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到实验室去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新版)鲁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目标】
1.巩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方法,学习有序地进行思考和实验,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学会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方法,理解并记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和收集气体的方法。
【学习方法】
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复习诊测
(1)氧气具有哪些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哪些方法?
2、阅读课本第4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为
装置和装置,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和决定,收集装置由气体的和_决定。
气体的收集方法有_法、_法、法,当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时,可以用__法收集;当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时,可以用__法收集;当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时,可以用法收集。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的_,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的末端放在集气瓶_部。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用排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
3、仔细观察P45图2-17所示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4、阅读课本第45-4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再集中加热
二、合作探究
1、学生合作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各收集一瓶氧气。
2、为什么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3、为什么装置气密性良好时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若在导管移出水面之前松开手会有什么现象?
4、什么时候才能收集氧气?为什么?
5、为什么要先将导管撤出水面后才能熄灭酒精灯?
6、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三、即时训练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1)装药品;(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固定装置;④加热;⑸收集气体⑥撤酒精灯;⑺从水槽中撤出导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2)(1)(3)(4)(5)(6)(7)
(B)(2)(1)(3)(4)(5)(7)(6)
(C)(1)(2)(3)(4)(5)(7)(6)
(D)(1)(2)(3)(4)(5)(6)(7)
2.某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
(1)写出图中带序号仪器的名称:a: __ b :__
(2)实验室发生和收集氧气可采用_和__或_和__装置
(3)已知乙炔(C2H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实验室常用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实验室制取乙炔;发
生和收集乙炔的装置组合可以是__和__;保存电石注意的问题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