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草书创作的审美取向
书法审美观

书法审美观书法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既表现了书法家的个人特色,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念。
在书法审美观方面,我的见解如下:首先,书法审美追求的是“神韵”。
这是指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生命力、灵气和情感等东西。
这种“神韵”是由书法家的内心感受和对墨色的掌控力所造成的。
正因为如此,一次写字,在观感上会产生很大差异。
有时我们看到的字很统一、规整,给人以平和、和谐的感觉;有时则有意想不到的空灵,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
这种“神韵”显然是书法审美的重要表现之一。
其次,书法审美注重“气韵生动”。
在书法中,字形的美丑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气韵生动”。
这种气息是由汉字本身的内涵及书法家的创作心情共同呈现出的,它形态各异,有激昂奔放的气势,也有细腻清幽的文人气韵。
一个好的作品往往会使人联想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它会在观者的心里激起共鸣,引发共情,因此“气韵生动”是书法中不可或缺的审美标准。
再者,书法审美重视“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所呈现出的形态和意义相统一的特点。
在传统书法中常常有“不学庄子,没法写好字”的说法。
庄子主张“自然而不为”,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书法中被诠释为“有墨必泼”.由此可知,写好一副书法作品,在形态上不仅要具体、丰满,写意上还要有所故意,有自己的作品主旨,蕴含有自己观照人生的独特见解。
只有这样,书法作品才会有灵魂,给观者带来深刻的艺术享受。
最后,书法审美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宣扬精神。
在过去,书法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修养内容,他们认为书法是反映人的良知、修持与境界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与心灵密切关联的艺术。
书法审美发扬了文人的重义轻利、自我墨宝、自觉自愿、随心所欲的精神。
在现代,人们对书法的理解也更为深入,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身份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其所具有的审美观念,正是宣扬了文人‘凌波微步,罕言寡语'的精神,彰显出中国人的修养和睿智。
综上所述,书法审美观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体现,但是无论哪个时期、哪个阶层的人,书法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艺术审美观念

书法艺术审美观念
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念是指人们对于书法作品所持有的美的价值观和观赏的标准。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审美观念,但在整体上,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简朴和典雅:书法艺术注重简洁的构图和简朴的笔墨,追求风格的典雅和内涵的深邃。
通过简约和典雅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2. 线条和节奏:书法艺术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节奏的统一,通过适当的字形变化和行书连接的婉转曲线,展示书法作品的动感和生命力。
3. 空间和层次:书法艺术注重构建空间感和层次感,通过布局和字形的安排,创造出虚实结合、有层次感的艺术效果。
4. 气韵和神韵:书法艺术注重气息、神韵的表现,通过墨色的运用、笔法的韵律和字形的优美,传达出作者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5. 造诣和技法:书法艺术注重作者的造诣和技法,通过笔墨运用的熟练、字体的规范以及书写的整齐美观,展现出作者的个人风格和修养。
总体来说,书法艺术审美观念强调的是一种简约而有内涵的审美标准,追求艺术的精神和灵感的抒发,同时也注重技法的娴熟和作品的规范美。
中国书法当前的审美取向

书法艺术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2003年以前几年内,书坛的创作思想有一些模糊。有的无视传统,宣言要与传统“决裂”。有的把传统讲多了,忽视了艺术素质一面;书坛还有一些传言,说八届国展只讲传统,不讲创新,投稿也白投,等等。为此,中国书协专门在西安召开了一次“八届国展宣传工作会”,在会上我作了一个题为《书法评审:遵循艺术规律》的讲话,共讲了四条:一是继承传统是书法艺术创作的特殊纪律;二是表达性情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三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艺术繁荣的标志;四是表现美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职能。这四条讲了之后,与会的十几个省书协领导都一致认同,如江苏省书协驻会副主席言公达、河南省书协驻会副主席宋华平等,都认为,这么一讲,澄清了很多模糊认识,大家心里就有了底数。回北京后,文物出版社社长苏士澍同志对我说:“你讲的四条,同启功先生暗合,讲得很及时,我们出版社邀请《中国书法》杂志社专门以此为主题,再开一个研讨会,以增加共识。”河北、天津、解放军系统也邀我去讲课,专讲这个问题。海军的书法家张坤山有点夸张地对我说:“你这一讲,就像当年解放老干部一样,很多人压抑的心都舒缓了,放松了。”《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等,都刊发了这个讲话,可以说,在创作思想上书法界很快形成了共识。因为评审标准明确了就等于创作标准明确了,所以广大书家在创作思想上也就通畅了。
怎样才能实现既“到位”又有“味道”呢?按我个人体会,要想到位就是多学习、多临帖,多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对经典碑帖的理解能力,理解深了也就能把握深了,临摹效率就高了。第二要提高现代审美能力。经典碑帖中有大量与现代审美相吻合的东西,比如旋律、节奏、空间、造型等等,如果我们现代审美能力不高,很可能就读不出来,发现不了,不能共鸣。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现代审美意识去开掘传统,开掘出现代审美的洪流,使我们的创作从传统长河而来,又能站在时代潮头之上。既运用了传统,又表现了时代,谁开掘的多、运用的多,谁的成就就大。这也是由书法本体规律所决定的。
论现代书法的审美法则

论现代书法的审美法则
书法艺术是以西方的视觉艺术方法加以改良的基础上而来的。
书法艺术中的现代书法为中国古典书法创作提供了新的不同视觉视角。
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因素,但它现在还不能算作是一种新的书法种类。
书法艺术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影响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经济发展与价值取向。
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可以独立的一门语言艺术。
现代书法的审美法则:
一、整体的形态美,中国汉字的基本构造都是正方形,这样的字型容易呆板乏味,不利于现代书法的创作。
我们可以通过点线的收缩或轴线的扭动,来形成不同形态构造的汉字,从而形成优美的、个性突出的书法艺术作品。
、
北京中美艺术创作机构,官网: 微信号:zhongmeiart 添加了解更多。
二、墨色的组合美,墨色不同的组合形式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性。
把杂乱无章的墨色变的有秩序、这是美学中要遵
守的原则,不能更改。
从作品整体来看,还要把握墨色的平衡结构点,注意墨色不同层次的效果。
行草书的审美感受

行草书的审美感受
行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极具表现力和个性化的书体,它结合了行书的流畅连贯与草书的简约奔放,给欣赏者带来了丰富的审美感受:
1.动态美:行草书在笔画的挥洒间呈现出强烈的动态效果,线条流畅、疾徐相间、转折自如,如同舞者的轻盈身姿或音乐中的旋律起伏,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
2.节奏韵律:行草书通过笔画的粗细、浓淡、快慢变化,形成独特的节奏韵律,仿佛在纸面上奏响了一曲无声的乐章,引人入胜。
3.空间布局:行草书在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穿插呼应、疏密对比,以及整体篇章的布置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这种空间处理使得作品不仅限于单个汉字之美,更在于全局的协调统一。
4.情感表达:行草书由于其自由奔放的特点,更能体现书写者的情感世界,每一笔一划都可能流露出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情绪,使观者能够感受到创作者的精神面貌和人文内涵。
5.自然意象:行草书的笔墨往往带有“师法自然”的意境,有的如山川蜿蜒,有的似云水翻腾,富有诗意与哲理,给观赏者带来无限遐想的空间。
6.艺术张力:行草书在结构上的大胆变形、省略与夸张,以及在笔势上的恣意挥洒,形成了极强的艺术张力,既展现了书家的技艺高超,又彰显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因此,欣赏行草书作品时,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升华。
浅谈当代书法创作中的审美倾向

浅谈当代书法创作中的审美倾向作者:端木浩宇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当代书法创作已然摆脱了实用性的制约,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在此背景下,书法艺术真正历久弥新,在传承书法艺术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的基础上,实现了不断的突破和创新。
鉴于此,本文从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对当代书法创作中的审美倾向进行分析,期望为当代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当代书法创作;审美倾向;内在;外在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064-01上世纪一来,我国书法艺术的创作背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信息化背景下,书法已经逐渐摆脱了实用性的制约,具备了独特的、不可取代的美学价值。
而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文化背景的不断改变和人们精神需求、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书法艺术的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也发生着不断的演变和创新,这使得现代书法创作的审美风格更具个性化和多元化。
而尽管如此,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在文化内蕴和外在视觉上的追去确是相同的,本文将就以上两点进行探析,以阐明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审美倾向和特点,为今后的书法研究和创作提供可行的参考。
一、内在审美倾向:坚守传统文化内蕴传统书法产生于古代,经过数百年来无数书法家们的研究和揣摩,已经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蕴,历朝历代,不同书体、不同流派、不同艺术风格的书法一脉相承,并在历史长河中坚守着崇高的文化底蕴。
传统书法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国哲学理念的渗透和集中体现,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书法最能够体现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观,这也是为审美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和书法家们均采用传统书法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感悟。
书法的形态和线条,如果融入书家的感情和性格,便带有感情性,再加上书家生命力的注入,便表现出生命感性特征了,即筋肉、骨力、气脉、神采、韵味、品格。
而这种书法的气质和神采,也正是当代书法家们所孜孜以求的。
中国现代草书风尚

中国现代草书风尚
要说草书与行书那一种更适应现代书法的创新与发展,首先要弄清楚现代书法的现状。
现在随着网络的传播与发展,书法学习者可以饱览历代书法墨迹,取法之点太繁多,所以就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感觉。
总体来说,当今书法的发展形成了两大派,即创新派与传统派。
创新派不太重视结构的精到与点划的功底,而以强烈的空间节奏和神采为追求目标。
传统派则以笔法的功底为基础,在讲求法度的范围内进行个人风格的创作。
因此,创新派往往因为结构过度夸张与笔法的不到位,而易出现“丑”的感觉!“丑书”便由此而来。
传统派则因为追求笔法的功底与结构的平正,而容易被更多的人接受。
如不是照搬抄写字就能俗雅共赏!所以相比较,能够接受创新派的群体要比能够接受传统派的少!行书即是俗雅共赏的书体。
在现代有更多的人去学习与创新并发展它,以致出现了复古的风潮。
过去创新派的无法无天的作品现在不再受人们欢迎!就连现在的国展也开始讲究书法作品的传承与古意。
由此可见,宏扬传统文化是当务之急!而草书因为它的不易辨认性与狂怪之气使的它不易发展与创新。
故,愚以为行书更适应现代书法的发展与创新!。
透过“2021中国书法年展.行草书展”看当下大草书法审美

透过“2021中国书法年展.行草书展”看当下大草书法审美摘要:在观赏了“2021中国书法年展.行草书展” (以下简称为行草书展)后,整体给人一种“草书万象,时代新风”之感。
本文根据行草书展的入展作品情况,摘选其中优秀的作品进行品鉴与分析,从中分析当下大草书法的创作与审美现状。
关键词:2021中国书法年展.行草书展;大草书法审美“中国书法年展▪行书、草书作品展”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批准,由中国书法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全国专业书法展,每年举办一届,属中国书法家协会具备入会条件常设展览活动,是继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法篆刻展后又一个展示当代书坛创作的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2021“中国书法年展”已于湖北武汉顺利闭幕。
本文作者以大草作品进入前48名,以参展者的视觉审视本次展览大草作品。
此次入展作品大草风格各异,杂合了张芝、二王,唐旭素、以黄庭坚书风入展者居多、明清大草风格中偶见取法张瑞图作品,可谓是高手云集,给观众呈现出盛世草书的饕餮盛宴。
一、“行草书展”大草作品特点概述图一图二通过图一、图二草书作品可以看出一笔数字相连,正所谓“一笔书”明显特征,隔行之间气韵属连,是典型的宋黄庭坚、明祝允明大草风格(小草字字分开不相连属),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大草书法狂放、洒脱的意境。
从入展作品来看当下大草书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草”“行”混杂在此次展览中部分经典的大草书法作品不乏渗入行书元素。
例如,图三、图四的书法作品中行书字符十分明显,在草书创作中加入行书更具古韵,但是在草书中运用行书笔法,确是学界一直在争论的。
在草书作品中加入行书笔法虽然是有待商榷的,但笔者认为,草书是一种是包容性很强的艺术,而在草书中加入行书用笔更显作品之线型方圆兼备,动静相参,兼容并蓄,更加彰显了我国大草书法的“有容乃大”,是当之无愧的书法艺术最高境界。
笔者认为,在高速圆转极其简省的符号化大草中加入行书的元素,更增快慢节奏之丰富、繁简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极具中国古代二元次辩证的哲学思想,这正是高超的书法技术再上一层→由技进道必经历程。
草书的趋势

草书的趋势草书,作为一种传统的汉字书写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它以简洁的笔画、灵动的结构、变化无穷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草书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展现出新的趋势。
首先,现代草书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传统的草书注重笔法、笔势的运用,而现代草书更加注重创意和个性的表达。
书法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字形和结构,而是更加注重自由、奔放的表达方式。
他们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和元素,将色彩、图案等因素融入草书创作中,赋予作品更多样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内涵。
其次,现代草书在技法上更加丰富多样。
传统的草书主要以潇洒豪放的大楷、小楷草书为主,而现代草书则包含了更多不同的技法。
除了传统的草书基本功外,现代草书还注重用笔、造势、提神、勾点等具体的技法。
这些技法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个性化的创作风格,更是为了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第三,现代草书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
过去的草书主要以名人墨迹、碑帖临摹为主,内容相对单一。
而现代草书则可以表达各种主题和情感。
书法家们可以创作各种形式的作品,如书法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等,丰富了草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同时,现代草书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体现社会现象、时事问题等,增加了作品的时代感和社会关注度。
第四,现代草书在传播上更加广泛。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现代草书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书法家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他们的作品,与广大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
同时,一些书法家还可以通过草书教学视频、线上课程等方式传授技法和心得,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草书艺术中来。
总之,现代草书在形式、技法、内容和传播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趋势。
草书作为一种传统的书法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它不仅仅是书写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草书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魅力。
黄庭坚草书风格特征及其对当代草书的取法意义

黄庭坚草书风格特征及其对当代草书的取法意义1. 黄庭坚的草书风格那可真是独特啊!就像一阵狂野的风,肆意又洒脱。
你看他的笔画,时而如龙飞九天,那气势,哇塞!比如《诸上座帖》里的字,简直是神采飞扬啊!这对当代草书的影响那可太大了,难道不是吗?2. 他的草书风格特征有着一种奇妙的魅力呀!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
像《廉颇蔺相如列传》,那线条的舞动,不正是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吗?当代草书能从中学到好多呢,你说呢?3. 黄庭坚草书风格里的那种灵动,哎呀,真的太绝了!就如同精灵在纸上跳跃。
瞧瞧《花气薰人帖》,那感觉,多棒啊!当代草书要是能好好取法,那得多精彩呀,是不是?4. 哇,黄庭坚草书的那种韵味,简直无法形容!好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像《李白忆旧游诗卷》,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对当代草书来说,这就是宝贵的财富呀,你觉得呢?5. 黄庭坚的草书风格有着强烈的个性呢,那就是他的标志呀!好比夜空中最亮的星。
看看《刘禹锡竹枝词》,那种独特太显眼了!当代草书借鉴一下,肯定能绽放光芒,对不对?6. 他的草书风格特征真的是让人着迷啊!像一块有着巨大磁力的磁铁吸引着我们。
以《松风阁诗帖》为例,多震撼啊!这对当代草书的取法意义重大得很呢,难道不是吗?7. 哎呀呀,黄庭坚草书风格的那种洒脱,太厉害了!就像自由的鸟儿在天空翱翔。
《砥柱铭》就是证明呀!当代草书能从中汲取力量,不是吗?8. 黄庭坚草书的风格简直太有魅力啦!仿佛是一把开启艺术之门的钥匙。
像《黄州寒食诗跋》,多有魅力呀!对当代草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呢,你承认吧?9. 哇哦,黄庭坚草书风格中的那种豪放,真让人惊叹!如同汹涌的海浪。
《苦笋帖》就是很好的展现呀!当代草书取法于此,肯定能更上一层楼,是不是呀?10. 黄庭坚的草书风格真的是别具一格啊!就像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比如《草书杜甫寄贺兰铦诗卷》,多独特啊!对当代草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你能不认同吗?总之,黄庭坚的草书风格独特且极具魅力,对当代草书有着不可忽视的取法意义,能让当代草书发展得更加精彩多样!。
对草书的理解和感悟

对草书的理解和感悟
《对草书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书法,自古以来,就历经多种兴衰,销声匿迹。
以草书为代表的民间书法,更是在近现代以来,迅速衰落,甚至失传。
草书,是以无笔头、虚实、疏密、潇洒自如的“满墨”为特点的书体,又称杂书,居中无润。
它诞生于元代,发展至明清,受到西施油墨、墨与水的洗礼,追求雅俗共赏、和谐自然的审美观,并在民间流传不断。
它体现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另一重要脉络,也印证了中国书法终极风格的一贯性:一种古朴质朴的审美倾向。
从草书的表现形态上看,它拥有自成体系的典范:虚实有别、线型与形状的有机结合、节奏的自然与和谐、笔墨的大胆挥洒等非常独特的特性,一切都表现了极强的时代特色,同时又反映出草书作为民间书法活动结果的历史性来源。
而从草书的艺术角度上来讲,它对书行的表现更是不同凡响,草笔的挥洒既是偶然又是必然,画笔的介入更是创造了极为细腻的艺术语言,动笔的姿态及技巧的灵活改变,让书意渐渐走向一种气象清新、空灵灿烂的境界。
草书,代表了一种自由、自在、流畅、亲切的书意,它体现了中国书法稠密的历史沉淀,更展示了书法真正的审美风格。
在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它在传承书法文化上的重要作用,更应该加以重视、去发现它的独特魅力,彰显它的历史文化价值。
草书创作——从理性到感性

草书创作——从理性到感性书画视域推出第十二届国展专题文章,分为评委篇、作者篇、审读篇、监审篇,欢迎大家关注!本采访由河南美术出版社“书画视域”微信平台、《青少年书法》杂志独家策划,未经许可,不允许转载。
胡秋萍胡秋萍,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课题项目评审专家,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草书创作——从理性到感性胡秋萍(十二届国展草书组初评评委)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作品投稿量与其之前的历届投稿量相比是比较大的。
参与的评委、监审、审读等工作人员也较多。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的评审工作在以往历届国展评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评审机制更加精细严密和优化,评审工作精心组织,程序安排分明,工作开展有条不紊。
评选的组织纪律更加严格,全体工作人员严明自律。
透过这些,可以看出中国书协对于此次国展的极大重视。
从这次国展投稿的作品数量来看,整个当代书法创作态势是积极的、活跃的,广大书法作者的竞争意识也比较强。
这次国展草书作品的投稿量居各种书体投稿量的第三位,直接反映了本次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是吸引了大批草书作者的广泛参与,也说明了草书这种书体已成为当下书法学习与创作的主要书体之一。
大量的草书初选作品之中有章草、小草、大草等,各种草体风格丰富。
小草小字作品较多,审美趣味趋同。
作品的整体水平和前几年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参差不齐,也是不可能齐的。
投稿的对象,应该有初学者,也有很多资深的一线作者。
一大部分作品深入传统,用笔精到,帖味十足,制作考究,整体效果很好,反映出了这些作者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和创作的良苦用心。
但是,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不多,能让评委眼前一亮的精彩作品更少。
从初评稿件来看,作品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是:一是在选帖、创作上存在跟风和雷同现象。
其主观原因是这些作者急于入展,功利性太强。
反映在行动上就是走捷径、抄小道。
在选帖上,不是根据爱好与兴趣确定自己要学的经典法帖,不是确定主帖后地去钟意侵淫,而是奔着国展获奖作品的风格来确定或调换自己所学字帖。
国展中草书的创作与审美

国展中草书的创作与审美梁耀华【摘要】草书作为书法中最接近艺术本质的一种书体,最能体现人的个性和艺术修为,具有高度的审美特征。
简约而丰富是草书的一个重要的宗旨,草书有严格的书写规范。
国展中草书的创作,必须遵循严格的书写规范。
草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
通过一幅好的草书作品,特别是大草、狂草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豪放不羁的性情,高超的艺术技巧,其作品的形式、章法、墨法、笔法和线条等都能够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
当下,人们日益重视对美学【期刊名称】《艺术家》【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1页(P58-58)【作者】梁耀华【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黎雄才艺术馆;【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92.1草书作为书法中最接近艺术本质的一种书体,最能体现人的个性和艺术修为,具有高度的审美特征。
简约而丰富是草书的一个重要的宗旨,草书有严格的书写规范。
国展中草书的创作,必须遵循严格的书写规范。
草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
通过一幅好的草书作品,特别是大草、狂草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豪放不羁的性情,高超的艺术技巧,其作品的形式、章法、墨法、笔法和线条等都能够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
当下,人们日益重视对美学的追求,草书中的审美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成为一种令大众推崇的艺术。
本文就国展中草书的创作和审美展开具体的论述,笔者曾多次以草书参加国展,结合多年学习和创作经验,希望能够为鉴赏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重视书法作品的形式,增强作品的内涵和美感当代书法界对于作品的形式是十分重视的,纸张的色彩和搭配对于整个书法作品都是十分重要的。
尽管不同纸张的颜色美感各不相同,但是纸张的颜色需要和书写的内容以及字体相搭配,只有相对应的颜色和纸张搭配起来才能够使整个作品相得益彰。
国展中的一些优秀作品,无一例外都十分重视形式的美感,但是却并不过分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讲究和谐之美。
虚实相生,增强书法作品的对比度也是增强作品的美感的重要方法。
草书审美宗旨

草书审美宗旨草书作为一种独特的书法形式,以其简洁的线条、流动的形态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草书的审美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其宗旨和特点:一、流动之美草书以流动的线条为主要特征,通过流畅、自然的书写方式,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这种流动之美不仅体现在单个字上,更表现在整篇作品的行气和节奏上。
草书线条的流动感,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
二、简约之形草书的简约之美体现在其简洁的形态上。
与楷书相比,草书省略了许多笔画和转折,使得字形更加简洁明了。
这种简约之形不仅突出了重点,还使得整个作品更加清晰易读,更易于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三、独特的笔触草书的笔触是其独特之处之一。
草书的书写速度较快,笔触之间的衔接十分流畅自然,形成了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
这种独特的笔触使得草书作品更加生动有力,更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四、诗意化的表现草书作品常常蕴含着诗意化的表现。
作者通过书写来表达对自然、人生、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将主观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得草书作品更具有诗意化的表现力。
这种诗意化的表现使得草书作品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五、力度与节奏草书作品中蕴含着力度和节奏的美感。
草书的线条追求刚劲有力,笔触之间的衔接追求自然流畅的节奏感。
这种力度和节奏的运用使得草书作品更具有动态感和生命力,更加引人入胜。
六、空间构造草书作品中还蕴含着空间构造的美感。
作者通过字形的大小、高低、宽窄等变化来营造出空间感,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立体生动。
这种空间构造的运用使得草书作品更具有层次感和深度,更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七、情感表达草书作品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通过书写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将主观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得草书作品更具有情感表达力。
这种情感表达的运用使得草书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更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
八、变化与统一草书作品中蕴含着变化与统一的美学原则。
草书的现状

草书的现状草书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它是以流畅的笔画和奇妙的构造而闻名于世。
历史上,草书被誉为“至法之极”的艺术形式,并被广泛应用于绘画、印刷、造字等各个领域。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化,草书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不断面临挑战。
下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讨论草书的现状。
一、民间鲜有“草书匠人”在当今社会,草书已经逐渐淡出了民间文化的主流。
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书法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少。
加之草书笔画难精难细,需要高强的书法技巧和实践经验,导致现今鲜有人从事草书制作。
相应地,草书作品的数量也逐渐减少,这对于草书的传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学校课程中的草书教育缺失随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各种艺术课程逐渐加强,然而草书的教育却逐渐被忽视。
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美术课程中,学生所学习的书法形式往往以楷书、行书等正规字体为主,草书只是作为特殊的艺术形式出现在某些特定场合。
这样让年轻一代的学生忽视了草书这门极富个性特色的艺术形式。
这对草书在未来的发展和传承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三、草书市场的不景气草书的市场需求在当今也已经不如以往。
在当代社会,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草书的使用不再如以前那样频繁。
比如,大多数的广告、宣传海报、书籍封面等都是由计算机制图完成的,草书的作用已经减少到极低的程度。
因此,草书的收藏价值也在市场上下降,导致草书作品的交易量和价格逐渐被稀释。
四、草书艺术的未来发展尽管草书在当今的环境中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它的独特性和它所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使得它自身始终具有无穷的潜力。
草书在未来依然有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欣赏和应用,例如在越来越多的商业领域中,草书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能够为企业的文化形象塑造做出贡献;在住宅、写字楼的内部设计中,草书也可以为这些场所增添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和观赏价值。
总之,草书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非常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
要保证草书能够在未来得以传承和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加强草书在学校课程中的教育和推广,加大在市场上的宣传力度等等。
草书的现状

草书的现状
草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然而,在当今社会,草书的发展却受到了很多限制和压力。
首先,现代社会注重规范性和标准化,对草书这种自由、随意的书法形式并不太容易接受。
其次,草书作品的创作需要良好的心境和情感体验,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压力往往会影响草书作品的质量和创作深度。
此外,草书的教育和传承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很多人对草书的认识和学习程度较低。
尽管草书面临许多挑战,但仍有一些人在坚持和发扬草书艺术。
他们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和技巧,使草书得到了新的生命和发展。
同时,草书还在一些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装饰画、广告设计等领域。
这些都为草书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线希望。
总的来说,草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但它依然拥有无穷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使草书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发展。
- 1 -。
欣赏草书美的五个标准

欣赏草书美的五个标准草书艺术的欣赏,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
要想欣赏好草书艺术,先须了解草书的特点,草书艺术的美在哪里。
有人说草书艺术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表层的外形美和深层的蕴涵美。
也有人将草书艺术的美概以十点:曰点划飞动,曰笔情墨趣,曰结体多变,曰章法生动,曰线条优美,曰血脉连通,曰气韵天成,曰转化跌宕,曰气势磅礴,曰奇逸潇洒。
总之,草书艺术之美宛若无言而有诗篇之意蕴,无动而有舞蹈之神形,无色而有绘画的斑斓,无声而有音乐的旋律。
欣赏草书(行书)艺术作品的标准,可以说并无定式。
对于同样一幅草书艺术作品,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素养,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悟性,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标准;同样的人因早年、中年、晚年的差别,其标准也可以变异。
尽管如此,前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把欣赏书法标准多有概括。
有人归纳为四条:曰气韵,曰选材,曰墨色,曰装背。
也有人归纳为六条:曰形体,曰魄力,曰意态,曰流派,曰才学,曰气象。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为草书(行书)艺术的欣赏标准:一、线条美“书法是线条的艺术”。
书法的线条,尤其是草书的线条,更具有明显的特点。
它不仅有形状上的区别,方向上的不同,而且还有疾涩、润燥、扁圆、质感、力度等多方面的差异。
草书艺术线条的千奇百怪、变化莫测,最能表现出一个草书家微妙的内心感受。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线条才明快愉人,给人以美感呢?1、线条的力感。
凡给人以美感的线条都是有力度、并富有立体感的线条。
力感在传统书学中又称“笔力”。
古今研习草书者反复强调正确“运笔”,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使书法线条显示力,富于弹性(内有劲力的表现)。
书法的线条应象“钟表中常运的发条”,而不可似“汤锅里煮烂的面条”,这个比喻“力的艺术”;告诉我们书法是线条的力感,是草书艺术的生命。
2、线条的情感。
“书者,抒也”。
中国书法的点、划、线充满着活力,韵律和节奏,显现动人的表情美。
所谓表情美,是书家和欣赏者双方在书法艺术上共同配合的视觉审美经验。
对草书的理解和感悟

对草书的理解和感悟
草书是书法的一种风格,其特点是笔画激荡,形态奔放,具有极强的个性和艺术感染力。
对于我来说,草书的魅力在于它的自由奔放和狂放不羁,有着让人心驰神往的力量。
在我看来,草书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草书艺术家以自由的笔触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
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字形的美感,更在于表现出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悟。
草书的魅力在于它所表现出的独特性和形式美。
草书的笔画通常是紧凑、有力的,富有张力和动感。
作品中的笔画有时呈现出错落有致的形态,有时则是明晰流畅的线条,不同的笔画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
草书的艺术形式不仅是单纯的书法艺术,更是一种思想、文化和心态的表达。
草书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艺术上拥有独特的魅力,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草书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之,草书是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形式,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张力和个性,以及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出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都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和价值。
- 1 -。
玩味草书:谈谈草书传达的性情与点画、气韵、创作等等的关系

玩味草书:谈谈草书传达的性情与点画、气韵、创作等等的关系“精魄超然,神采射人”,千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草书的极则。
当今书坛。
草书著作大量面世,草书书家不断涌现。
这是草书创造与信息快节奏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草书重性情,但性情并不是孤立的,无论是创作或是批评,草书性情都同书者的舞墨技术等要素密切相关。
在谈论草书性情时,我们无妨先聊聊性情是什么。
性情是著作显示的一种精神面貌,它是书家性格和情感的披露。
情感是一个变数,客观世界的影响和片面国际的动摇都能够构成书家情感的改变,所谓“喜怒哀乐,各有分数”。
“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指的就是书家性格体现为著作性格。
相对情感这一变数而言,性格基本是一个定数,书家性格或刚烈、或温文、或租犷、或细腻,都会在著作中或隐或显地披露出来。
接下来谈谈草书的性情与点画的关系。
草书性情的体现需要书家翰墨技术亦即规律的支撑。
孙过庭在论及草书形式和性格时指出,构成草书形状质地的主要特征是“使转”,最能体现草书性格的是“点画”。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衂挫于毫芒”。
用笔不合法度,点画则不免呈现病态,也就出“俗字”。
逐渐掌握笔法、笔势、笔意,这正是草法的基础。
精微之后的狂放才出彩、才耐看,才是通往草书之路的最好选择。
草书性情与气韵、风格如果说,草“以点画为情性”是对草书性情微观层面的分析,那么从宏观层面上考察草书的性格,就是看整体气韵。
它给读者感官传递的是著作特有的气息。
因而,著作整体气候对著作性情体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风格是书家性格同审美取向及技巧的总和,风格一旦构成,会有相对稳定性。
古人云:“凡书公例变,如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至于永师、褚遂良、虞世南、李邕、颇真卿并是书中仙手,得法后自变其体。
”就是说对书法的规律贯穿之后,书家会以独特的风格面世。
意境是书家性格同履历学养及技巧的总和。
意境因著作而异,有不断定性,但书法能传达书家的学问、才思、志趣是断定无疑的;反之,书家学问、才思、志趣的高低能够决议著作格调的高低也是断定无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度 ,心仪万象 、态势生动多变等方面 。
关键词 :当代草书 ;审美取 向;视觉 冲击力 中图分类号 :J 2 9 2 .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6 8 8 3( 2 0 1 4 )0 l 一 0 0 6 7 — 0 5
酒 ,E l 九醉 ,有 “ 醉僧 ” 之称 。他 书情 来 时不 可 是 否具 有视 觉 冲击 力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了。
遏 ,“ 醉来信手两 三行 ,醒后却书书不得” ;“ 忽
然绝 叫三五 声 ,满 壁纵 横 千万 字 ” ;“ 人人 欲 问此
二 、重视形式 ,适度增强 形式感
首先 ,特 别 看重 纸 张色 彩选 择 与搭 配 。 当代
决定其在创作时 ,书家必须性情多于法度 ,作品 草 的境 界 。张长 史 的颠 逸 ,怀 素 的狂放 ,黄庭 坚 才有可能表现出特有的形神气韵之美 。 的简净风神 ,王铎 的雄强 恣肆 ,徐渭 的狂狷散
挣 脱 一切 束缚 的草 书不染 半 点 尘埃 ,需 要 书 漫 ,傅 山 的缠 绵婉 转 … …历 史 留下 了不 少 千古 绝 家 有 超然 物外 的情怀 ,书家 只有 进 入物 我两 忘 的 唱 的作 品 。 明人 许 学 夷 云 :“ 忽 然 而来 ,浑 然 而
些办法和手段使舞 台效果异常刺激 ,把观众带进
一
个 让 人恍惚 的世界 。 上世 纪 8 0 年代 开启 的思 想解 放运 动 ,导致 社
抒发情性 ,我心写我草
书法 艺 术 历 来 都 是 被 视 为 修 心 养性 的艺 术 ,
会意 识 形 态 的解冻 ,表现 在 艺术 领 域便 是 书法 热
理解和感悟 ,通过草书传达出来 ,“ 或寄以骋纵 终 于蹇钝 ;轻琐 者淬 于俗吏 。斯 皆独行 之 士 ,偏 横之志 ,或托 以散郁结之怀” ” 。草书之所 以 玩所 乖 。 ”[ 6 1 ” 而草 书作 品之所 以经得 起 历史 长 河 动人 ,就在于它跟所有需要带着情性创作的艺术 的洗刷 ,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 ,正是因为书家都
中妙 ,怀素 自言初不知” 。[ 4 1 李 白在 《 草书歌行》
中也 写 到 “ 酒 徒词 客满 高堂 ” ,有 酒 徒 词 客 助
兴 ,更增添 了怀素草书创作的情怀。张旭性情放 书坛 非 常重 视作 品 的形 式感 ,有 人 戏称 为 书家 的 好 色时代” 。当今纸 张制作 水平 的提 高为 “ 好 诞不羁 ,每醉而狂 ,有 “ 张颠 ”之称 ,他与怀 “
革。 ”①
块地品鉴 ,不至于太伤眼神 ,色彩也好 ,拼接也
已经远离实用性 ,转 向艺术性 ,最具艺术性 好 ,都是提高作品的视觉 冲击力 ,要讲究协调和 和情性美 的草书 ,便成当代书家的最爱 ,为当代 适度 ,也即取 中和之美 。不宜过分追求视觉感官
① 参见王世贞 :《 艺苑卮 言》 ,凤凰 出版社 ,2 0 0 9 年 出版 。 ② 参见许学夷 :《 诗源辩体》 ,人 民文学 出版社 ,1 9 8 7 年 出版 。
素 ,世称 “ 颠 张 狂素 ” 。 韩愈 云 :“ 往 时张旭 善 草 色”提供 了条件 。各种颜色的纸质都有各 自的美 书 ,不 治 他技 。喜 怒 窘 穷 ,忧 悲 、愉 佚 ,怨 恨 、 感 ,但纸 色 还要 和 书写 内容 及字 体 协调 ,追求 色
质 文 三 变 ,驰 鹜 沿 革 , 思 慕 、酣 醉 、无 聊 、不平 ,有动 于 心 ,必 于草 书 彩 的变 化 ,孙 过庭 云 : “
字体 太 小 ,或 者块 的切分 太 小 ,作 品 的形 式感 就 怀 抱 ,任 情 恣性 。章法 和 书写 风格 也 有密 切 的联
大 ,给人气势磅礴 、雄强恣肆之感。篇幅小 的取 细微精 到。今人可以在巨幅纸张上书写 ,在章法
不强 ,不能展现草书作 品的视觉冲击力 。
系 ,草 书作 品因风格的不同其章法要合理变化 ,
法言》所说 : 安 于平 淡 ,积 极求 新 、求 变 ,探 新 猎奇 ,他们 的 的走 势 变 化 而 动 ,正 如 杨 雄 《
书 ,心 画 也 。 ”张 旭 光 先 生说 :“ 表 达 情性 是 艺 作品追求情趣和引人注 目,重视表现书法 的外在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8 — 2 0
一
样 ,需 要 书 家 宣泄 情 绪 。刘 熙 载 又 云 :“ 他 书 是极 具个 性 的人 物 ,并 且将 自己独 特 的情 性 ,淋
法 多 于 意 ,草 书意 多于 法 。 ”[ 3 ] 2 6 2 草 书 的 自然 特 质 漓 尽致 地抒 发 ,在创 作 作 品时 ,达 到 了我 心写 我
和美 学 热 的兴 起 ,构 成重 要 的 文化 现象 。有些 书 其 本质 特 性 决定 了书家 必定 与 寂 寞为 伴 ,似乎 与 家将 书 法视 为 渲泄 情 感 的平 台 和空 间 ,不 少 书法 热 闹的世态 、动感的时代有些背离 。但书家在创 爱好 者 ,特别 是年 轻 人 ,更 是不 满 足 于传 统 ,不 作 中情 感 抒 发 的时 候 ,内心情 绪跟 随 线条 、字 形
・
68・
的 刺 激 、强 调夺 人 眼球 、博 取 欢 心 ,如 果 这 样 , 体的凌乱 ,从而破坏草书潇洒流落 、盘迂跳荡 、
反而使审美主体眼花缭乱 ,无所落眼 ,从而降低 痛快淋漓的整体格局 。而这一现象又同时伴 随着 作品的品位 ,即所谓过则反矣。
相 生 。 干笔如 干 裂 秋风 ,百年 枯藤 ;润 笔似 梨 花 风格 与 格式 的模仿 和雷 同 ,千人 一 面 的作 品非 常 再 次 ,墨 色 的 干湿 润枯 浓 淡相 互 搭 配 ,虚 实 普遍 ,缺乏个 性 特点 。
带雨 ,风姿灼人 ;淡墨取虚 ,浓 墨取实 。这样 , 使墨色变化丰富,增强对 比度 ,作 品的形式感更 强 ,也更耐人品味 。红色闲章 的精心安排也能夺
三 、布 局空间 ,章法强化对 比度
古人云 :“ 变则通 ,通则久 。 ”艺术 的生命力
人 眼 球 。总 的来 说 ,色彩 是 比较 抢 眼 的形式 ,不 就在 于创新 ,在于求变 ,有 了变化 ,就 有了看
作者简介 :杨德鹏 ( 1 9 6 4 一 ) ,男,广东饶 平人 ,汕头大学讲 师。
・
6 7・
术 创 作 的基 本特 征 ,表 现美 是 艺术 创作 的基本 职 书坛 的主要 创作 书体 。刘熙载云 :“ 书如也 ,如
能。 ”I l l 在进行草书创作时 ,书家面对 的是书写的 其 学 ,如 其才 ,如 其 志 。总 之 日 ,如 其 人而 内容和宣纸 ,铺纸濡墨,举笔书写 ,同样地可以 已。 ”[ 3 1 草 书最 强 调个 性发 挥 ,有 什 么样 性 格 的 跟唱歌的 、跳舞的人一样 ,表达内心的情感 ,追 人 就 有 什 么 样 的草 书 风 格 。 正 如 孙 过 庭 所 云 :
一
的大小也要根据 书体和字 的大小而定 ,不可强求 即是 怀 素 的狂 草 ,书 写 的 纸 张 不 过 几 十 平 方 厘 律 。篇 幅 大 的取 气 势 ,加 之 书 写 的字 体 也 较 米 ,故而古人表现简净风神的风格 ,而且能更加 巧 ,给人精致之感 。如果创作巨幅作 品,书写的 安排上有极大的创变空间和想象余地 ,更能散其
视 觉 冲击 力 是 指 运 用视 觉 艺 术 ,通 过 造 型 、 形 式 、构 思新 颖 。当代 宽广 的展厅 出现也促 使 书
颜色等展现出来 ,直达视觉感官 ,使审美主体 的 法 审美 取 向的变 化 ,展示 作 品需 要 形式 上 的美 感 视觉感官受到影响的力度 。草书作品的视觉冲击 表 现 ,特 别 是最 具 艺术 性 的草 书 ,需要 一 个展 示 力 ,是通 过作 品突 出表现 书家的情性 ,以其形 的场所 。不知不觉 中,当代书坛草书具有最广泛 式 、章法 、态势等方面的美感 ,来影 响审美主体 的创作群体和审美群体 ,成为大众心中敬仰 的艺 的视觉感官。就像如今的舞台设计 ,各种能让人 术 之一 ,也成 为 书 家最 高境 界 的艺 术追 求 。笔 墨
当代 的展厅 效 应 适合 更 具视 觉 冲击 力 作 品 的 不 能 求 同 。有 什 么 样 的风 格 就有 什 么样 的章 法 ,
展示 ,促 使书法作 品创作审美 取 向的求变 ,因 可 谓 千姿 百 态 。布 局 时 ,条 幅有条 幅 的 布局 ,超 而 ,特 别是 一 些 年纪 较轻 的书法 爱 好 者 ,不满 足 长 条 幅 的切块 布 局 ,横 幅 有横 幅 的布 局 ,斗 方有
视觉 上 有美 感 有刺 激 的办法 和 手段 都用 上 ,如 灯 当随 时代 ,草书 需要 实 实在 在 的视 觉 冲击 力 ,草 光 效果 、背 景装 饰 、配 乐 、喷 泉 、烟 火 、雾 气 , 书需要 实 实 在在 的形 式 美 ,体 现在 情性 抒 发 、形
再加上表演者 的服装 、动作 、情感渲泄等等 ,这 式感 、章法 、 态势等方面。
第3 5 卷第 1 期 2 0 1 4 年2 月
韩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a n s h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5 No . 1
F e b . 2 01 4
当代草书创作的审美取 向
少人乐于追求 ,就像年轻人 比较喜欢打扮一样 , 点 ,或 许 就 能引 人人 胜 。草 书 的谋 篇 布局 ,历 来 多在衣服和发型上做些文章 ,多少能引人注 目。 被 公 认 是 最 难 把握 的 ,整 幅作 品 章 法 如何 安 排 ,
最后 ,书法作品篇幅之美也各有所好 ,篇幅 必 定 要 求 变 。古人径 诞 不 道 ;刚 假 者 又倔 强 无 润 ;矜敛 摸古人的情怀 ,渲泄满腹情 绪。而草书创作时 , “ 至 高 的性情 便 是诗 性 ,即书家 对 人生 经历 的各种 者弊于拘束 ;脱 易者失于规矩 ;温柔者伤 于软 体 验 、对 于天 地 万物 景象 的观感 、对 书写 内容 的 缓 ,躁 勇者 过 于剽迫 ;狐 疑者溺 于滞 涩 ;迟 重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