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发展规划修改稿(202101090554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煤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 冯律V王会升吴学文
赵俊杰吴景威马小波审核: 冯律立赵俊杰
审疋:周文生徐卫东
平煤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我国实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战略和保持较长时间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五年,是平煤蓝天化工公司重组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也是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产品结构调整,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要求,驻马店市工业强市的战略方针和中平能化集团有限公司的总体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平煤蓝天现状,特编制本规划,作为平煤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今后五年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第一章总体概况
平煤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于2007 年7 月由平煤集团和河南蓝天集团合资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总资产达30 亿元,平煤集团和蓝天集团分别各占60%和40%股份,公司总部位于河南腹地、交通便利的驻马店市前进路北段。
公司注册资金6 亿元,总资产30 多亿元,下属中原甲醇厂、遂平化工厂、光山化工厂、信阳中油公司、武汉仓储贸易分公司、联合运输公司6 个分、子公司,在册职工2997 人,是集化工产品醇醚研发、生产、销售、储存及运输为一体的专业化企业.
平煤蓝天中原甲醇厂是2006 年投产的新建甲醇生产厂,主要原料是来自于西气东输豫南支线的天然气,同时补加部分来自遂平化工厂的回收二氧化碳,装置总能力40 万吨/ 年。
目前,企业固定资产已
达5.8 亿元人民币,在岗员工180 余人,其中具有初、中级以上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 多人。
2009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0 万元,销售收入21000 万元,上缴利税450 万元。
平煤蓝天遂平化工厂原为1971 年建成的以煤为原料的小合成氨厂,1994 年在原有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中压甲醇装置,形成4 万吨合成氨联产2 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
2002 年新增一套8 万吨/ 年低压单醇生产装置,2004 又新增一套10 万吨/ 年低压单醇生产装置,2005 年该装置配套12MW 热电联产发电系统。
2009 年投产一套20 万吨/年二甲醚生产装置,2010 年7 月新建投产一条10000 吨/ 年氮甲基甲酰胺生产线,另一套10 万吨甲醇生产线正在整改中,产品有碳酸氢铵、甲醇、液氨、二甲醚、氮甲基甲酰胺。
遂平化工厂目前的固定资产7.5 亿元人民币,在岗员工1200 余人,其中具有初、中级以上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 多人。
2009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374 万元,销售收入36274 万元,上缴利税2480 万元。
光山化工厂始建于1974 年,2003 年投资兴建了两条年产10 万吨甲醇生产线和一套1.2 万千瓦的自备发电机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年产甲醇20 万吨、碳铵30 万吨、发电8000 万千瓦时的综合性大型化工生产经营企业。
武汉仓储贸易分公司储库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占地75000 平方米,总投资15000 万元。
内设5000 立方米化学品(危险品)储库20 座,配套的办公大楼、甲醇运输队、现代化的装卸泵房及先进的发、卸车位等,是目前华中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化学品(危险品)仓储基地。
武汉左岭危险品码头,位于10 万立方米化学品(危险品)储库区附近,紧靠长江边上,是平煤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解决甲
醇集散和原油进口,与武汉港口集团和资建设的化学品(危险品)专业码头。
占用岸线
292M,由码头主体、钢制趸船、锚地组成。
具备两个泊位,两艘钢制趸船,五座钢引桥,可以靠泊3000DWT货轮,
兼顾5000DWT 的轮船。
信阳中油销售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在信阳市工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600万元。
东靠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南依避暑胜地鸡公山,西临107国道,交通便利、位置优
越。
主要业务范围:石油、石化等相关行业在成品、半成品的仓储、运输和销售。
公司占地面积近7.4万平方米、总库容量为3万立方米、年吞吐能力30万吨左右、是信阳市乃至豫南地区大型成品油储备库。
铁路专用线设计为双股道、
42个卸油货位、总长1700米。
平煤蓝天化工公司及二级企业基本情况见下表
2009年,平煤蓝天化工公司总资产共301171万元,销售收入254616万元,在职职工2997人,上交税金755万元。
平煤蓝天化工公司2009年企业业务构成见下表:
第二章环境分析
2.1 全国石油化工行业近况
2.1.1 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2009 年,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2.00% ,同比增长10.13% 。
分时段看,年初增长6.6% ,上半年增长7.7% ,前三季度增长9.06% ,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
2.1.2 多数产品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
2009 年8 月以后,多数产品出现恢复性增长。
跟踪的62 种(类)重点石化产品产量显示,2009 年,同比增长的产品有58 种(类),占93.5% 。
特别是成品油、化肥、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轮胎等类产品增速比上年明显加快。
2.1.3 市场需求持续回升
2009年,国内主要石化产品表观消费量持续回升。
1〜12月,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88 亿吨,同比增长6.2% ,乙烯表观消费量达1165.6 万吨,同比增长10.1% ,此外,硫酸表观消费量增长21.4% ,烧碱增长13.4% ,纯碱增长8.9%,甲醇增长35.9% ,化肥增长14.3% 。
2.1.4 产品价格走势各异
2009 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体价格水平比上年下降了13.2% 。
但各产品价格走势差异明显。
有机原料、合成材料市场呈明显回暖趋势;化肥、无机原料价格持续低迷。
不同的价格走势主要表现在:化肥市场持续低迷、基础化工原料市场两级分化和合成材料市场回暖等方面。
2.1.5 行业效益明显提高
2009 年,行业利润回升逐步加快,其中化工行业实现增长和炼油
行业扭亏为盈是两大亮点。
在各行业中,化工行业实现利润1717.86 亿元,同比增长
13.5% ;炼油行业实现利润728.79 亿元,去年同期则是亏损1456.52 亿元;石油天然气
开采行业实现利润1686.52 亿元,同比下降60.7% 。
2.1.6 行业投资增速趋缓
2009 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01 万亿元,同比增长12.9% ,回落14.2 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化工行业投资增长24.3% ,持续保持较快增速,其中磷肥行业增长
67.8% ,农药行业增长39.1% ,专用化学品制造增长31.9% ;但油气开采行业和炼油行业投资下降,同比分别下降2.3%和9.3% 。
从增速上看,行业投资呈减缓趋势。
2.1.7 对外贸易渐趋回稳
2009 年,全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3270.70 亿美元,同比下降23.2% ,其中12 月份进出口总额增幅高达53.3% ,四季度贸易回升有明显加速的趋势。
其中,全年进口总额2280.63 亿美元,同比下降22.6% ,降幅比前三季度缩小11.2 个百分点;出口总额990.08 亿元,同比下降24.6% ,比前三季度缩小5.6 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2009 年行业进出口贸易降幅逐步收窄,并渐趋回稳,但降幅仍显较大。
2.2 河南省石化行业状况
河南省石化行业经过不断发展,不仅总量上增长迅速,在产业结
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组织结构等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调整优化,
已经形成了石油石化、现代煤化工、盐化工、农用化工、精细化工等
门类齐全并具有一定基础的工业体系,已被列入全省支柱产业之一。
截止2008 年底,全省石油和化学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315 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80 亿元,占全国石化工业产值的3.6% 。
其中,化学工业1184 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153 亿元;全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虽然在精细化工、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试剂和助剂、颜料等方面发展较快并具有一定规模,但仍以基础化工为主,尤其是与重点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尚未摆脱资源性重化
工的发展格局,具有一定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还较少。
尤其是近年来,全省化工行业的投资主要集中于资源型产业领域,在甲醇、二甲醚、烧碱、聚氯乙烯和氮肥等传统化工领域的投资相对较热。
2.3 竞争力条件分析
2.3.1 公司具有的优势
2.3.1.1 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优势平煤蓝天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依托中平能化集团公司的丰富煤炭和河南蓝天集团2.4 亿立方米/年天然气资源。
集团公司所处的平顶山的煤炭是河南省最具重要地位的优势矿产资源,其煤炭蕴藏量达78 亿吨,含煤量面积767 平方公里,截至2000 年底,已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40.1 亿吨,保有煤炭资源储量31.6 亿吨,占河南省总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的13% 。
平顶山煤种较齐全,有气煤、气肥煤、肥煤、3/1 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加工性能良好。
河南蓝天集团承建和经营的豫南天然气支线工程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新郑(薛店),南到信阳,途径许昌、平顶山、漯河、驻马店、信阳等五个地级市几十个县城,主干线全长200 多公里,年输气能力达16 亿Nm 3。
平煤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有2.4 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的保障。
2.3.1.2 产业基础和技术装备优势重组后的平煤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3 家天然气及煤化工生产企业,已经拥有了80 万吨/ 年甲醇、20 万吨/ 年二甲醚、8 万吨/年合成氨、30 万吨/年碳铵以及甲醇燃料和码头仓储设施等。
平煤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有的产业基础不但可以为规划煤化工项目提供原料资源,而且在已有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引进和吸收先进的煤气化技术、设备,可以为煤化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已有的产业基础优势和技术装备优势成为平煤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煤化工的最主要的优势所在。
2.3.1.3 人力资源优势煤化工涉及的产品多,工艺技术复杂,是一个技术种类高度密集的行业,其产业范围涉及石油化工、煤气化、工程塑料、精细化工等,发展煤化工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平煤蓝天化工公司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已经培养和积累了大量煤化工技术人才,其中具备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00 多名,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到了总员工数的40% 。
一些新建和在建煤化工项目也凭借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潜
力,吸引了国内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各类人才加盟。
因此,平煤蓝天化工公司发展煤化工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优势。
2.3.1.4 区位优势
河南地处我国中部,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河南省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中心的优势地位,相对于其他煤炭资源产地,可以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扩大原料来源。
另外,产品的选择面宽。
因此,平煤蓝天化工公司发展煤化工区位优势突出。
2.4 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
2.4.1 企业布局分散平煤蓝天化工公司现有的生产企业分散在河南省的两市三个县区,由于布局比较分散,使得管理成本较高,在资源整合时也面临着运输成本增加的局面,因此,在规划项目具体实施时,资源的整合要认真分析其成本、运输等方面的可操作性。
2.4.2 同业竞争激烈
由于煤化工产业前景看好,预期利润较高,在我国的内蒙、新疆、山西、宁夏等产煤大省均有大量在建和拟建煤化工项目,这些项目也基本都是拥有资源和资金优势的煤炭生产企业、电力企业等,因煤化工发展的产品方向比较集中,这使得国内结构趋同的重复建设计划较多。
煤制油和煤制烯烃项目可替代的产品市场空间巨大,但受国家的产业政策影响较大。
但有些产品可能会由于重复建设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
平煤蓝天化
工公司发展煤化工
产业今后势必将面临同业间和地区间的激烈竞争,
2.4.3 水资源保障程度低
发展煤化工产业,不但要有很高的煤炭资源保障,水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条件,以合成氨和甲醇为例,吨产品耗水约为8~10 吨水,煤化工产业属于高耗水产业,因此“量水而行”的煤化工发展原则已经被人们所熟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水资源与煤炭资源在生产要素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2.4.4 环境保护压力大
煤化工产业生产过程要排出相当数量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对环境影响较大,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是未来煤化工生产企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
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拟建煤化工项目必须达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强制性规范的要求,煤化工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将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不但项目立项难度增加,建设投资和项目运行成本也将上升。
2.5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5.1 机遇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产业部门之一,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
尽管我国化学工业已达到相当的规模,但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预计未来10 年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仍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巨大的市场资源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煤多油少,在常规化石能源中,煤炭资源占88.5% 以上。
煤多油少是能源赋存结构的基本特点,确立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必须从这一基本条件出发。
因此,
以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煤制烯烃、甲醇燃料、二甲醚及合成油等清洁能源和化工产品,加快实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对于平衡我国能源结构,解决石油短缺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以煤为原料生产能源和化工产品的高新技术得到大量应用,并已经形成产业规模,部分关键技术也业已在产业化过程中。
如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自主开发出了HT-L 粉煤气化技术及关键设备;引进了多套Shell、GSP干粉煤气化技术;正在进行煤直接合成油和间接合成油装置的产业化,煤制烯烃技术的开发和引进也在进行中;掌握了甲醇、二甲醚、甲醛、醋酸、合成氨等等生产关键技术。
特别是以煤为原料合成油和煤制烯烃技术的即将产业化为传统煤化工开拓出新的发展领域,实现与石油化工的结合,突破了传统煤化工产品的发展瓶颈,这对于满足石化产品的创新需求,缓解我国进口原油的压力有十分积极的重要作用。
2.5.2 发展面临的挑战
目前国内煤化工的发展已经形成热潮,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地区,多个煤化工基地以及众多煤化工项目已经开始建设。
由于基础条件差异不大,规划发展的产品链基本雷同,加上目标市场定位基本相近,预计今后将难以避免形成相互激烈竞争的局面。
以煤为原料生产能源化工产品是一个集高新技术应用、高资金投
入、高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高新技术应用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技术成熟性、工程放大等方面的风险;大量资金的投入将考验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资金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将对经济效益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煤化工工程工艺流程长、装置多,相互关联紧密,需要的配套条件多且复杂,对工程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销售网络建设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方面都是基地建设过程中将要面临的挑战。
2.6 现有主导和规划产品市场分析
2.6.1 甲醇
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及基础化工原料,又是未来的清洁能源之一。
作为C1 化工的关键产品,甲醇是由天然气或煤炭生产其他化工产品或合成燃料的最佳途径。
在世界基础化工
原料中,甲醇的消费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而居第四位。
甲醇广泛应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染料、涂料、香料、医药和农药等。
目前甲醇的主要下游产品有甲醛、醋酸、MTBE、甲胺类、氯甲烷类、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醚等,由甲醇出发生产的化工产品达数百种。
甲醇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在合成燃料和汽油添加剂方面其消费量也很大。
另外甲醇在许多潜在的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甲醇可以作为清洁燃料代替汽油或汽油掺混使用,甲醇燃料电池的即将投入商业化运行,
甲醇还可以用来生产甲醇蛋白,甲醇制汽油及甲醇制烯烃技术都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工
业化装置即将投运
2.6.2 双氧水
近年来,双氧水的消费结构在市场的引导下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虽然消毒剂行业用量大幅下滑,但低廉的价格使得造纸、纺织、化工以及废水处理行业,对双氧水的需求大幅增长。
在造纸行业,漂白技术由氯漂转向双氧水漂白,特别是随着新闻纸产品的供不应求,林纸一体化造浆和废纸再生脱墨项目纷纷上马,双氧水在造纸行业的消费量也由2000 年的四万吨激增至2009 年的四十三万吨,增长了将近五倍;在纺织行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纺织品出口量大幅增加,为符合国际市场对纺织品品质的要求,出口产品均采用双氧水漂白,极大程度地带动了双氧水在纺织行业消费量的增长,2009 年消费量达到五十万吨,比2000 年增加了十倍;在化工行业,双氧水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高纯过氧化氢、食品级双氧水和国际市场对双氧水下游产品需求缺口的继续加大,双氧水在这些领域的消费量也增长了30% ;虽然我国在废水处理行业目前还没有大规模使用双氧水,但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强制规定和双氧水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这一领域的全面推广将会对双氧水产业带来新的发展。
2.6.3 碳酸二甲酯
国内目前碳酸二甲酯的市场需求约25 万吨,产量约17 万吨,国际市场需求约85 万吨。
市场需求增长速度50-80%/ 年,其下游产品聚碳酸酯2003 年进口52 万吨,2006 年进口约90 万吨,2009 年进口105 万吨,年均增长30% 以上,国内技术已经接近成熟,若有一半推广将需要碳酸二甲酯26.2 万吨,到2015 年仅此一项需求将达到50 余万吨。
异氰酸酯和聚氨酯年进口量80 余万吨,若用碳酸二甲酯清洁生产,可需要碳酸二甲酯24 万吨,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15 年需求将达到91 万吨。
作为绿色溶剂替代苯、甲苯、二甲苯、环已酮、苯乙酮等,每年市场近2000 万吨,若取代50% ,可需要1000 余万吨,作为清洁汽油、柴油、甲醇燃料添加剂每年可需要500-1000 万吨。
成本低于汽油、柴油和所有有毒溶剂,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6.4 烯烃
DMTO 是以煤或天然气替代石油做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技术。
乙烯、丙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一直以来要消耗大量石油。
用DMTO 技术生产的乙烯和丙烯比石油为原料的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DMTO 工业化技术研发成功,对于减少我国石油进口、开辟我国烯烃产业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乙烯用量最大的是
生产聚乙烯,约占乙烯耗量的45% ;其次是由乙烯生产的二氯乙烷和氯乙烯;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和乙二醇。
另外乙烯烃化可制苯乙烯,乙烯氧化制乙醛、乙烯合成酒精、乙烯制取高级醇。
统计数据显示,到2003 年底,全球乙烯产能约为120 Mt/a 。
前几年,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在2001 -2002 年全球乙烯产能明显过剩,导致乙烯的赢利情况陷入低谷。
自
2002 年起全球乙烯市场逐渐开始复苏。
2003 年,随着美国经济状况的
好转,美国以及全球乙烯市场开始扭转前几年的下降趋势。
由于
前两年赢利性较差,导致一些乙烯装置闲置或关闭;2003 年乙烯
市场好转,这些闲置的装置又纷纷开工。
在2003 年乙烯新增的产
能中,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已经闲置和停产的设备,其余新增产能
则来自于现有装置的改造。
尽管如此,2003 年全球乙烯产能增加
量仍很低,为1986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2000 年和2001 年每年增
加6 Mt 的情况形成强烈对比。
中国乙烯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和消
费增长空间,国产乙烯的市场占有率一直较低。
为缓解国内乙烯
供应紧张,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求,虽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
海油加快实施乙烯扩能计划,但预计到2010 年中国乙烯当量消费
供需缺口将达1119 万吨。
从整体情况看,中国乙烯工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
间。
2.6.5 甲醇燃料
众所周知,国内石油产品供应相对紧张,车用燃料油市场缺油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
油价上涨幅度大,价位居高不下。
国内更缺少高品质的车用燃料,特别是我国目前应用的
汽油产品,燃烧过程所产废气,严重的污染了环境。
由于我国成品油中90% 以上的汽油和75%左右的柴油用于交通运输行业。
据有关资料显示,仅2008 年河南全省汽柴油销售总量:17630260t/a ,其中汽油销售量:5430198t/a ,柴油销售量:12200062t/a 。
2008年驻马店市:汽柴油销售总量:405206t/a , 其中汽油销售量:113939t/a ,柴油销售量:291267t/a 。
2009 年河南省成品油销售情况(1-11月份)成品油销售:880 x i04t,乙醇汽油233.8 X l04t,柴油646 X l04t, 2009年驻马店市成品油销售情况:成品油55 X l04t,汽油10 X l04t,柴油45 X l04t。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迅速的提高,私家车的迅速增加,更加剧了我国成品油需求关系的
紧张矛盾和环保压力。
近几年我国大量开工煤制甲醇,使得甲醇产量迅速提高,逐步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从而使甲醇价格低迷,所以怎样消化过剩甲醇,成为决策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也为甲醇
汽油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M85甲醇汽油国家标准(GB/T23799-2009 )已颁布自2009年
12 月01 日起实施,该标准的实施理论上会消费掉很大部分甲醇,但对应的汽车发动机没
有大量上市,最多可以在城市公交先普及;M15甲醇汽油的标准(CAS147-2007 )也已
发布,这两个标准的颁布实施极大的推动了甲醇汽油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对甲醇的消
费。
平煤蓝天化工公司规划建设的甲醇燃料项目是采用西安尚华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独立
自主研发的车用改性甲醇汽油柴油,汽车不用更换发动机,就可直接使用。
可以预测,该
项目建成生产出的甲醇燃料有着相当大的市场。
前景非常广阔。
2.6.6 甲缩醛
甲缩醛主要用途是(1 )作溶剂;(2 )用于合成高浓度
甲醛;(3)用于合成树脂、香料等;(4)作柴油助剂。
而甲缩醛的下游产品聚甲醛,更是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特点是刚性好、强度大、韧性强,可替代金属材料,素有“ 夺钢”之称,在汽车、飞机、电子等
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甲缩醛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已做了大量工作。
在发动机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在柴油中加入5-10% 的甲缩醛,对柴油发动机
的工作无任何影响,碳烟和NOx 的排放量都大幅度下降,发动机
的工作热效率提高2% 左右。
甲缩醛的能量密度约为柴油的55% ,
在柴油中加入10% ,柴油的能量密度只降低5% ,影响甚小。
作为
柴油替代品,甲缩醛的综合性能要优于二甲醚,综上所述,甲缩醛的。