝方向与形状 (1)温度裂缝 长度较大的构件,温度裂缝方向一 般平行短边 形状是一端宽一端窄 平屋盖温度变形引 起的墙体裂缝,多数是斜裂缝,一般上宽下窄,或 靠窗口处较宽,逐渐减小 (2)收缩裂缝 早期收缩裂缝呈不规则,硬化后收缩 裂缝一般与构件轴线垂直,形状一般是两端细中间 粗,平板类构件有的缝宽度变化不大 (3)荷载裂缝 受拉裂缝与主应力垂直,一端宽一端 细,拉杆中裂缝与构件轴线垂直,同一条裂缝宽度 变化不大,支座剪切裂缝一般沿45°方向向跨中上 方伸展,扭曲裂缝呈斜向螺旋状,冲切裂缝与冲切 力呈45°左右斜向开裂
11
8、其他
酸盐等化学腐蚀
震动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2
二、裂缝性质、特征与鉴别 1、鉴别的主要内容 ①裂缝位置与分布特征 ②裂缝方向与形状 ③裂缝宽度 ④裂缝长度 ⑤裂缝深度 ⑥开裂时间 ⑦裂缝发展与变化 ⑧其他特征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13
2、常见裂缝的鉴别要点 裂缝位置与分布特征 (1)温度裂缝 一般发生在屋盖下及其附近位置, 长条形建筑两端较严重,离热源近的位置 (2)收缩裂缝 早期收缩裂缝出现在裸露表面,硬 化后的在建筑结构中部附近 (3)荷载裂缝 出现在应力最大位置附近 (4)地基变形裂缝 建筑物下部,沉降曲线曲率较 大处
建筑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39
2、预应力法
用钻机在构件上钻孔,注意避开钢筋,然后穿入螺栓(预应力 筋),施加预应力后拧紧螺帽,使裂缝减小或闭合。如条件许可时, 成孔的方向应于裂缝垂直,钻孔的方向与裂缝垂直时,宜采用双向施 加预应力 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长桩、梁等构件,由于运输、堆放、吊装不当 而造成裂缝的事故有时可采用凿除裂缝附近的混凝土,清洗,充分湿 润后,浇筑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养护到规定强度的修补方法。这 种方法修补已断裂的构件应特别慎重。此外,修补前应检查钢筋的实 际应力和变形情况,修补混凝土宜用微膨胀型,要特别注意新旧混凝 土的交接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